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6101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三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集备教案内 容多彩的光第 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复习内容1、 知道光学元件的分类,会画出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2、 掌握凸透镜成像原理,会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3、 掌握近视、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重点:会做出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成像特点。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会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透镜及应用2、凸透镜3、 凹透镜4、 应用(1)结构特点:中间_、边缘_(2)对光的作用:对光有_作用,所叫_透镜(3)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

2、像的性质应用正倒放缩虚实u2ffv2f倒立u=2fv=2f实像fu2f放大u=f不成像(平行光)uu放大镜u=f(一倍焦距)处是成_像和_像的分界点;u=2f(二倍焦距)处是成_像和_像的分界点;实像_承现在光屏上,虚像_呈现在光屏上;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睛观察。物、像同向移动(成实像时,物近像远,物远像近;成虚像时,物近像近,物远像远),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1、基本概念(1)光心、主光轴(2)焦点:凸透镜的实焦点、凹透镜的虚焦点(3)焦距f:_和_的距离;如何测量焦距?(4)三条特殊光线(会画!)(1)结构特点:中间_、边缘_(2)对光的作用:对光有_作用,所叫_透镜(3)成像特点:

3、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1)正常眼(2)近视眼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将_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看不清_处物体矫正方法:戴一副_透镜晶状体相当于_,焦距可调;_相当于光屏远、近物体都能成像在_上,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3)远视眼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将_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看不清_处物体矫正方法:戴一副_透镜一、知识网络图: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二、知识点串讲:(一)透镜:1、定义: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2、分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3、透镜

4、的主光轴和光心主光轴:透过透镜两侧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为主轴 光 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对于透镜而言,光心就是透镜的中心。4、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人们又把凸透镜称为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人们又把凹透镜称为发散透镜。5、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2)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3)射向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6、 通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

5、镜后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2)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3)射向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7、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成像规律:(二)眼睛与视力校正:1、眼睛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眼睛成像原理:(1)正常人的眼睛:正常人的眼睛既能看清楚进出的物体,也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人的眼睛可以根据物体的远近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它的焦距,使物体

6、的像总成在视网膜上。(2)近视眼:近视眼只能将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3)远视眼:远视眼只能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3、眼镜的度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焦距以米做单位)的倒数的100倍。(三)常用的光学仪器及成像原理: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成像原理是:当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幻灯机和投影仪:

7、当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在大于镜头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光学显微镜:(1)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三、中考典型题:例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12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在大于

8、6小于12之间;当物距变为8时,物距可能小于焦距,也可能大于焦距或者正好等于焦距,如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焦距时并且要小于耳内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本题选项C正确。例2、近视眼配戴眼镜的目的是: ( ) A、使进入眼的光线亮度增强 B、为了美观 C、使光线进入眼之前会聚一些 D、使光线进入眼之前发散一些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聚光能力过强,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因而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对光线由发散作用,这样光线经过近视眼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选项D正确。例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要使凸透镜所成的像变大,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要减小,同时所成像的像距要变大,故应该将照相机靠近该同学,同时使镜头向前伸来增大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