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6320996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0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大开孔分析报告文章讲解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1 目录目录 1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3 2 基本参数基本参数.4 2.1 设计参数.4 2.2 材料参数.4 3 有限元建模有限元建模.4 3.1 几何模型简化.4 3.2 有限元模型.5 4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5 4.1 有限元模型验证.5 4.2 应力强度安全评定.7 1 1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 本次分析是针对换热器标准椭圆形封头(S30408)开孔进行分析。 图 1 部件图 筒体内径=850mm,壁厚 t=12mm;标准椭圆形封头内径=850mm,壁厚 t=12mm;在椭圆封头顶端开孔,且接管尺寸为 52420mm,筒体侧面开孔尺 寸 DN=50mm,

2、且距离筒体上端部为 250mm。根据 GB150-2011 第 152 页得,凸形 封头或球壳上开孔最大直径 d,得本模型中最大开孔应为 425mm,显然不 1 2 符合 GB150-2011 的规定,因此不能采用常规设计。则应按照 JB4732-95 进行分 析设计,我们可以通过有限元建立模型进行应力评定。 在筒体上有一个开孔,对于一般钢材泊松比 v=0.3,应力衰减长度 x=2.5 =178.54mm250mm,因此在利用 ansys 建模时可以忽略其应力影响。通过观 察发现本模型可以采用对称型建立模型,同时在接管顶端施加端面平衡载荷= ,其中内压 p=1.6MPa。 2 (+ 2)2 2

3、 1 2 基本参数基本参数 2.1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由模型总图得管程设计压力 p=1.6MPa,设计温度为-10130,取 T=130。 取筒体长度 L=500mm,标准椭圆形封头直边段 L1=25.5mm,大开空接管外伸长度 L2=212mm,接管倒角 R=5mm。 2.2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 由 GB150-2011 和 JB4732-95 标准,查得 S30408 不锈钢在该温度下材料性能 参数如下: 根据 GB150-2011 第 84 页插值得:=187GPa 130 根据 GB150-2011 第 49 页插值得:=137MPa 130 根据 JB4732-95 表 6-2 钢材的

4、设计应力强度,通过插值得到相应设计温度下 的 S30408 材料的设计应力强度为:=205MPa;厚度为 360mm 时, 20 =137MPa 130 3 有限元建模有限元建模 3.1 几何模型简化几何模型简化 选用 plane183 单元,在 options 中 K3 设置 Axisymmetric,建立几何模型。 1 图 2 全几何模型 图 3 接管处几何模型 3.2 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 采用映射划分网格,设置单元边长 2mm。 图 4 接管处网格划分 图 5 封头与筒体连接处 4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验证有限元模型验证 图 6 筒体节点路径 图 7 筒体和封头连接处节

5、点路径 通过定义路径,然后将应力映射到曲线上,图 8 和图 9 分别是图 6 和图 7 的 1 应力图 图 8 筒体第一、二和三应力路径曲线 理论解:第一主应力=56.67MPa;第二主应力= 2 1.6 850 2 12 4 =28.33MPa;考虑到该壳体是薄壁壳体,则第三主应力=0MPa。 1.6 850 4 12 解析解:第一主应力=57.455MPa;第二主应力=27.945MPa;第三主应 力=-1.6MPa 通过比对,圆柱壳上第一、二、三应力的理论解和解析解基本一致。 图 9 筒体和封头连接处第一、二和三应力路径曲线 理论解:封头在赤道上的第一主应力=(1-)=(1- 2 22

6、1.6 425 12 1 )=-56.67MPa 4252 2 212.52 封头在赤道上的第二主应力=28.3MPa 2 1.6 425 2 12 通过定义应力路径,由图 9 得,数值解和理论解并不符合,这是由于筒体与 封头连接处存在边缘应力。 经验证,有限元模型复合要求。 4.2 应力强度安全评定应力强度安全评定 按照图 10 所示 A-A,来进行应力线性化 图 10 应力线性化路径 线性化法是将容器各计算部位应力,按选择的危险截面把各应力分量沿 一条应力处理线首先进行均匀化和当量线性化处理,然后进行应力分类评定。 通过 ansys 软件进行应力线性化处理得图 11, 图 11 应力线性化

7、处理曲线图 A A 1 图 12 第三强度应力云图 应力强度云图如图 12 所示,可见最大应力强度发生在接管根部外壁, 贯穿接管的内外壁取应力评定处理线,利用 ansys 的线性化处理程序进行处 理,可得到该处理线上的薄膜应力、弯曲应力及薄膜+弯曲应力强度。 表表 1 1 应力强度计算结果应力强度计算结果(MPa) 评定线 位置 PL Q PL+Q F PL+Q+F 内壁 A-A 中面 外壁 174.2 0 174.2 250.4 41.28 90.35 24.65 142.0 160.2 239.7 91.15 262.5 根据 JB4732-1995,封头接管根部在外部载荷或力矩,或内压作

8、用下, 其薄膜应力为局部薄膜应力,弯曲应力为二次应力,故该结构可进行应力评 定如下: =90.35MPa1.5=205.5MPa 130 +Q=250.43=411MPa 130 因此,结构满足强度要求。 1 附录 应力线性化处理结果 1 2,侵,侵 权权 必必 究究 联联 系系 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 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 68843242 删除! 2,侵权必究,侵权必究 联系联系 QQ68843242 2, 2,侵,侵 权权 必必 究究 联联 系系 Q Q68843242 1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 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 68843242 删除! 2,侵,侵 权权 必必 究究 联联 系系 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 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 68843242 删除! 侵权必侵权必 究究 联系联系 QQ68843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