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6343468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税系统行政管理风及险税收执法调研 报告 (1) 今年四月份,全省国税系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查找 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岗位风险点”活动,这是全省国税系统 为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风险,切实提高国税人员 法律、法规、规章遵从度,预防和减少干部职工失职、渎职 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省国税系统 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当前所面 临的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 XX 年度,全省国税 系统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案件 16起,涉及税务人员 22 人, 与XX年相比,案件上升 6起,人员增加8人,其中涉嫌失 职渎职的 14 人,占 %。这说明我们在“税收执法

2、”和“行政 管理”活动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必须从事关国税事业 兴衰成败这个高度去认识开展“查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岗 位风险点”活动的重要性,并下大力气认真查找税收执法和 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风险点” ,消除后顾之 忧。一、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 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在执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未按 照或未完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执法或履行职 责,侵犯、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给国家或群众造成一 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税收执法和行政 管理风险包括税收执法风险和行政管理风险,税收执法风险 是指税务

3、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 务稽查、税务行政处罚等各种税收执法权时承担的风险 ; 行 政管理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人事管理和 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权利时承担的风险。从目前开展的“查 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岗位风险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看, 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方面潜在的风险较大,产生的危害较深, 需要高度重视。税收执法风险。涉税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查处理权”和 “审批决定权” 、涉税行政处罚事项的“自由裁量权”是税 收执法风险比较集中的环节,对这些权利监督制约不到位, 容易产生“以税谋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税源管理不 到位问题。税源管理是税务管理的基础环节,税源管理不到

4、 位,税务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税源管理 的主要问题是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到位, 税源“巡查巡管” 流于形式。突出表现是假请假、假歇业、假注销问题屡禁不 止, 漏征漏管户屡见不鲜。据调查, “三假”问题的产生与税 收管理员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三假”户的形成需经税收管 理员的调查、核实和认定,除纳税人主观欺骗税收管理员的 特殊情况外,没有税收管理员的默许就没有“三假”户的存 在,税收管理员没有利益可得 “三假” 户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三假”户一定程度上是税收管理员的“私留地” ; 漏征漏 管户的产生是税收管理员对所管辖的区域“巡查巡管”不到 位的结果。“三假”户和漏征漏管户的背后

5、潜藏着税务人员 失职、渎职的风险。二是税款核定不公平问题。个体工商户 因“核定征收”而产生的税负不公问题是目前纳税人和社会 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由于个体工商户的税款核定由 税收管理员负责调查,最终定税的多少基本上以税收管理员 提供的调查资料和依据为主要参考,尽管税款核定从形式上 看实行了计算机定税, “阳关定税” ,但是,作为税收管理员 在定税调查这个环节,如果有“人情”和“关系”的存在, 定税时就会有从宽或从严的可能,就会有“税负不公”现象 的发生,“税负不公”的背后隐藏着税务人员失职、渎职的 风险。三是税收执法不规范问题。一些税务人员在税收执法 中不能严格依法治税,执法随意性大,涉税

6、案件该稽查而不 稽查,该定偷税而不定偷税,需查深查透却敷衍了事,需从 重处罚却轻描淡写,该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却不移交 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对减免退税审批和涉税资格认定事项, 该评估不评估或虚假评估,该调查不调查或弄虚作假,造成 国家税款流失 ; 一些税务人员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 有偏差,或粗心麻痹,工作不细致,错误地使用税收法律文 书,错误地引用税收法律依据,定性不准,程序失当,造成 税收执法错误 ; 或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在执法文书上乱签 字,使执法文书失去应有的法律效力等等,税收执法不规范 潜在的风险不可估量 ; 四是税收执法不文明、不廉洁问题。 一些税收管理员在税收执法中,不

7、能正确处理与纳税人的关 系,没有完全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 对纳税人态度蛮横, 不讲方法,不讲技巧,激化征纳矛盾,恶化税收执法环境。 一些税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不能严 于律己, 在税收执法中违反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吃、 拿、卡、要、报”等违纪行为屡禁不止,违规接受纳税人礼 金、礼品、有价证券等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不文明,执法不 廉洁严重影响了国税形象,而且也造成很多执法的风险。行政管理风险。 “人事管理权”和“财务管理权”是税 务行政管理风险比较集中的环节,对这些权利监督制约不到 位,容易产生“以权谋私”问题。近年来,全省国税系统为 强化对人事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实

8、行了干部的公开选拔、竞 争上岗、按程序办事,集体讨论决定的工作机制,狠刹了用 人上的不正之风。与人事管理权的监督一样 , 对财务管理权 也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如项目审批要集体决 策、设备配置要公开招标采购,大额经费支出要会审会签, “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和财务等,这些制度的实施起到 了很好的监督制约作用。但是,在财务管理权的行使上还存 在一些问题, 如固定资产的处置。 1994 年税务机构分设以来, 由于法律法规的却失,司法监督的乏力,依法行政的观念淡 薄,国税系统不按法律规定、 不按法定程序处置房屋、 土地、 车辆等固定资产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一是房屋与土 地混合处置问题

9、。房屋随土地,或土地随房屋处置,虽然处 置程序简单但是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具有随意性。不论 是国、地税协商进行房屋或土地的置换,还是闲置不用的土 地或房屋作价给政府或其他部门,收取一定的费用等,都是 违规处置资产的行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房屋的处置 必须通过中介机构评估和拍卖,土地的处置必须经过政府相 关部门评估和拍卖,房屋与土地是独立的,虽然密不可分但 是不能简单处置,否则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属于违法行为要 受到司法追究。二是车辆处置程序不规范问题。按法律、法 规的规定,车辆的处置有拍卖和报废两种方法。超过使用年 限或行使里程需要报废的车辆,必须按规定程序报上级部门 批准,备案,并上缴国

10、有资产回收公司,而目前在处置报废 车辆时,往往为照顾关系或图省事而不走报废程序,这种车 辆一旦出现问题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 闲置不用不需报废的车 辆,尽管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了评估、拍卖,但拍卖之后的车 辆没有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出现问题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还有政府部门强制性调用车辆,没有经过评估、拍卖程序而 直接作价处置的,其存在的问题更多,潜在的风险更大,需 要特别注意。二、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一是防范风险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同志具有一定的风险 防范意识,知道“吃、拿、卡、要、报”会导致对个人责任 的追究,但是对由于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不当可能导致 的风险和后果没有明确认识,认为“没有贪污受贿就没

11、有风 险”,但实际上许多过错是由过失导致,这些过失可能是失 职、渎职,给国家、单位、个人、家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一些同志对如何防范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风险没有全 面系统的认识,对于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 也缺乏有效的认知。更有一些同志错误地认为基层一线税务 人员既没有税收执法权,也没有行政管理权,这些权利集中 在领导手中,出了问题由领导承担,风险与我们没有关系。 再加上一些同志对“两权”的监督缺乏认识,认为“两权” 的监督是上级机关、 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事, “两权” 监督是对干部的不信任,容易影响团结,影响工作效率这些 思想影响了“两权”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防范

12、风险意 识不强的具体体现。二是“两权”监督的力度不够。实施“两权”监督政策 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必 须让那些具备较强政治思想素质的人员去监督。但是,目前 我们的一些监督制度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强制性和权威 性,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宏观监督制约规定多,微观监督 制约规定少 ; 事后监督制约规定多,事前、事中监督制约规 定少; 对下监督制约规定多,对上监督制约规定少等等 ; 同时, 从监督体制来看,主要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 事中监督存在空档,特别是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岗位之间 以及执法和管理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没 有形成一种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引发了税收执法和行 政管理风险。即使在事后监督中,也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规 范,特别是“谁对制度的落实负责任”不明确而使执法监督 流于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