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28757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咨询)草原沙龙-北京天下溪咨询中心-天下溪(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沙龙 察哈尔文化与敖包文化沙东希格 2008年6月22日我的名字叫明嘎特沙东希格,我是察哈尔左翼明安旗第五苏木宝立根套海正黄牛群的人,出生于1937年,从小过着游牧的生活,在游牧文化的大海里长大。经过十年寒窗,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之后就在小学当教师。就这样在小学、中学从事教育工作24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蒙古族教育事业。后来在宗教局工作,主要做一些汇编地方史的工作。退休以后也一直从事编写地方志和研究游牧文化的工作,至今有正蓝旗敖包文化(蒙古族敖包文化)、正蓝旗交通志(驿道志)、元上都、正蓝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蒙古族十二生肖文化、蒙古族姓氏史记等六部作品问世,并且还参与了察哈尔蒙古、正蓝旗志

2、等十多部书的收集、编写和翻译出版工作。我写的敖包文化等著作被选进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蒙古学百科全书,其中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获国家一等奖。察哈尔的起源与民间传说察哈尔有一句谚语“没有察哈尔组织不起军队,没有法律建立不起国家”,被广泛流传。这也许说明察哈尔是由军人起源的一个证明。这句谚语和黄金史中记载的“尖刀的刀刃,盔甲的钢片察哈尔”也不谋而合。因此可以断定察哈尔是军人出身的一个部落。大概从成吉思汗西征开始,蒙古的精兵强将大都向外出征,蒙古的大后方谁来保护?如何保护?守护蒙古皇宫的任务就压在拖雷的身上。拖雷从各部落、万户、千户、百户、十户里挑选身体健康、聪明伶俐、骑射双全的年轻人,建立了留守后方的

3、近卫军。那么这个军队如何命名呢?专家学者各有解释。研究察哈尔的著名历史学家塞西亚乐,经过调查考证认为“察哈尔”是波斯语,意思是“近卫、护卫、在身边”的意思。还有人认为因为拖雷是成吉思汗第四儿子,所以“察哈尔”有“四子”的意思,他的哥哥们都以“科尔沁”、“阿巴嘎”等暗语命名自己的领地,所以他也用“察哈尔”来命名自己的军队。窝阔台大汗继位之后忽然身染重病。拖雷替皇兄喝下了毒酒逝世。窝阔台大汗为了回报四弟拖雷的救命之恩,将察哈尔赏赐给了拖雷的哈登素日哈达尼,就这样自然而然一段时间皇宫内权落在素日哈达尼手里。察哈尔也是从赏赐给素日哈达尼的“察哈千户”、“中央千户”开始慢慢形成、发展壮大的。大元朝建立以

4、后,派兵打仗开疆扩土的征服事情较少了。尤其统一大元朝以后建立路省州制度、实行了两都制,附近的弱小国家自愿成为附属国,年年纳贡,从而天下太平。从这时侯开始减轻了跟随大汗征战的克什克腾部落的任务,反而留守后方的察哈尔部落的任务却空前地繁重了,察哈尔部落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人数增多,而且将克什克腾部落也划归察哈尔的管辖之内。元朝达到鼎盛时期时,国土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公里,是目前的5倍多,有20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当时元朝东至日本海,西至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南海群岛,其中还包括朝鲜、西伯利亚、大理等,是真正拥有万里疆土的日不落帝国,现在的台湾、青藏高原也首次

5、划在元朝的版图里。现在的中国版图规模基本上是那个时候形成的。从元大都(北京)、元上都出发的驿站、驿路遍布全国,横跨欧亚大陆,通往东欧各国。通过驿站,马可波罗、威廉罗布勒克卡尔巴尼等旅行家也到了大元朝,蒙古高原,这让欧洲人充分认识了蒙古人。大元朝不仅让国内各个民族有了充分的交流,还把东西方文化和商业交流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形成了广泛交流的大融合,大交流也打开了世界文明的新纪元。这时侯很多大小的宴会、国宴、晚宴也日渐规范化。元史里记载的“吉松宴”、“ 炸玛宴”、“宫廷四季宴”、“额苏克宴”、“宫廷细乐、阿斯尔音乐、胡乐”等都是对当时的各种宴会的记载。在当时已经有专门的乐队为皇室演奏,后来在元

6、史记载的元曲、元剧是以蒙古族为主的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文化。那么什么是吉松宴?就是参加宴会的人必须身着皇帝赏赐的统一单颜色服装,从服饰的角度来说就叫吉松宴。吉松是蒙语,单一种颜色的意思。那什么是炸玛宴?根据元史记载,皇宫的大宴会里有上百上千的烤全羊,从主食的角度说就叫炸玛宴。炸玛是蒙语,烤的意思。什么叫车格宴?元朝时候为了供给皇宫奶食和马奶,有一万匹白骡马、一万匹黑骡马,专门为皇宫提供马奶。那时候也叫额苏克或者艾日格。宴会都是以马奶为饮料,因此从宴会饮料酒水的角度说,就是车格宴。正蓝旗的车格马群就是当时为皇帝提供车格的专业人。为皇宫提供马奶、饮食的制度一直到清朝末年还存在。他们原来在北京附

7、近放牧,一直生活在沽源一带,后来失去了土地,北迁到了浑善达克沙地。现在蒙古人有炸玛沁、车格沁、额苏克沁等姓氏,也是来源于那个时候。什么叫宫廷音乐?现在在哪里还有宫廷音乐?细音乐是指马头琴、横笛、四胡和三弦。大呼、唢呐、鼓和镲称为粗音乐。宫廷里一律用细音乐。宴会以歌颂太平盛世为始,敬马奶、吃烤全羊,三次奏乐、九次饮马奶便结束宴会。因此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宫廷音乐,也就是世代相传的胡(四胡)音乐。现在炸玛宴、吉松宴、宫廷音乐一直在察哈尔人中间流传成为民间音乐。察哈尔婚礼中陪同新郎的兄弟的服饰与新郎一样颜色,陪同新娘的姐妹的服饰也与新娘服饰一样。迎接新娘时骑的马都是同一个颜色。这是吉松宴保留的传统。

8、接回新娘后首先要尝奶(Suu amsuulna)。宴会开始时要喝奶茶、尝奶食,再敬酒,奏乐上烤全羊。三次奏乐,九杯酒喝完宴会就结束。察哈尔人常言:“云雨要散、来宾要回”。结婚宴席虽然名目众多但从不酗酒,尊重宴礼,尊重新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这是原为皇宫护卫的察哈尔人将原来皇宫内的宴会习俗转化为民间的文化流传至今的佐证。察哈尔婚礼就是这样独具特色、引人入胜。察哈尔婚礼是一场歌舞、饮食、服饰颂词的盛大宴会。大元朝气数已尽,蒙古人退出关外,皇宫近卫军察哈尔人保护着元朝最后的大汗特环帖木儿(元顺帝)经独石口关北上、到元上都、又经鲁王虎城回到了大本营哈拉和林。飞越长城的蒙古马,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百余年后

9、,回到了蒙古高原,回到了故乡美丽的大草原。退出关外的蒙古人,尤其皇宫近卫军察哈尔人一直在传承着宫廷音乐、饮食、服饰等,并且发扬光大,创造了现在独具特色的察哈尔文化。察哈尔婚礼就是元朝皇宫文化的缩影,察哈尔文化之一。那么,退出关外的察哈尔人是如何保留皇宫文化的呢?这要归功于察哈尔人独有的皇宫近卫军身份。关外蒙古人在明朝时期有六万户,察哈尔是其中一万户。那时以万户为行政单位,而且作为近卫军的察哈尔万户一直在大汗皇宫周围,因此他们一直将这皇宫文化保留传承至今。那时候察哈尔包括胡拉巴德、克什克腾、胡齐德、查干塔塔尔、奈曼、卓德、喝么车古德等八个敖特格,横跨兴安岭,察哈尔万户是蒙古左翼三万户之一。当时在

10、岭北有奈曼、苏尼特、乌珠穆沁。岭南有包鲁特、阿拉克、爵德、阿拉格超德鄂托克等繁衍生息。由于长时间的内部矛盾和战争,蒙古的实力已大不如从前。而在这时侯,满洲人又兴起,利用蒙古内部的争斗,使用利益诱惑、挑拨离间、和亲结连盟的政策削弱了林丹汗的力量。人口众多,实力强大的科尔沁人首先反叛林丹汗,跟随了满洲人,接着乌吉也德也投降了满洲,这样林丹汗亲离子散。脾气暴躁的林丹又错误地决定出兵镇压反叛的部落,加速了蒙古人分散。在投降满洲的蒙古人和满洲人的围追堵截之下,林丹汗最终寡不敌众,败走青海,并在青海驾崩。皇后苏迪和楠楠将剩下的臣民分而统领,苏迪投降,楠楠逃往新疆。苏迪皇后将八个白毡房、白苏鲁鼎、黑苏鲁鼎和

11、花苏鲁鼎藏在鄂尔多斯的峻岭险地,带着玉玺和马哈卡拉佛到了沈阳。满洲皇帝将遗留的察哈尔人分配到益州地区,分八个旗,称察哈尔特区,又将林丹的后代封为察哈尔亲王。察哈尔亲王阿布奈几年不曾进沈阳面见满洲皇帝,因此满洲皇帝震怒,将阿布奈关在沈阳,又将他15岁的儿子包尔奈封为察哈尔亲王。1675年,包尔奈王举起了起义的大旗,率领八旗16000兵马向满洲宣战,但是同样败在科尔沁和满洲的联合镇压之下。这次起义从益州一直延伸到乌珠穆沁、扎鲁特和阿巴嘎旗。乌珠穆沁的苏拉韩达木丁老人给我唱一首包尔奈王的歌“宝格达山的密林里.包尔奈亲王躲藏着.叛变起义的他后面.百万大军追击者”。当时阿巴嘎和乌珠穆沁都向包尔奈王伸出了

12、援助之手。在阿巴嘎有个好汉敖包,在平原中的一个洼地里面,这个敖包也叫包尔奈敖包。起义的包尔奈王和他的弟弟罗巴桑在乌力亚斯太沙漠里英勇地牺牲了,宝玉玺也随之战斗中消失在扎鲁特乌力亚斯太沙漠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包尔奈的起义失败以后,本来就不信任察哈尔人的满洲皇帝从察哈尔人手里收回了益州地区,将察哈尔人迁到张家口宣化府以北的地带,再从蒙古各地抽调人员组成了察哈尔八旗。新的察哈尔八旗归张家口都统衙门管辖,每个旗总督都设为满洲人。就这样,察哈尔成了没有兵权,没有财权没有政权的旗。察哈尔八旗又分为左右两翼,从各旗抽调人员建立苏鲁克。满洲人在战争中掠夺的牧畜场。后成了军用牧场,就是现在的国营牧场。我的祖

13、先就是在那个时候(1671年左右)从正黄旗抽来的牧户之一,专门放牛。由于满洲人的大量屠杀,察哈尔人的人数骤减,从上万户减少到了只有几千户。据民间传说,光道劳德姓的人就被屠杀了20万人。在组建察哈尔八旗时也从各地征用牧户和牧群,就拿正蓝旗来说,察哈尔人有6个苏木、巴尔虎2个苏木、卫鲁特3个苏木、科尔沁1个苏木、土尔胡特半个苏木、朝络思半个苏木。这种组合叫“掺沙子”。满洲人在察哈尔地区广建寺庙,每户都要有1-2个孩子当喇嘛。以正蓝旗为例,当时只有不到2000人的旗里有12座寺庙,有上千喇嘛。这样蒙古人的人口减少,成吉思汗精神也逐渐失落。这叫“宗教愚民”。“建立一座庙远胜于养10万精兵”,就这样蒙古

14、察哈尔人走向了衰败。由于察哈尔人是军人出身,所以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统帅有方,精兵强将众多。历来保卫着大后方,在巴图蒙克大延汗再次统一蒙古,保卫北元的战役中,都建立赫赫战功。满洲人深知这一点,所以利用察哈尔人为满洲的建国立业穷尽所有力量。包尔奈王起义的时候,察哈尔八旗精兵正南下与吴三桂作战,这也是包尔奈王失败的一个原因。其他蒙古部落没有坚决支持包尔奈王,甚至有些倒戈相向,是包尔奈王失败的重要原因。正如古人所说:“大树倒内有蛀虫也.蒙古败内有叛逆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modnii horhai modnosoon)”。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时,沙俄看出满洲的懦弱,向富饶的阿尔泰地区伸出了罪

15、恶之手。满清为了保卫边疆,派出了千余察哈尔兵马。这样察哈尔人与沙俄征战来回,保卫了祖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察哈尔人的尊严。之后他们就留在当地,就是现在博尔塔拉洲、巴音宝力格洲的新疆察哈尔蒙古人。至今在那里流传着一首怀念故乡的歌曲:“初升的太阳烟雾缭绕,我可爱的察哈尔八旗在哪里?”。占领了大片西伯利亚草原的沙俄又对美丽的北兴安岭进行侵略,这时,还是察哈尔人和巴尔虎人、科尔沁人、鄂温克人联合阻击了沙俄罪恶的触角。这样在东北也有了察哈尔八旗的歌谣传唱于东部蒙古人之中。现在东北地区的新察哈尔、旧察哈尔人就是他们的后人。察哈尔骑兵参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的两广总督于谦正是察哈尔镶黄旗人,他与英国军死战到

16、底,在海战中英勇牺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察哈尔骑兵跟随僧格林沁进行了达贵战役。在满清雍正(1724年)正式批准在察哈尔地区开荒种地之后,张家口、多伦诺尔的移民成立了管理开垦的机关,建县立村。初期开垦了6000顷地。嘉庆道光年间又有了借田养民政策,更加剧了察哈尔地区的开垦。到1913年的时候,清朝的外债已达到4亿5000万两白银。昏庸腐败的清朝只好用开垦种田的收入来还债,补充国库。这时已在察哈尔地区开垦了2万6千顷土地。牧民唱着忧伤的失去草场的歌,走进了北方的沙漠里。反映这种情况的民歌“白桌子故乡”、“额连宝陶”在察哈尔广为传唱。歌里唱道:“象父亲的怀抱一样那神圣的山,象母亲的乳汁般珍珠河,母亲河,热恋的故乡”家里的老人们说,他们一路落着思乡的泪水,一路回望着远离的故乡,北迁至浑善达克沙地里。我的祖籍就是张北县北边的一个叫三河的地方,也是因为开垦丢失了草原,往北迁到此地的。在漫长的迁移中,走在车队后面的姥姥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