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341636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含义。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资料,学会了解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总结归纳出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方法。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社会调查,运用生活实例,深刻理解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和热情。2.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教学重点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及原因。教学难点 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的形成。教具准备收集我国和西方欧美

2、国家在生育观念、婚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其人口发展影响的相关资料、部分人口数据资料、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图片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这是受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师 以上文字材料揭示了人口发展受什么因素的影响?生 文化传统。师 什么是文化?生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师 (总结)地理学关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课件展示: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希腊神庙”“

3、荷兰风车”师 以上材料是不是文化现象?生 是。师 从以上两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没有地域差异呢?如果有,这种地区文化的差异现象称为什么?生 有。称为地域文化。师 (精讲)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如:有人称江南地区为“稻米文化”,称蒙古为“游牧文化”,称美洲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为“玛雅文化”等。师 (承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对人口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课件展示:材料:“在日本、德国以及一些工业大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少生或者晚育,甚至有人还

4、不准备生育,导致其人口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据美国一家名为“人口咨询社”的民间机构公布的数据表明:到2005年,世界人口将增加50,而日本的人口却可能减少20,俄罗斯减少17,德国减少9。据菲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菲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年约有170万婴儿出生。菲人口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米娅范介绍,约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视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2001年1月在天主教徒支持下上台的阿罗约总统,更是不敢在人口政策方面另开新河,一直没能采取有力的人口控制政策。自2000年以来,菲人口一直保持着2.36的增速,3年前菲律

5、宾人口为7 650万,按这种速度,2004年增至8 400万,未来30年将增至1.7亿。师 通过以上材料可看出,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对人口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很大。师 (提出问题)有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很大?分别是如何影响的?生 阅读以上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推举小组代表发言。课件展示:表格:现象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婚俗初婚年龄的大小发展中国家早婚盛行,生育时间延长提高出生率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降低出生率婚姻的稳定程度发展中国家较稳定提高出生率发达国家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降低出

6、生率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人口增长提高出生率师 1.婚俗对人口发展有何影响?2.宗教对人口发展有何影响?生 阅读教材及活动后回答:问题1:婚俗影响出生率,初婚年龄大小、婚姻是否稳定影响人口的发展。如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导致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如南亚、非洲的许多国家属于此种类型;而在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家庭观念的影响,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晚婚乃至不婚、不育,加上婚姻关系的不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些现象都会降低出生率,从而使人口发展缓慢,如英国、德国、北欧许多国家属于此种类型。问题2:宗教作为一种

7、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一般而言,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采取了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师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一个区域的文化对人口发展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可能使人口快速增加,也可能使人口不断下降。师 请阅读教材中“晚婚的爱尔兰妇女”和补充材料“印度人口快速增长”,在世界地图册上找到爱尔兰和印度,了解两国的基本情况和近年的人口状况。课件展示:材料一:爱尔兰的人口为374.4万,是欧盟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爱尔兰的首都为都柏林,人口约100万。在爱尔兰,不满 25周岁的人口比率为 40,国民的平均年龄约为30岁,欧洲其

8、他国家的国民平均年龄为40岁以上,爱尔兰的人口构成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是最年轻的。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移民爱尔兰的人口为42 300人,其中43以上是爱尔兰人的归国者。爱尔兰凯尔特人占总人口的 98以上,其他有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官方语言是爱尔兰语、英语,商业语言是英语。由于英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它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唯一使用的语言。爱尔兰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好地方,这是因为爱尔兰人认为他们的英语比英国人更标准。每年有超过 150 000人的海外学生来爱尔兰学习英语。材料二:印度人口将在2030年前超过中国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根据联合国2月24

9、日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到2025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3.95亿,而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15.93亿。而目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2025年人口将达到14.41亿,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回落到13.92亿。生 结合以上材料,小组合作讨论,了解目前两国的人口状况及差异形成的原因。(承转)以上我们学习了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产生的作用,中国文化也同样对我国的人口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师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生 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并回答: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2

10、.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师 请大家讨论推动这些变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生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积极发言。师 (精讲)推动这些变化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使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的一些陋习被逐渐革除,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师 (承转)具体来说,我国传统人口文化中被逐渐革除的陋习和发扬光大的文化有哪些?分别有何积极意义?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教材,并回答。课件展示:表格:逐渐革除的陋习发扬光大的文化积极意义婚俗和制度早婚早育晚婚晚育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育时间,降低出生

11、率,减轻人口压力生育多子多福多育多子重男轻女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少生、优生降低人口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积累社会财富职业选择重仕轻民重农轻工、轻商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加快,工商业快速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口流动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社会文化交流频繁人口流动规模空前婚姻地域范围扩大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口身体、文化素质文字资料:人口文化这一新概念是我国在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程中,于1992年提出来的。但人口文化现象和观念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人口文化乃是一种历史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作为人口文化重要分支之一及核心内容的人口生育文化,主要

12、是指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观念、风俗、习惯、制度和道德。目前我国人口生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计划生育,其核心是少生。师 请思考影响人口的文化因素主要有哪些?生 略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地域文化,分析了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地域文化。反过来,这种文化的形成又对人口的发展产生了持续的作用。人口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了解作为人口文化重要内容的人口生育文化,对逐渐革除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陈旧观念、风俗、习惯、制度和不道德行为,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优良的文化,推行计划生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