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5547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8-2012政治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012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一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系”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

2、,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材料二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问题”。(2)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

3、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10分)考点二:价值观(2012高考福建卷34)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考点三:人生价值的实现(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

4、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背景,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的漫画鉴赏能力。四个选项均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必要条件,但漫画的主旨是强调实现人生目标要以客观条件条件为基础,否则无论个人怎样努力都不能达到心中的那个最主点,因此 B 项正确。 (2012高考山东卷2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

5、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B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012高考江苏卷33)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这句话说明,学习雷锋同志更加需要A. 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 B.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C.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 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2011年高考题考点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2011高考北京卷26)我国“

6、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心态的作用。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要的作用,A没有强调社会心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没有说出社会心态的作用;C符合题意,D与题目无关。2(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6)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

7、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 B C D3(2011高考江苏卷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

8、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答案】A 5(2011高考山东卷24)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9、筑的关系。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本题答案选C.其它项不符合题意。6(2011高考浙江卷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B.C.D.【答案】A 【解析】政权更迭、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政治制度与上层建筑范畴,失业率、财富分配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作答本题首先排除选项,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另外

10、题干强调的是探究政权更迭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探究社会经济萧条、滑坡的原因,故排除,符合题意,答案为A。7(2011高考海南卷16)“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首家喻户晓的娘子军军歌歌颂了1931年在海南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等50多场战斗,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红色娘子军的光辉事迹反映出人民群众8(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1、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材料二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

12、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过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12分)9(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

14、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考点二:人生价值的实现1(2011高考广东卷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 B. C. D. 2(2011高考江苏卷2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

15、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有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A B C D3(2011高考江苏卷33)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题干意思是说明,是否选择信守诺言、是否为了奉献而甘愿寂寞,人们都有各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