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35023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级优秀QC成果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中铁XX铁路项目部QC小组2011年01月发表人: 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小组概况:4三、选题理由5四、现状调查:5-7五、目标确定8六、原因分析9七、要因确认10-16八、制定对策:17九、对策实施:18-20十、效果检查:21-23十一、巩固措施:24-26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27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一、工程概况由我项目部承建的xx隧道位于四川省xx市xx乡境内,全长3545米,为单线低瓦斯隧道,工作面狭小,出渣通风均存在较大困难,进口承建1968米,出口承建1577米,进口反坡,出口顺坡相向施工,一般埋深65米,最大155米。围岩主要以泥岩加砂岩为主,岩

2、层走向NE,倾向SE,节理裂隙不甚发育。隧围岩较为复杂,V级围岩771米,占隧道全长的21.75,IV围岩1900米,占隧道全长的53.6,III级围岩874.占隧道全长的24.65,围岩变化较大且工期较为紧张,进口于2009年12月23日正式开工。二、小组概况小 组 成 员 表小组名称中铁一局三公司xx项目部QC小组成立日期20100825课题名称提高单线隧道开挖施工速度注册编号ZTLY-课题起止日期2010年8月至2010年11月课题类型现场型序号姓 名年龄性别职 务文化程度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38男项目经理本科组 长全面协调接受TQC教育时间231男项目副经理大专副组长全面协调48小时33

3、2男项目总工大专副组长技术负责48小时437男工程部部长大专组 员现场技术48小时529男安质部部长大专组 员安全质量负责48小时631男物资部部长大专组 员材料负责48小时731男试验室主任大专组 员实验负责48小时822男隧道技术员大专组 员现场调查24小时929男隧道技术员大专组 员汇总及数据整理48小时制表: 日期:2010年8月22日三、选题理由按照xx公司定于2011年7月18铺轨至xx隧道进口,开挖剩余时间为9,4个月。提高隧道开挖施工速度工期要求选择课题施工现状进口开工至2010年8月22日累计掘进766米,平均每月进尺为95.75米/月。按此速度需12.5个月才能完成,四、现

4、场调查我组于2010年8月23日至29日连续连续7天,每天24小时跟班对xx隧道进口施工情况进行记录。调查1 我组通过查阅平时现场施工记录,首先对8月1日至22日的开挖工序情况进行了统计:开挖时间统计表施工工序测量开挖装药放炮及通风出渣找顶锚喷支护施工时间(按分钟计)22196801223665180每一循环施工时间经过现场统计,本循环施工天数为791分钟(13.2小时)制 表:xx 制表日期:2010年8月24日开挖进尺统计表开挖循环次数大于3.4米大于3.0米超过2.6米小于2.6米每循环进尺30391082.71米制 表:xx 制表日期:2010年8月24日 经过连续7天的工序写实记录,

5、我们对开挖施工情况进行了现场统计:开挖时间统计表: 施工工序测量开挖装药放炮及通风出渣找顶锚喷支护施工时间(按分钟计)25206811522958169每一循环施工时间经过现场统计,本循环施工天数为783分钟(13.05小时)制 表:xx 制表日期:2010年8月30日开挖进尺统计表开挖循环次数大于3.4米大于3.0米超过2.6米小于2.6米每循环进尺912422.69米制 表:xx 制表日期:2010年8月30日各因素对开挖施工的影响的频率和频数统计表序号因素影响频数(次)频数(%)累计频数(次)累计频率(%)1开挖过程时间过长174517452出渣时间过长143731823开挖进尺过小38

6、34904锚喷支护时间过长2536955其他2538100制 表:xx 制表日期:2010年8月30日影响开挖施工速度因素排列图五、制定目标及依据我小组根据xx公司指定工期进行计算得:(1968米-766米)=1202米/9.4个月=127.87米/每月.再通过8月份的统计分析和连续一周的工序写实记录,决定“每月开挖掘进126米”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 根据兰州交通大学施做的TSP显示,之后围岩较之前会变的更加稳定,围岩主要一砂岩为主。根据xx铁路施工经验,我单位创造过单线隧道月开挖掘145米的记录,具有丰富是现场施工经验。隧道现场安排项目部副经理亲自抓安全,质量,进度,并安排4名具有丰富管理技

7、术经验的人员协同进行管理,另外有局科研所,局指挥部和项目部领导定期进行指导施工生产。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表编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责任人时间1开挖工人员不足人员是否满足施工需求清点人数不得少于26人2010.8.302未制定奖惩措施有无奖惩文件查看资料有且按照规定实施2010.8.303现场监管不到位技术管理有无脱岗漏岗现场检查规定上班时间在岗2010.9.064车辆老化制造日期车辆外观行驶里程现场检查里程不大于26000公里,出厂不得超过3年。2010.9.015未安排专人定期进行保养维修查看有无保养记录查看资料有且100实施2010.9.016出渣道路路况不好道路坡度坡度是否过大

8、现场测量最大坡度不大于8 2010.8.307洞内施工情况复杂,多工序作业。检查工序作业情况现场随机抽查同时作业两个以上工序2010.9.058风管漏风严重风管连接情况现场检查漏风处不大于2.5 2010.9.019空压机数量不足确认数量清点数量至少3台2010.8.3010单台机风压小检查风压现场查看作业风压不小于0.6Mpa2010.8.3011车辆配置不足车辆能否满足施工现场调查掌子面出渣不中断2010.9.0512作业面狭小机械尺寸及作业面净宽现场实测一装一车可以同时并排作业2010.9.0113未进行技术培训查看个人实际操作水平进行实际考核合格率100 2010.8.30制表人:xx

9、 时间:2010.8.30要因确认一末端因素:开挖工人员不足标准:人员不得少于26个实测:2010年8月30日我组成员xx通过查阅项目部架子队成员管理表及对现场对开挖工人进行清点确认,发现总共有开挖工人28人。结论:开挖工人人员不足不是主要原因要因确认二末端因素:未制定奖惩措施标准:有且按照规定实施实测:2010年8月30日我组成员xx查阅xx项目管理办法,发现有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在项目部安排有专门的考评小组,并对相关工点的优秀个人及先机作业队伍均给予了物质奖励。结论:未制定奖惩措施不是主要原因.要因确认三末端因素:现场监管不到位.标准:规定上班时间在岗.实测:小组成员王小刚在2010年8月

10、30-9月6日通过对现场不定时检查和询问中知,项目部管理人员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均在现场,认真负责,无脱岗现象。结论:现场监管不到位不是主要原因要因确认四末端因素:车辆老化标准:里程不大于26000公里,出厂不得超过3年。车辆检查记录表检查项目 车辆外观发动机组 行驶里程制造日期自检记录 良好 优良均在15000公里以内2008年之后制表人:xx 时间:2010.9.1实测:小组成员xx在2010年9月1通过现场查看出渣车辆,发现车辆外观均无较大凹凸处,制造日期均在2008年之后,行驶里程未超过15000公里,发动机组未发生磨损现象。结论:车辆老化不是主要原因要因确认五末端因素:未安排专人定期进行

11、保养维修标准:有且100实施实测:小组成员xx在2010年9月1通过询问现场机械管理人员及抽查机械保养记录,发现车辆均为发生故障之后才进行维修,平时较少做车辆保养措施,有制定相关的保养制度,但都没有执行。结论:未安排专人定期进行保养维修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六末端因素:出渣道路路况不好标准:最大坡度不大于8 实测:2010年8月30日我组成员xx采用全站仪对880米的施工便道30米作为一段进行测量计算,统计结果如下:计算统计表段数小于1 .21 .2- 5.05.0- 6.5大于6.529段4段18段7段0段制表人:xx 时间:2010.9.1由上表可以看出最大坡度为6.5,未超过6.5。结论

12、:出渣道路路况不好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七末端因素:洞内施工情况复杂,多工序作业。 标准:同时作业两个以上工序实测:2010年8月30日至9月5号我组成员xx通过查现场调查发现隧道内多存在多工序作业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调查统计表调查次数单工序作业两道工序同时作业两道以上工序同时作业10次1次7次2次制表人:xx 时间:2010.9.6结论:洞内施工情况复杂,多工序作业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八末端因素:风管漏风严重标准:漏风处不大于2.5 实测:2010年9月1号我组成员通过对128根风管接头部位检查发现,风管接头良好,未发生较大漏风现象,检查结果如下:调查统计表检查次数未发生漏风较小漏风较大漏风平均漏风率128次115次3次0次2 .3制表人: 时间:2010.9.1由上表可以看出平均漏风率为2.3,未超过2.5。结论:风管漏风严重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九末端因素:空压机数量不足标准:至少3台实测:2010年8月30号我组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