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229231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应急预案)阁老岭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节 重点地质灾害部位 阁老岭分公司防汛的重点部位是:猪嘴崖滑坡、办公楼后滑坡、徐家坪挡渣坝、万家山挡渣坝及沉淀池, 第二节 灾害的现状及危害 1.两处滑坡 猪嘴崖滑坡、办公楼后山滑坡分别属于中层大型及中型岩石滑坡;两处滑坡位于玉带河的北、南两侧,东西间距约300m,经近几年监测:滑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危害:两处滑坡的任何一处复活,将直接威胁阁矿生产、生活及家属区的安全;同时将堵塞玉带河,形成较大的自然库区。可能中断勉略二级公路,淹没部分办公及住宅楼,并对下游住宅区、七里店村、大沟口直至县城几万人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两处拦渣坝 徐家

2、坪拦渣坝区域面积约4万平方米;万家山沟拦渣坝区域面积约3万平方米,坝内堆放有一定量的生产废渣。危害:若遇特大暴雨可能发生泥石流,会对拦渣坝产生强大冲击力,威胁大坝,乃至玉带河下游一带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三节 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报 1.监测预报。对以上五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工作由生安部张建伟具体负责组织,落实专门固定人员进行按时监测。各监测区点发现异常,由监测点负责人立即报告生安部和分司防汛办,张建伟负责组织险情分析,以及向分司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报告和提出建议。(监测责任人见附表1) 各监测区域监测单位、负责人、成员及监测方法安排(表1)监测区域 项 目监 测单 位预 警负责人监测人员监测方法1

3、.办公楼后山滑坡生安部侯忠齐侯忠齐 张汉斌山体检查.裂缝监测2.猪嘴崖滑坡 生安部何 伟李小明 何 伟山体检查.定点监测3.徐家坪挡渣坝生安部田文辉田文辉 覃远尤雨量监测.坝体监测4.万家山挡渣坝生安部李卫东李卫东 王 奇雨量监测.坝体监测5.刘家沟尾矿库生安部何 伟何 伟李小明仪器定点监测 2、地质灾害监测制度 2.1 根据阁老岭分公司防汛工作安排,监测工作与之同步进行。 2.2 分别在汛期前后开展首、尾两次全面检查监测,详细填写初末次监测结果,末次监测结束后,要及时对监测区域的变化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作出结论。 2.3 监测频次为正常气候条件下每月一次,较大降雨情况下随即开展监测,出现三天以

4、上连阴雨天气,要加大监测频率。 2.4 监测后应及时、认真做好记录。记录必须填写清楚监测时间、监测人员姓名、监测内容及现实情况。 2.5若遇大暴雨或监测区域出现险情,必须开展24小时监测。出现紧急情况或险情要立即报告分司防汛办(技安部),电话:4864691;或调度室,电话4864387、4864389、4893058. 2.6 监测人员在分司防汛办的领导下,严格遵守防汛工作制度,按时对监测责任区开展监测工作。 2.7 刘家沟尾矿库由矿业公司选矿分公司管理,阁老岭分公司只负责坝体变形监测,汛期每月进行一次定点监测,汛期外每季度进行一次定点监测,监测后及时给选矿上报监测结果。第四节 成立防洪防汛

5、抢险领导小组(指挥部)组 长:陈军彦副组长:陈 宇成 员:黄义胜 张建伟 蔡茂清 张飞健 张智钊 张 锋 刘玉清 高兴成 张善东 何自革 第五节 防汛重点部位的监测责任落实 1、猪嘴崖滑坡、办公楼后滑坡、徐家坪挡渣坝 负责单位:技安部 负 责 人:何 伟 李小明 侯忠齐 2、万家山挡渣坝、露天塌陷区 负责单位:技安部 负 责 人:覃远尤 张汉斌 王奇3、现场检查监测每两周一次,仪器监测每月一次 第六节 抢险救援队伍分司成立抢险组、预备组、监测组、后勤救护组,各组组员主要职责如下: 1.抢险一组 组 长:张飞健 张智钊 张善东 何自革 组 员:选矿各工段人员组成 职 责:负责本区域的统一抢险工作

6、,由组长直接指挥。受应急救援指挥部直接调配,随时支援各抢险组。 2.、抢险二组 组 长:刘玉清 副组长:刘光伟 张兴汉 组 员:运转维修工段人员组成。 职 责:负责本生产区域的抢险工作,受应急救援指挥部直接调配,随时支援各抢险组。3、抢险三组 组 长:张 锋 副组长:高兴成 组 员:机关部室人员组成 职 责:负责本区域的统一抢险工作及炸药库的抢险工作,由组长直接指挥。受应急救援指挥部直接调配,随时支援各抢险组。5、监测组 组 长:张建伟 组 员:技安部人员组成 职 责:负责危险源点的监测工作。受应急救援指挥部直接调配,随时支援各抢险组。6、后勤救护组 组 长:黄义胜 副组长:龚丽园 组 员:综

7、合办公室、生产部 技安部、警务室人员组成 职 责:负责人员的撤离及家属区的报警撤离,现场治安保卫,抢险组物资供应,受伤人员救护和公、私等贵重财产的转移,在汛期必须储备足够的食品,并首先保证一线抢险组员的食品供应。 第七节 抢险预案 1、预防措施 1.1、清障工作在汛期来临前(每年的5月份),各单位抽调人力,彻底做好汛前清障工作,保障排洪畅通,清理房前屋后排水沟内杂物,无排洪水沟或不满足排洪要求的应及时整修,保证洪水排放迅速、无阻。清除河道内的杂物,检查河堤是否坚固,若发现有山体滑坡迹象或护堤断裂地段,应及时汇报分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并及时抽调人力物力加固护堤和山体,以防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和护堤断裂

8、冲垮道路,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1.2、物资储备汛期物资储备包括防汛抢险物资和汛期职工主、副食的储备,防汛物资包括:铁丝、编织袋、沙石、雨衣、铁锹等抢险必须物资,生安部在保证汛期内生产用的重要物资及更换部件备足备够的同时,应准备足量的铁丝、编织袋、雨衣等抢险物资集中定点存放和分发各单位,防汛物资不得挪作他用。保证一旦有险情,物资供应充足、及时,在汛期,职工食堂,根据天气情况备足主、副食,粮食应最少配备半个月的用量,保证在汛期道路不畅通时,职工有饭吃。1.3、汛期值班制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各单位要切实安排好本单位值班人员,阴雨天分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成员轮流值班,负责各值班期内防汛工作事宜

9、,巡逻必须两人同行。综合办做好汛期通讯报警工作,阴雨天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接到值班人员指令后,利用通讯装置及早预警,确保分司职工及家属的安全撤离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汛期值班安排由综合办和应急救援办公室每年汛期前下发值班安排。1.4、各单位防汛区域及任务如下:第一责任区:采运车间所辖生产范围内的供风、供水、供电、运输设施、设备、生产场地、库房及生产各中段排洪渠道、坑口等。防汛第一责任人:张飞健 责任人:张 峰 肖 培第二责任区:选矿所辖生产范围内的供水、供电、厂房设施、设备、库房、尾矿处理系统等。防汛第一责任人:张智钊 责任人:刘玉清 何自革第三责任区:机动车间所辖生产范围内的供电、供水、厂房设

10、施、设备、车间厂房、河堤及分司主供电系统。防汛第一责任人:李兴富 责任人:梁 平 张兴汉第四责任区:运输车辆、设备、备件库房、防汛物资材料供应、运输保障。取样计量化验生产区域,地质灾害点监测等。防汛第一责任人:张建伟 责任人:陈 宇 高兴成 第五责任区:矿区通信系统设施、办公楼、单身楼、上山公路、家属区住宅设施等。防汛第一责任人:黄义胜 责任人:龚丽园 2、抢险应急措施 2.1.当监测人员发现险情报告地质灾害即将发生时,生安部负责人及时报告分司防汛指挥部。防汛领导小组立刻进入岗位启动救援减灾工作,召集抢险组、监测组、后勤救护组迅速集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投入抗洪抢险。组织人员、物质撤离转移到

11、安全区域内。各灾害点撤离范围、路线及地点见下表: 撤离范围 内容灾害点 撤离范围撤离线路及转移地点1、 猪嘴崖滑坡 球场家属区、干部楼等经勉略公路到岭湾、单身楼、机修院内2 、办公楼后山滑坡车队、机修楼、办公楼、办公楼后住户机修大院3 、徐家坪拦渣坝同1同14 、万家山拦渣坝登云铺、赵家院家属区机修大院 2.2由防汛指挥办及防汛总指挥指派人员采用广播、电话、专人通知、击锣等方法发出撤离命令。听到警报信号后,生产单位领导及应急小组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按照各自任务、责任区,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以人为本,有条不紊地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中,并及时与当日防汛值班人员联系,服从调度指令。3、注意事项我分司生产

12、、行政区沿山体、沿河分散,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直接威胁着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坚决服从防汛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任何人不得单独行动,保护职工生命、保护国家财产。洪灾期间,全矿区实行封闭警戒状态。分司电话通讯设施,应保障线路畅通。汛情要做到及时上传下达,畅通信息,为分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险情发生后,由于通讯或联系中断,各抢险第一责任人可以全权处置抢险工作。 第七节、奖励与处罚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参加防洪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工作等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洪灾期间,对不服从指令调动的人员,给予严肃处理,对思想落后,发洪财的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除名。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