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24519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制度)监控量测管理制度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保瑞段怒江至龙陵段土建1标高黎贡山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十月目录1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11.1编制依据11.2编制目的12工程概况22.1 线路概况22.2 自然特征22.3 隧道围岩分级43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83.1组织机构及仪器设备83.2技术要求93.3 监控量测管理工作183.4监控量测方法204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214.1位移管理等级214.2监控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215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工程对策235.1监控量测信息反馈235.2工程对策266 铁

2、路隧道监控量测系统的终端采集软件的数据要求266.1接口数据说明266.2量测月报上传296.3 数据通讯要求296.4 执行与约束296.5 测点顺序号编号说明297监控量测的保证措施327.1监测数据质量保证措施327.2监控量测人员及仪器安全保障措施327.3监测仪器保养及维护328表格33监控量测管理制度1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1.1编制依据 TB10121-2007 (铁建设2010120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涵201492号)关于推进围岩监控量测信息系统的通知大瑞指安电2014026号通知关于开展隧道仰拱开挖连续监控量测

3、工作的通知(大瑞指工电03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等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则、验收规范和标准等。新建铁路大瑞线(怒江至龙陵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目的监控量测是检验设计、施工是否合理和围岩结构是否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它始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是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做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确保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顺利贯通,预测掌子面前方围岩变化;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施工方法修改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监控

4、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为隧道工程建设管理积累经验,收集资料,总结出实用的技术成果,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1.3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新建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土建标工程,主要包括:高黎贡山隧道进口段5891m。 2工程概况2.1 线路概况新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保山至瑞丽段高黎贡山隧道位于云南高原西部边缘,属高黎贡山山脉南延段,向东南方向大雪山附近与怒山山脉相接,属高黎贡山古生界变质岩紧密褶皱和岗岩体高山区。高黎贡山脉北起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由西藏入云南,经滇西北、怒江后进入保山境内。山脉分部在怒江和龙川江之间,呈南北向伸展,在测区内主山系消失,往南仅属高黎贡山余脉,分部较为宽阔,海拔降至20003

5、000m。区内地势总体上北东高,南西低,山脉大体为南北走向,地表沟谷纵横,地形起伏大,山脉、河流相间。地面高程6402340m,相对高差约1700m,地势起伏。2.2 自然特征2.2.1 地层岩性沿线地表零星覆盖第四第全新统滑坡堆积、坡崩积、冲洪积、坡洪积、坡积、坡残积,上更新统冲洪积软土、粉质粘土、粗砂、砾砂、细圆(角)砾土、粗圆(角)砾土、碎石土、卵石土、漂石土、块石土等地层,下伏第三系;侏罗系中统柳湾组、勐戛组上段、下段;三叠系中统河湾街组;泥盆系中统回贤组;志留系中上统,下统;奥陶-志留系;奥陶系上统、下统老尖山组,漫塘组;寒武系上统保山组二段、一段;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上段,下段;寒武

6、系公养河群二段;燕山期花岗岩、时代不明混合花岗岩、辉绿岩脉及各期断裂、断层破碎带之断层角砾、压碎岩、蚀变岩等地层。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参数(1)沿线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的板块结合带,为青、藏、滇、缅巨形“歹”字型构造西支中段弧形构造带与经向构造带之“蜂腰部”南段,工作区内,怒江断裂带和泸水-瑞丽断裂带,在本工作区北缘紧密挤压成平行索状,往南两断裂带逐渐撒开,由南北向转向南东或南西向偏转,呈一帚状形态,两断裂带间三角地带为侵入的花岗岩体,SN向转SW向弧形构造带。SN向构造带及NE向构造带组成区内构造体系,形成“A”字型基本构造骨架。高黎贡山隧道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的板块

7、结合带,为青、藏、滇、缅巨形“歹”字形构造西支中段弧形构造带与径向构造带“蜂腰部”南段。工作区内,怒江断裂带(F1)和泸水-瑞丽断裂带(F2)在本工作区北缘紧密挤压成平行索状,往南两断裂带逐渐散开,有南向北转向南东或南西向偏转,呈一帚状形态。两断裂带间三角地带为侵入的花岗岩体,SN转向SW向弧形构造带、SN向构造带及NE构造带组成区内构造体系,形成“A”字型基本构造骨架。(2)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大理至瑞丽线高黎贡山越岭地段加深地质工作及专题地质研究工作活动断层鉴定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07年6月)及高黎贡山越岭地段加深地质工作及专题地质

8、研究工作活动断勘测及工程影响评价和重点工程地震安全评价专题报告(2008年8月)划分,本区地震动烽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2.2.3 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分布及特征测区地表水主要为江水、水库水及沟槽内流水。沿线河流基本为由北向南流的国际河流,属印度洋水系。主要有怒江(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龙川江(进入瑞丽为瑞丽江,缅甸境内称伊洛瓦底江)、芒市河(龙川江支流)等主要河流。沿线其余众多的山间沟槽为季节性水流,水量受季节控制,雨季水量猛涨且浑浊,旱季水少且清澈,水流部分用于农田灌溉。沟槽各山岭之间,汇集山坡面雨季时的面流、线流及上游出露及坡脚渗出的地下水,通过各

9、分支流向低洼处排泄,最终汇集于各江河。坡面冲沟及小沟槽流水受季节控制,通常是雨季汇水,旱季水枯。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补给。(2)地下水分布及特征地下水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有不同的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基岩裂隙潜水、断裂带水、岩溶水等。测区分布碳酸岩、碎屑岩、变质岩,含水构造多被断裂破坏,由于沟谷深切,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断层裂隙发育,有利于降水入渗,尤其在向斜核部、断裂破碎带、影响带及构造交汇部位,由于裂隙连通性好,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较丰富。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122000m3/d,隧道最大涌水量按183000m3/d;上坡地段最大涌水量为151000m3/d,下坡段最大涌

10、水量为32000m3/d。(3)地下水侵蚀性经沿线附近取泉水、沟水、水库水、钻孔水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有229组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腐蚀环境时,水中PH值、侵蚀性CO2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H1H3。2.3 隧道围岩分级2.3.1 高黎贡山隧道隧道围岩分级高黎贡山隧道进口段围岩分布表 表2.3.1序号起点里程终点里程衬砌类型施工方法线别1D1K192+302D1K192+332D段级复合式抗震台阶法+临时仰拱三线2D1K192+332D1K192+337D段级复合式抗震台阶法+临时仰拱三线3D1K192+337D1K192+365C段级复合式抗震台阶法+

11、临时仰拱双线4D1K192+365D1K192+420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5D1K192+420D1K192+460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6D1K192+460D1K192+463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7D1K192+463D1K192+500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8D1K192+500D1K192+505C段级复合台阶法双线9D1K192+505D1K192+509C段级复合台阶法双线10D1K192+509D1K192+515C段级复合台阶法双线11D1K192+515D1K192+519C段级复合台阶法双线12D1K192+519D1K192+540C段

12、级复合台阶法双线13D1K192+540D1K192+600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14D1K192+600D1K192+646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15D1K192+646D1K192+650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16D1K192+650D1K192+700C段级复合台阶法+临时仰拱双线17D1K192+700D1K192+760C段级复合台阶法双线18D1K192+760D1K192+7750D段级复合式抗震双侧壁导坑法双线19D1K192+775D1K192+800D段级复合式抗震双侧壁导坑法单线20D1K192+800D1K192+860Vc复合台阶法单线21D1

13、K192+860D1K192+900加强复合台阶法单线22D1K192+900D1K192+950加强复合台阶法单线23D1K192+950D1K193+000加强复合台阶法单线24D1K193+000D1K193+008级复合风机安装渐变段全断面法单线25D1K193+008D1K193+016级复合风机安装段全断面法单线26D1K193+016D1K193+024级复合风机安装渐变段全断面法单线27D1K193+024D1K193+130级复合全断面法单线28D1K193+130D1K193+138级复合风机安装渐变段全断面法单线29D1K193+138D1K193+146级复合风机安装段全断面法单线30D1K193+146D1K193+154级复合风机安装渐变段全断面法单线31D1K193+154D1K193+300级复合全断面法单线32D1K193+300D1K193+630a复合台阶法单线33D1K193+630D1K193+700Vc复合台阶法单线34D1K193+700D1K193+704级复合下锚台阶法单线35D1K193+704D1K193+786级复合一般锚段台阶法单线36D1K193+786D1K193+790级复合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