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062196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显微镜的高考题.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高考题1(96年上海)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发现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然后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存在。则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装片上2(01广东)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3(98上海)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

2、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4(97上海)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5.(02广东)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的物镜组合来观察同一根尖细胞装片(细胞分散均匀)。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 所示。如果载玻片的位置不变,在一个视野内看到细胞数

3、量最多的是 高考试题1(96上海)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提示: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中,转换高倍镜后仍可看到异物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反光镜上的异物不能在视野中成像。2(00广东)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a物镜载玻片b物镜载玻片c物镜载玻片d物镜载玻片ABCD提示:显微镜一个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与放大

4、倍数成反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当目镜一定时,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细胞数就越少,反之观察的细胞数越多。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头越长,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时物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从图中显示的不同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可知,d图所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最大可知,d图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小。3(01广东)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提示:物体如不在视野中央,则看不到物体,低倍

5、镜下看到目标后换高倍镜时,不需要换目镜。切片放反之后,由于载玻片的厚度比盖玻片大得多,物镜头与被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太大,高倍下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4(01上海)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提示: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知,物像能随着目镜的转动而转动,可判断形成该物像的异物在目镜上。另有异物转动目镜时不动,可说明这些异物不在目镜上,而换物镜后仍然存在,则可说明这些异物在装片上。反光镜上的异物不会在视野里成像。5(04上海)在生物学实验中,关于引流法

6、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 B引流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玻片下C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引流法 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提示:引流是一种将某种试剂加到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下的方法,往往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试剂,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液体,从而使试剂渗到盖玻片下。6(04上海)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 D反光镜7(05上海)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 B4个 C8个 D16个提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放大到400倍是指

7、视野中长和宽同时放大,而这64个分生组织细胞是排成一片的。8(05广东)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_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答案】(1)幼叶中存在叶绿体,便于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幼根中细胞质流动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不便于观察 (2)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头压破玻片(损坏镜头) (3)光照提示:(1)幼嫩的根中没有叶绿体,其他的细胞器多与细胞基质的颜色大致上相同,观察时因没有参照物而难以看到细胞质的流动。(2)显微镜的使用时,应先低

8、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如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最常见的问题是不好找到要观察的对象。(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光照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以有利于叶绿体能够更好地吸收光能和避免强光对叶绿体的损害。训练试题1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匀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的目镜被损坏提示: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标本的一部分能够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是好的,看清的部分正好在焦点上,而看不清的部分在焦点外,这是由于标本切得厚薄不均所致。2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

9、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但不易看清楚细胞是否发生了质壁分离,为了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提示:白色洋葱表皮细胞没有色素,不易观察,如将视野调暗点有利于观察。3以下哪一组实验材料必须自始至终保持在生活状态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A B C D提示: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细胞时,由于解离细胞已死亡,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时,叶肉细胞大量破碎死亡,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细胞

10、始终是活的。4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两倍,该切片取自 A人的原肠胚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卵巢提示:卵巢中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巢组织中有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5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A经过染色的 B形态规则的 C干净的 D薄而透明的提示:普通显微镜成像时,要看清材料的结构,光线必需能够穿过材料。6要把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7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标

11、本,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5C目镜15,物镜15 D目镜15,物镜458生物学上常用来观察细胞的仪器是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反光镜 电子显微镜A B C D9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10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视野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图像清晰度1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的是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的是10、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多 B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少 C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多 D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少12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防止水溢出 C增强透明度 D防止实际材料被损坏13盖盖玻片正确方法是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