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6521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届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届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第一轮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1)一、目标解读:1、知道空气的组成以及空气的污染和防治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的现象3、能熟练书写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理解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概念,并能熟练区分二、典例分析:例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例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这一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例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00840反应后质量/g46

2、24014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三、达标练习:1、继“足球分子”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另一种“足球分子”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则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A 高分子化合物 B 非金属单质 C 金属单质 D 混合物2、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3、为了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增加新气体,可燃物最好选用( )A 木炭 B 细铁

3、丝 C 石蜡 D 红磷4、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难溶于水,下列收集方法错误的是( )A 排水法 B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C 向下排空气法 D 向上排空气法5、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 )A 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 B 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 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D 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物质6、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一种暗红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_(2)一种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_(3)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四、

4、拓展提高:7、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8、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1)这些物质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2)丙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5、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 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 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 ,其原因是 。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