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73787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精选课件(公开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 对“李约瑟难题”的各种解释,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已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汉武帝也妄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这就是火药的起源。,炼丹炉,炼丹时着火,古书竹书纪年上就有“周昭王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的记载。最可靠的记录,开始见于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哈雷彗星,中国古代的天象纪事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就注意到物候和天象的周期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开始了对日、月等天象的观察。此后,中国人

2、长期不断地辛勤致力于天象的观察和记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新星等的各种记录。其中许多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至今对于现代天文学的研究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出黄有黑气黑子的记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地动仪,浑仪,简仪,祖冲之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宋本九章算术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牛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牛顿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完成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牛顿,1705年,哈雷根据牛顿最新的运动定律,预言了这颗在1531、16

3、07和1682年被看到的彗星能在1758年回归,彗星真的回归了。人们用哈雷的名字来命名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16561742),天文学大成统治了天文界长达13个世纪,它是在假设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以及所有天体以均匀的速度按完全圆形的轨道运转的前提下,试图解释天体的运动。这一体系直到15世纪才被哥白尼推翻。,托勒密,天体模型,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1、举例说明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区别 提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 而西方的近现代科技则注重理论性、规

4、律性的探究。,1.东汉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1700多年。 2.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这比欧洲要早1100多年。 3.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人活字排版印刷早400多年。 4.元朝郭守敬主持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5.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划时代的发展,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6.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 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7.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比西方早160年。 8.汉朝时,农具得到改进,犁壁的发明,比欧洲早1000多年。 9.东汉末年著名的“神医”华

5、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10.隋唐的市场较前代发达。市中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 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11.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 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中国占58%,其他国家占42%,上述的数字和饼状图表说明了: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李约瑟难题”,李约瑟的中国情结,李约瑟于1900年生于伦敦。早年

6、在剑桥大学受教育,1924年在剑桥基斯学院的霍普金斯实验室工作,研究胚胎学和实验形态学。1937年,三个中国人到他的实验室一起工作,其中鲁桂珍向李约瑟介绍中国悠久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给身处“西方中心论”环境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的心灵震动,使他形成了“一个宝贵的信念,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从此之后,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发生极大兴趣,开始学习汉语,立志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文艺复兴 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对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

7、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2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原因: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近代科技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推动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4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提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对近代科技发展需求较小,使近代科技缺乏发展的动力;君

8、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文化专制的大肆横虐,直接阻碍了近代科技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又人为地阻断了中外科技的交流。 5请思考:在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农耕经济,大大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情况下,近代科技能否发展起来? 提示:不能,因为它缺乏近代科技发展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6、西方的一些平民,甚至小修道士十几年如一日探求自然的奥秘,成为大科学家。试想,中国如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学技术会呈现出一种什么状况? 提示: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极大地控制了士人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如果明清时期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

9、“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技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大科技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经济、民主制度、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因此仅有奖励机制而缺少相应得配套措施,中国近代的科技也不会发展太快。 7你同意哪一种解释?你能简要概述各种因素是怎么发生影响的吗? 提示:我认为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明清时代,政治专制,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专制实行,使得中国缺乏发展近代科技的基本条件,而科技的落伍又使得经济的发展缺少最根本的动力。 8什么原因使西方能够把中国传人的三大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提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科技人才的需要为科技的传

10、播创造了条件。 9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提示:因为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政治思想文化专制,外交上闭关锁国,缺乏实践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 10为什么西方中世纪前期,不具备科技进步的基础与动力,而处于停滞落后状态? 提示:因为当时也是政治上处于封建专制统治时代,思想上宗教神学笼罩一切,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发展起来,缺乏实践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 11通过探究“李约瑟难题”,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要想发展科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

11、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科技。,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二:,上述所出现的历史事实几乎发生于同一时期,但是一个是中国晚明时期的传统科技晚霞的表现,一个是在近代科学晨光的影响下发生的新航路的开辟,请回答: (1)“晚霞”、“晨光”是什么意思? (2)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 (3)为什么晚明之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材料一:,材料一:商鞅云:“农少商多贵人贫”,于是秦商鞅变法时即定下国策:“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唐选举令规定:“身与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直到明清时代,商人子孙仍须数世以后才被允许参加科举。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该如何评价这种思想?,材料

12、二: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 故事说明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为什么这种生产关系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材料三: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则这种需求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流体静力学是由于16和17世纪调节意大利山洪的需要而产生的。 恩格斯,请思考:在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农耕经济,大大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条件下,近代科技能否发展起来?,一、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

13、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严复揭露八股取士制度有三大害: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害在使天下无人才”。,被科举毒害的范进,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当明清两朝的读书人开始沉迷在八股文里时,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的发展便陷于停顿了。,二、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记得,中国所有阶段天文学的发展,都不是有观星癖好的个人行为 ,而是政府项目。”,科举考试的内容,请思考:作为一项对于中国影响最为重大而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也深刻而多层面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中国古

14、代天文学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二、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论语被世人称为东方的“圣经”,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上述材料,对孔子的“重人伦”思想做个评价。,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电学之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 提示: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时传统的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引发了个新工艺技术的需要;

15、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推动明朝中后期科技的发展;同时明朝中后期国家统一 、社会相对安定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4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提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对近代科技发展需求较小,使近代科技缺乏发展的动力;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文化专制的大肆横虐,直接阻碍了近代科技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又人为地阻断了中外科技的交流。,5请思考:在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农耕经济,大大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情况下,近代科技能否发展起来? 提示:不能,因为它缺乏近代科技发展的动力和物质基础。,6、西方的一些平民,甚至小修道士十几年如一

16、日探求自然的奥秘,成为大科学家。试想,中国如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学技术会呈现出一种什么状况? 提示: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极大地控制了士人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如果明清时期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技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经济、民主制度、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因此仅有奖励机制而缺少相应得配套措施,中国近代的科技也不会发展太快。,四、其他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哈佛经济学及史学荣誉退休教授兰德思在贫富之源中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本应在欧洲之上,因为大多数有用的工具和物品都是中国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