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549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八课时导学案一、具体问题阐释1、豪放与柔婉(温婉)的语言风格各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豪放就是语词雄伟刚健,遒劲有力。柔婉就是婉约、优美,柔和、细腻。请看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而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2、应是绿肥红瘦!”则是柔婉感人。再如,07年浙江卷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人月圆 (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问题: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答案】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2、清新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清新,表现为语言新颖别致,生动形象,不落俗套。诗歌语言清新又有秀丽之意,就称之为新丽或清丽,即清新秀丽;语言清新又有雅致之意,就称之为清新雅

3、致,或称为清丽淡雅。比如白居易写江南山水,语言特点是清丽淡雅。再比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曰“眼”,“流”言“细”,“荷”是“小荷”,“叶”是“尖尖角”,这“尖尖角”上还立着个小小的蜻蜓,再加上诗题“小池”,通体小巧玲珑,天真妩媚。用语本已新颖不俗气,又用一“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的流淌;用一“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朗柔和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的风姿。拟人化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贴切、传神,充满生机,有人情味。诗歌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后

4、两句更是展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了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整首诗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之感。高考考查的“清新”风格的试题。2008重庆卷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车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2)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3、生动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生动往往表现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形象生动,即运用绘声、绘形、绘色的语言对所写对象进行描摹刻画,以使其有生气,有活力,能感动人。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4、雄健与高昂的语言风格又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雄健就是刚健有力,高昂表现为(声音)上升,(情绪)高涨。豪放派的诗作往往有这样的语言特点。请看1996年

6、全国高考卷第十一题: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答案是C项。其余三项的分析都是恰当的。其中D项考查这首元

7、曲的风格,即考查的是元曲的语言风格,不是诗人的风格。5、优美与壮美的语言风格各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优美是优雅而美丽,壮美是雄壮美丽。请看2011年湖北卷诗歌鉴赏第三题:问题: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解题思路:按要求,就要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刘诗如何优美,苏诗如何壮美。关键是说出“如何”优美和壮美,即答出优美和壮美的原因。参考答案: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6、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沉郁顿挫,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

8、忧愤,蕴藉,并且多有起伏,多有抑扬。豪放要是奔涌的江流(看得见其气势),沉郁就是海底的潜流(虽看不见但其力极强)。当诗人飘逸飞动狂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浓郁忧愤,动人心弦。那种伤时忧国的情思和深沉的感慨,正体现了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诗首联写出对洞庭湖的一往情深,但作者在民族万方多难和个人漂泊羁旅中登上岳阳楼,更多的感慨而不是如愿以偿的喜

9、悦。颔联,写洞庭湖,意境开阔,但一“浮”字让人感到登上岳阳楼后的杜甫的内心的不平静。颈联和尾联,直抒胸臆,感慨个人际遇的凄凉落寞和时局的动荡艰难。“戎马”句表现了杜甫心系国难的胸襟。这首诗描写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飘零孤苦但仍不忘艰难国事的情怀。情感深沉,浓郁,忧愤,有直接抒情,也有景中寓情。风格可谓沉郁顿挫。再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北固楼风光无限,但往何处望神州呢?神州之景又在哪里呢?这边是宋,那边是金!千古兴亡多少事,包括迭出不穷的

10、英雄,也包括眼前奔流不息的长江水,都悠然而逝。虽大浪淘尽英雄,但不能因之而去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所以,下阕借写孙权的英雄功业来表达慷慨之气。写孙权,一是他是英雄,二是当时局势与南宋朝廷相同,形成反衬,暗勉朝廷要抗金,也写出了满朝文武的苟安无能,写出了朝廷的庸碌无能,表现了不被重用的愁思。通篇怀古伤今,沉郁顿挫,表达了作者坚决抗金和恢复中原的愿望,以及自己又难以得到重用的感慨。7、以上我们把古诗的语言风格用双音节词来表述,这有什么好处吗?古诗的语言风格有的比较单一,但大多数却具有多种风格,因此,我们平时就有这样的一些具体的说法,如: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直率豪放、洗练精巧、绮丽秀美、清丽淡雅、

11、明白晓畅等等。我们把诗歌的语言风格解说为双音节的词语,好处就是遇到一首诗具有多种语言风格时便于随意组合,即组合成像上述的四音节词语一样,当然分别用双音节的词语作答也是可以的。例如:读韦庄的菩萨蛮,体会这首词的语言风格。菩萨蛮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全词纯用白描手法。词的起结四句直抒胸臆,中间四句写景、写人,且景中有情。江南水乡,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色像天空一样的春水,有雨眠的画船;更有着迷人的美妙女郎她如花似

12、月,皓腕凝雪,当垆劝酒。这是一幅幅山水画、人物画,优美、清新的语言表达出优美、清新的意境。因此,这首词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表述为:优美、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抒情性强。二、练一练【练一练41】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10分)(09北京卷)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

13、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答:_。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答:_。【练一练42】读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体会其清新娟秀的语言风格。【原创】答:_。【练一练43】读王士祯再过露筋寺:“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体会其语言风格。【原创】答:_。【练一练44】读刘颁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柳,更作荷心万点声。”体会其形象生动的风格特点。答:_。【练一练45】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08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