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13799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山东省滨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四)得分 得分评卷人一、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2分)语文是一首诗,字里行间悸动的是(d)(1)行的灵魂;语文是一幅画,色彩光影(tio)(2)和的是缤纷的世态;语文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纵横几万里的(zn)(3)严;语文是一条河,绵绵流( tng) ( 4 ) 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1) (2) (3) ( 4 ) 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后恰当的一项是( )(2分)这些书,或鸿篇巨制,或;或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或像,气势磅礴;或像,曲径通幽正是从这

2、些书中,我读懂了生活辨出了是非曲直,悟出了做人的哲理。A、名山大川 雕虫小技 古园深院 B、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C、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D、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4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9分)(1)几处早莺

3、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4)我们诵读诗文,是在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流。周敦颐的“ ,濯清涟而不妖”,告诉我们要坚守高尚的节操;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 ”,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告诉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而毛泽东的一句“俱往矣, ”,则给我们道出了万丈豪情!(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诗: , 。5走进名著。(4分)2010年春节期间,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一上影,就遭到众多的非议,人们

4、大呼“要尊重原著”!请问原著中: 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 。(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

5、。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2分) 答: 62009年4月25日至29日,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的济南、青岛和曲阜成功举办。这届书博会营造了倡导读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浓厚氛围。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学校想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2分)名句: 主题语: 得分评卷人二、 二、阅读理解(37分)(一)(一)诗歌鉴赏(4分)村 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陂(b):水岸。 漪:水波纹。 腔:曲调。1诗中的“衔

6、”“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答: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

7、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

8、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臣之妻私臣 私: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 (4)卒得反国 反:_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于是入朝见威王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内外不闻吾过 及鲁肃过浔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3)吾知所以亡矣。译文:_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

9、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原因:_启发:_(三)说明文阅读(8分)植物也讲方言作者 吴静男(1)有一种草叫铜草花,学名香薷(r),开兰色的花,少数也开紫色的花。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喜欢铜草花的人也就相当多。他们设法培植它们,但结果都失望了:无论栽种者如何精心照料,铜草花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整天发蔫,好像它们生不逢时。原来,发蔫的铜草花是“生不逢地”:铜草花的生长要求土壤含铜量特别高,其花的兰色,需要吸收大量铜离子来扮靓,只有蕴藏了铜矿的地区才能支持铜草花的这种生物表达。1984年,在大冶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据考证是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发现遗址的一个重

10、要线索,就是这个地区的地表长着美丽茂密的铜草花。(2)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高。支撑其庞大身躯的,是它特别坚硬的木质。如此卓立的特征,当然引来无数“粉丝”,想把澳大利亚桉树移植到自己那儿。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雇用了20名意大利劳动力,在他位于索若马岭的土地上种植了10万棵澳大利亚桉树。但杰克伦敦和许多美国的拥趸(dn)都遭到了这种桉树的嘲弄:美国的澳大利亚桉树不管什么时间砍伐,也不管如何处理,总难于加工,板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即使去做枕木,由于布满莫名其妙的裂纹而无法把钢轨钉上去,也不能派上用场。在其故乡澳大利亚,这

11、些毛病统统没有。(3)这是什么原因呢?澳大利亚林学家雅各布斯数十年后才发现是桉树在北美长得过快,因而材质就差。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其生长速度。当种子散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种天敌留在了家乡。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适应这些天敌。在正常的虫害配合下慢速生长时,桉树的组织显然是最优化的。当没有这些害虫时,快速生长的桉树就会陷入物理学定律的陷阱。生活中有些人用方言表达时眉飞色舞,用普通话表达时却会口蹇(jin),也可以用雅各布斯的发现解释这一现象。(4)我国南方某地从美国引进脐橙栽种,其口味与美国脐橙非常接近。但两种脐橙的外观差别明显: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与果蒂相对的底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表面也没有美国脐橙光洁。林业专家借鉴雅各布斯的思路,发现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一纬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对应到语言现象,可以这么理解:美国脐橙落户我国南方某地后,它的“口音”不再是纯正的美国口音,而是带有那种微生物环境下的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