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6312802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肿瘤总论大纲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 瘤 (tumor,neoplasm),肿瘤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中重大的研究课题。,1 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在不同程度上失去发育成熟的能力,甚至接近于幼稚的胚胎细胞。 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与整个机体不协调。,2 肿瘤的特性,一、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的一般形态 肿瘤的组织结构,形状:多种多样,与所在部位和生长方式有关。 颜色:切面多呈灰白色,但因其含血量多少、有无变性坏死及是否含有色素等,而可呈现不

2、同的颜色。有时可据此大致推测其种类。 数目:单个或多个 大小:大小不一,常与其良恶性、生长时间及发生部位有一定关系。 硬度:一般较其来源组织的硬度增大,常与其种类、瘤实质与间质的比例及其有无变性坏死有关。,肿瘤的一般形态,组织深部:结节状、分叶状、囊状 皮肤粘膜表面:息肉状、蕈状、乳头状,良性,恶性,组织深部:树根状 皮肤粘膜表面:菜花状(表面有坏死及溃疡),附:外生性生长,肿瘤组织由实质及间质构成。 实质由瘤细胞构成,多具有特异性,可根据其形态来判别其组织来源以进行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间质的成分不具特异性,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淋巴管组成,起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肿瘤的组织结构,是指肿

3、瘤的实质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皆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它反映了肿瘤的分化程度(即成熟程度)。 判明异型性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根据。,异型性,异型性,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细胞形态的异型性 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称为间变。间变细胞分化程度低,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其形态特征如下: 瘤细胞的多形性:大多形态、大小不一致 核的多形性: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核浆比增大,并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深,核膜增厚,核仁明显,核的归极性丧失。核分裂象多见,常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胞浆常呈嗜碱性:,恶性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4、但主要为量的差异。表现为: 核增大,形状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加; 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核仁增大,数目增多; 细胞器数目减少或发育不良,游离的核蛋白体及溶酶体增多; 肿瘤细胞间连接结构减少而致相互粘着松散。,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二、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核酸代谢:合成 分解 蛋白质代谢:合成分解,肿瘤蛋白 酶系统:酶谱的一致性 糖代谢:糖无氧酵解过程,肿瘤细胞的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尤以恶性肿瘤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瘤细胞分化不成熟和生长旺盛的特征。,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 肿瘤的扩散: 良性肿瘤不扩散 恶性肿瘤可向周围组织浸润蔓延,也可通过

5、转移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3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压迫和阻塞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疼痛、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转移 恶病质,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恶性肿瘤之区别,4 肿瘤的命名及分类,良性肿瘤:组织来源+“瘤” 恶性肿瘤,肿瘤的命名,一般原则:表明肿瘤的良性或恶性 表明肿瘤的组织来源,上皮组织:组织来源+“癌” 间叶组织:组织来

6、源+“肉瘤” 幼稚组织、神经组织:组织来源+“母细胞瘤” 习惯用名:白血病、精原细胞瘤、霍奇金病 “恶性”+组织来源+“瘤”,肿瘤的分类,参见P108表11-2肿瘤分类举例,5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外界致癌因素 化学致癌因素:多环芳烃类、氨基偶氮染料、芳香胺类、亚硝胺类、氯乙烯、微量元素等 物理致癌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纤维状异物、慢性炎症等 生物致癌因素:病毒(如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型病毒和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寄生虫(如血吸虫)、真菌及其毒素(如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白地霉菌、串珠镰刀菌)等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遗传、免疫、内分泌、性别年龄、种族因

7、素,肿瘤的病因学,细胞突变学说(基因学说) 基因表达失调学说(基因外学说) 癌基因学说 癌基因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潜在活性基团,可分为病毒癌基因(v-onc,转化基因)和细胞癌基因(c-onc,原癌基因)。,肿瘤的发病学,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