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

上传人:dr****lb 文档编号:136029799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及成因类型,我国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危害。2我国风暴潮的时空分布及原因。3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分布及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一、洪水灾害1分布特点(1)东部多,西部少。(2)沿海多,内陆少。(3)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4)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2暴雨洪水(1)特点:影响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2)主要分布区: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3雨涝(1)分布范围: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2)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4影响农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大面积农田被淹、农作物被毁,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城市、交通、工业等受威胁严

2、重。5灾情变化(1)特点:灾情日益严重。(2)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低洼地开发和建设,低洼地的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3)解决措施: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水土流失与低洼地的过多经济活动。二、风暴潮灾害1分布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2分类类型时间地点台风风暴潮710月,8月和9月最集中东南沿海温带风暴潮春季和秋季北方沿海三、水文灾害多发区1分布长江流域,特别是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2原因(1)自然原因: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阶梯交界处多山;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2)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河湖蓄洪行洪能

3、力差。我国的经济核心地带。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会出现洪水灾害。()2人类过度对低洼地的开发和建设,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3交通运输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4我国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5近五十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 000多个,湖泊面积大量减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D )加剧长江洪涝灾害生物物种增加加剧土壤盐渍化湖泊环境容量减小A BC D6为防治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小的主要措施有( B )扩大水田面积退耕还湖加强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禁止在长江采沙A BC D知识点一洪水灾害问题探究读教材P37

4、图2.18、P38图2.19,探究下列问题。探究1我国洪水分布规律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东南多西北少。与降水分布规律、地形、地势有关。探究2乌鲁木齐深居内陆,为什么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 mm日数较多?提示: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是西风及北冰洋南下气流的迎风坡,故降水较多。总结深化1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形成原因东部多,西部少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且多暴雨;西部干旱,降水稀少 沿海多,内陆少沿海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多风暴潮;内陆地区干旱,降水稀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平原低地排水不畅,易积水;高原山地地势高,不易积水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东坡和南坡多为迎风坡和向

5、阳坡,降水多,冰雪消融量大2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成因、时空分布特点类型成因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形成洪水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地区);首先是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集中发生在49月融雪洪水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洪水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以阿尔泰山、天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较严重45月冰川融水78月冰凌洪水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以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春解冻时节、初冬封冻季节对点演练下图为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读图回答下

6、列问题。(1)简述暴雨洪涝形成的自然原因。(2)指出加剧东北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并提出三项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解析:第(1)题,暴雨洪涝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分析 。第(2)题,东北地区林业过度开发,森林面积减少,以及开垦湿地发展农业,使洪涝灾害加剧;措施可从森林、湿地的保护,灾害监测、预报等方面分析。答案:(1)降水集中、雨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破坏森林,开垦湿地。保护植被,恢复湿地;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答案合理即可)知识点二风暴潮灾害类型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活动时间710月,8、9月集中春季和秋季影响范围东南沿海;重灾区

7、为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北方沿海地区发生区域从辽东湾到北部湾的沿海地区灾情严重人为原因东部海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盐业、捕渔业、海水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自然原因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盛,风暴潮势力强对点演练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A热带风暴潮 B温带风暴潮C寒带风暴潮 D季风风暴潮2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

8、缓、破坏力强3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解析:1.B2.A3.C风暴潮的两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温带风暴潮多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地区。其中,热带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其速度、强度、破坏力和来势都强于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我国东部沿海地带这两种风暴潮引起的灾情都十分严重,而美国东部和印度洋沿岸仅分别对应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影响相对较弱。知识点三水文灾害多发区水文灾害多发区(以长江流域为例)因素原因自然因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普降暴雨,

9、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地形滞洪能力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地形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人为因素上游滥伐森林长江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中游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对点演练长江流域是我国洪灾多发区。据此回答12题。1一般来说,发生下列条件中的

10、哪些情况,长江流域会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灾()上游与中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因延长而重叠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湖泊调蓄能力减弱长江流域的面积扩大,中下游湖泊众多A BC D2下列哪项措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特大洪灾()A加强流域内的用水管理B修筑河堤C加强全流域内的绿化D围湖造田,发展农业解析:1.A2.C第1题,中下游湖泊众多,可以发挥湖泊对长江径流的调节能力,减轻洪涝灾害。第2题,加强全流域绿化,可以使入河泥沙量减少,增加河道泄洪能力。修筑河堤仅能防御洪水,不能从根本上减轻洪灾。考查点1洪水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洪水

11、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据此回答12题。1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夏秋季少,冬季多A BC D2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C冰凌洪水 D其他洪水解析:1.A2.A第1题,受地形、气候、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我国洪涝灾害总体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多,高原山地少,山脉迎风坡多,背风坡少,河流下游多,中上游少,夏秋季多,冬春少,故A项正确。第2题,由于我国的季风

12、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夏秋,加之台风的影响,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为暴雨洪水。3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_。(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季,成灾的原因是_。(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解析:第(1)题,由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特点得出两河段的共同特征。第(2)题,由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得出荆江河段的汛期在夏秋季节,成灾原因可从水量大、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等方面分析。第(3)题,凌汛产生需两个条件:温度低于0 ;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据此可得出答案。答案:(1)均为“地上河”(2)夏(或夏秋)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3)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如下图所示。条件: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考查点2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地的现象。据此完成45题。4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温带气旋极地大陆气团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极地高压A BC D5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