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04278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萌发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种子萌发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种子萌发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子萌发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萌发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方案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该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一个探究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以来接触的第三个科学探究,是本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重点。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 但对于学生而言,此探究活动有较大的难度,一是因为距前一次探究活动的时间比较长,二是要探究的条件不止一个,要设置的实验照组也不止一个等一系列困难。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订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

2、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能力方面: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 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 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汇报交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三)重难点: 本节课,学生在尝试中学会控制变量,设计三组对照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在尝试中完善方案,设计三组对照实验,控制三个变量,是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

3、的萌发需要时间,在一个课时里得出实验结论显然不可能,第一课时完成实验设计、课下完成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七年级学生较难以理解。本课时主要采取以下策略来实施教学: 以旧带新,让学生增强知识的衔接性,系统性; 充分利用学生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作假设的能力; 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尝试由控制一个变量,设计对照,然后设计三组,同时控制三个变量; 采用启发引导式,在学生尝试操作中,完善实验计划。 使学生真正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三、组织形式 七年级的学生,有好奇心强,动手能力一般的特点。另外,“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需要若 干天的

4、时间才能完成,本堂课的做法是在两周前课内完成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交流、确定等,而在课后去完成管理、观察、记录、整理数据等工作;再在本课上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既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也较合理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四、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大部分学生亲眼看过种子的萌发或亲手种过种子,所以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是至于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虽然能说出几句但又不敢肯定。能利用实验总结出科学理论的同学更少。让几个学生一起亲手设计实验又寻找种子萌发条件,既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探索中找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必要的外界条件,初步学会如何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总结。这节课

5、对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可以起到进步深化。五、教学方法、理念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我采用“271高效课堂模式”,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合作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六、教学步骤 进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教师播放风景优美的莲花图片。 利用“千年古莲子萌发之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出“种子萌发的需要什么环境条件”这一 问题 进程二:发散思维,作出假设。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亲身播种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小组讨论后,学生作出假设。 生:我认为

6、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空气、温度和土壤、阳光等。 进程三:教师引导,结合课本,小组讨论,初定定计划。 问题提纲: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一粒行吗? 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应当为对照组提 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 组相同? 进程四:展示计划,训练表达 在教师的引导下,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交流计划,并总结: 准备植物的种子,如绿豆种子。四个玻璃瓶子分别编号。一个小勺、吸水纸。 将每个瓶子分别放十粒种子。1号瓶不倒水,4号瓶放过多水。 将1、2、4号瓶放在室内,3号瓶放到冰箱内。 进程五:学生质

7、疑,完善方案 (1) 在探究中应当选用什么样的种子? (2) 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组只有一粒种子行 吗 ? (3) 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4) 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每组实验是否应同时观察。七、教学反思在种子的萌发这节课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上课时采取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各小组都能较好地制定出本实验的方案。课堂上学习气氛宽松,学生参与度高。 在整节课中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始终朝着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基础有意义地建构新的知识,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精髓在本节课中体现得很充分。 进行实验时,验证是否需要

8、空气这一过程中,不能完全地使实验瓶呈真空状态,只能尽量地减少瓶子里面的空气。我认为这是实验不足的地方。若能达到真空,则能得到较明显的实验结果。 于都五中 唐书亮2,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2,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2,2,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2,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