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社会学概论》20年4月作业考核答案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136026984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工大《社会学概论》20年4月作业考核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工大《社会学概论》20年4月作业考核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工大《社会学概论》20年4月作业考核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工大《社会学概论》20年4月作业考核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9 社会学概论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20年4月大作业学习中心: 课程名称: 社会学概论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形式:大作业 A卷 B卷 学号姓名考试日期 年 月 日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社会的运动是受 客观规律 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2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 社会关系 的总和。3变化为人类提高了 适应 自然环境的能力。4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 自我创造 的过程。5邻里是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 初级群体 。6社会组织使人类的 社会需求 得到全面满足。7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福利性、服务性和 公益服务和便民生活 的基本特征。

2、8社会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了劳动生活方式、物质资料的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9社会控制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持社会正常生活,并且 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 。10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如观察法、个案法、抽样法和 调查法、问卷法 等。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2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一个在社会学中广泛应用的术语,但是很少有明确的定义,最早的使用应该在20世纪初汉语社会科学的形成时期。3人口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

3、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4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5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6社区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

4、义有140多种。7城市化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8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

5、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2人的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答: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人的社会化的内容:(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

6、会文化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3权威的三种类型是什么?答:韦伯将权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比如古代社会的长子继承制。卡里斯马型:也称个人魅力型,指的是依靠个人的非凡魅力而获得权威。法理型:指的是现代社会中根据一定的选举程序而确定的权威。4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答: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包括:、经济层面:工业生产力水平高,农业方面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产量丰富,科技得到大程度利用,城市乡村建设程度高,人民生活质量高、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宪政民主在世界各国的确立、生产的科学管理,政治

7、透明化、社会层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共存和谐;公民素质高、文化层面:继承先文化精髓,并发展,呈现百花齐放健康发展的场面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我国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要务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很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许多重要问题未取得共识,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覆盖面窄,缴费率高;收不抵支,资金缺口大;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责任不清、财政支持不够;城乡差别较大等方面。如何切实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需要

8、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改革的基本原则:(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成为充满活力的竞争主体,就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实施改组、改制、兼并破产、减员增效等措施,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裁员工作举步维艰。因此,只有建立新型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国企改革才能顺利进行。(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转换岗位、分流安置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经济结构的调整顺利进行。(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培育统一市场体系。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中的劳

9、动力市场的形成是以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为前提的,否则劳动者在更换劳动岗位时就会有后顾之忧,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无法形成。(4)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内需。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人们预期收入增长趋缓,预期支出增加,有钱不敢花。(6)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行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8)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我国应对加入WTO的重要举措。2如何

10、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答: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与现在所有现代化的东西无关可以说,今天所有现代化建设,其实就是“全盘西化”的建设,现代化建设说穿了,就是“欧美”化建设,与中国特色或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所谓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的是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它之所以没被抛弃,原因仅在于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而不是它对这个社会还能起什么作用、还能解决什么问题;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依赖现代化物质文明,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但另一方面,“中国情节”又导致人们在感情上,无法抛弃已经毫无意义可言的中国传统文化,总希望既能享受西方物质文明的方便与好处,又能避免由此带来背弃民族感情的“内疚感”和天朝老大的“荣誉感”,总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就纷纷结合出“四不象”,比如各种汽车合资企业,名称上就出现“一汽马自达”、“东风日产”等“四不象”现象,如果名字写在前面的,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名字写在后面的,就相当于所谓的“现代化建设”;前者只是个形式,它代表中国人的面子,靠它是无法生产出汽车的,而后者才是实质内容,才是制造汽车的核心能力,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它只是因各种原因,与“中国传统文化”粘贴在一起了而已;注:学生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否则没有成绩。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