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72696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幼儿发展关键期》-精选课件(公开PPT)(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发展的几个关键概念,一、幼儿发展关键期,1935年,奥地利著名的生态学家、诺贝尔获得者洛伦兹经过发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像小鸭、小鹅这类动物,总是喜欢在破壳的前两天追逐它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的物体。比如:第一次见到的是母鹅,就追母鹅;第一次见到的是人,就追人,以为人就是自己的妈妈。并且这个习惯会长期保持。如果在这一两天内,将它与母鹅或人分开,那么过后,母鹅或人与小鹅再怎么接触,它也不会追逐母鹅或人了,这是由大脑的结构决定的。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印刻现象”,把小鹅的这个时期,叫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洛伦兹把在人类婴幼儿时期“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一般情况下。在

2、错过了特定世纪后,并非完全不能弥补,所以,采用“敏感期”、“最佳期”较为恰当。,证明关键期的典型案例:,比如小羊刚出生后的几天不在妈妈身边,以后它就不再合群而总是乱跑。如果小鸟出生后的头几周不在鸟群生活,它将永远不能唱出动听的“歌声”。 有一个印度男孩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狼叼去哺养,8岁时才被人从狼窝中救出来。由于多年来与狼生活在一起,错过了学习语言、行走、运动等关键期,她不会走,不会用手拿东西,只会爬。她的习性是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午夜嚎叫,只会用嘴叼吃生肉。人们努力教育她去掉狼性,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一个简单的站立她学了2年时间,走路学了6年时间。17岁临死时才学会了十几个单词,智力仅

3、相当于4岁的孩子。 我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中吃猪奶长大。她学会了在猪槽中抢食、啃草根树皮、扒土、蹭痒。一直到8岁才被人发现,救出来后,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跟猪的习性一样,专业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她教育、训练了3年,她仍然只有68的低智商。,“狼孩”、“猪孩”都是从8岁被人发现、解救,再由专业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施以专业的救治、矫正。但是,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没能使她们恢复“人性”,她们落下了“弱智”的终身残疾,原因就是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 与此相反还有一个例子:二战时,一名叫横井庄一的日本士兵,在东南亚大森林里迷了路。他只好独自一人,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失去了说话的

4、能力。可是获救后,他只用了82天,就完全恢复了原来的能力,原因就在于,在他的成年之前,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那些“关键期”。,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 做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在教养自己的孩子时,就应该认识关键期,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期。把握住了“关键期”,教孩子就会事半功倍,错失了“关键期”去教孩子,就会事倍功半。,那么孩子有哪些关键期昵?,1、感官关键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

5、、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4、语言关键期(36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

6、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像力关键期(28岁):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

7、想像力、创造力。,8、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9、黄金

8、阅读期(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突击补课,将很难奏效。,但是,令人痛心的是,这几年时间,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各种补习班、各种特长班中奔忙,学生的大量阅读时间,就这样被一个个补习班、特长班给“抗兑”了。 阅读的

9、贫乏,带来了明显的后劲不足。结果,孩子越学越吃力,越到高年级,负面影响越大。最终的的表现是,许多大、中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逐年下降,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许多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束手无策,不仅直接影响了语文成绩,同时也影响了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的成绩。虽然结果表现在中考和高考,但根源却在于小学阶段的阅读缺陷。 所以,让学生从疲惫不堪的补习牢笼中走出来,还孩子们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是许多仍然迷信文化补习家长的当务之,二、幼儿发展转折期 与危机期,转折期: 儿童心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变化,心理的矛盾高度激化。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我们成为儿童心理的转折期。 危

10、机期: 在转折期,儿童往往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出现各种否定性行为,与成人的关系出现突然恶化,称为危机期。 危机常常来自生理上和活动能力上的迅速发展,导致心理发展的不适应。,例如: 周岁儿童走路随摇摇晃晃,却不在事事顺从成人指挥,要自己到处走、到处钻。 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说“不”、“偏不”,以示反对。 7岁儿童变的心理平衡失调,心情不稳定。 13岁儿童变现为成绩下降,行为带有消极性和对成人的违抗性。,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危机”则不是必然的。 如果家长争取把握了儿童发展规律,在儿童心理发展矛盾尖锐化的时期加以引导,矛盾会顺利解决,“危机”会在不知不觉中渡过。 如:3岁儿童急于表达,出现了愿望与能力之间的矛盾,产生口吃现象。,三、其他,气质:主要受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影响。 一般先天决定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1、抑郁质:敏感、猥琐、孤僻 2、胆汁质: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 3、粘液质:安静、迟缓、有耐性 4、多血质:活泼、灵活、好交际 现实中,四种气质不能严格分开的,每个人只是倾向于某一种或两种。,性格:主要受后天影响而在出生后头几年逐渐形成的。 幼儿特点:好动、好问、好模仿、好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