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72705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之(三)戊》-精选课件(公开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救亡图存:对国家 出路的早期探索(三),主讲人: 刘艳丽,亚细亚的孤儿 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 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 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真理,一、背景,(1)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下的产物。 (2)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3)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做了若干舆论准备。,“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

2、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及睹和议条款,竟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大为爽然自失。”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的签定,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库总收入,接近于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的三倍;后俄、法、德三国出面干涉,要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需增加赔偿3000万两白银。中国实际支付白银

3、2.8亿两。 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伊藤博文,二、酝酿与准备,维新派通过上书、著书立说、办报、办学会、设学堂等一系列切实努力,使得中国的维新运动终于演成一场现实的政治运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宣扬变法维新的理论。 (3)办学堂,旨在培养青年后续人才。 (4)办学会,旨在联络成年知识阶层。 (5)办报纸,旨在启发社会一般民众。,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 1895年5月,联合在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 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天

4、津水师学堂 总教习严复 系统地介绍了西 方资产阶级的 政治社会学说. 翻译天演论 有“严译八大名著”,梁启超(18731929) 广东新会人,维新运 动的主要政论家,宣传家。,谭嗣同 (18651898) 湖南浏阳人, 著有仁学,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要不要变法 。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维新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四、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光绪皇帝在1898年6月11日颁布由帝师翁同龢起

5、草的“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从1898年6月11日始,至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而失败,一共维持了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设立农会;各省设商务局;设铁路矿务总局,改革财政。 政治方面: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给予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各省军队改练洋操,使用洋枪,并统一制度。筹设武备学堂。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

6、从所住的颐和园赶回皇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宣布临朝“训政”。这就是戊戌政变 。 随后,慈禧命令捕杀维新派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分别在英、日使馆的帮助下经香港、天津逃往日本; 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参与新政的徐致靖被处永远监禁,张荫桓遣戍新疆,早已开缺回籍的翁同龢又加上一个革用处分。戊戌变法中的所有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废止。,慈禧太后,载沣,光绪(载恬),溥仪,左起:瑾妃、德龄、慈禧、容龄、容龄之母、光绪皇后,梁启超反复劝谭嗣同 一起出走,谭嗣同执 言不肯,对梁启超 说:“不有行者,无以 图将来;不有死者,

7、无以酬圣主。” 谭嗣 同劝梁启超充当“行者”, 以图变法事业之“将 来”;他自己则甘当 “酬圣主”的“死者”。,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望门投止:张俭:东汉末年人,因弹劾宦官侯览,反被诬结党,他被迫逃亡,逃亡中凡投宿的人家,都不怕牵连,乐于接待他。 杜根:东汉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杜根上书要求太后还政给皇帝,邓太后大怒,叫人把他装在口袋里摔死。施刑的人敬慕杜根的为人,摔时不很用力,准备运出宫殿后待他苏醒,放他逃跑。邓太后不放心,派人来检查,杜根装死达三天,眼中生蛆。太后相信他已死,不再检查。杜根终于逃亡隐伏。,戊戌变

8、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国外。在流亡期间,康 有为游历了美洲、南洋,在加拿大组织了保皇会。他坚持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成为保皇派。 1913 年回国后任孔教会会长,创办不忍杂志,攻击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为帝制复辟造舆论。 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丑剧。 1927年, 已70 高龄,亲赴天津为废帝溥仪“祝寿”。 晚年常居青岛,青岛辟有“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及康有为墓两处景点 3月21日病逝于青 岛。,五、意义,(1)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严复的救亡决论,响亮地喊了“救亡”口号。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贯穿始终,认识不断深化,成为中华民族行进时的主旋律。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

9、革运动。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自戊戌以后,封建君主专制的光环暗淡了,封建伦常名教的权威动摇了,在专制制度下蜷伏几千年的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开始觉醒了。,思想启蒙,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维新人士认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他们大力介绍传播包括哲学、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在内的西学。 严复尖锐地指出中学和西学之间的根本对立:“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王,而西人隆民, ” 像这样把中学和西学多角度地进行强烈对比,肯定后者,否定前者,这在中国思想界还不曾有过,严复可说是第一人。,失败原因,1898年10

10、月,梁启超到达东京后,写信给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信中也分析了两国维新运动的成败原因。 第一,“贵邦幕府虽威福久积,然于皇室则有君臣之分”。维新志士打出“尊王讨幕”大旗,能得到响应。“敝邦西后则朝权久据,且于皇上冒母子之名”。 第二,“贵邦天皇与将军,一居京都,一居江户”,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敝邦则皇上与西后同处一宫,声息相闻,且皇上左右皆西后之私人,皇上所有举动,西后无不立知。 第三,“皇上手下无尺寸之兵权,与当时贵国之皇室略同。”但天皇可以依靠强藩的武力作为基地。“若敝邦则不然”,光绪皇帝与维新派人士既无军队又无基地,在顽固派发动政变时毫无抵抗之力。-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真正掌握政权。,在半殖

11、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改良是在保留原有社会的政治经济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它的某些局部进行调整,但是阻碍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恰恰是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而不是它的某些局部。 采取改良的措施,必须经过统治者的同意,并且自上而下地实施,而无论晚清政府,还是以后的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都不可能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封建主义对人民的束缚,不可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不可能开辟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因此,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本章小结,农民

12、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本身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无法克服局限性,只能用一个封建政权取代另一个封建政权。 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也无法使中国独立富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皇帝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 但这些探索是民族觉醒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为以后的斗争提供了一块块奠基石。,你是人间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