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1869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宜居城乡建设的研究、政策与实践第一节 国外宜居城乡建设一、“宜居”相关研究(一)理论渊源(二)宜居研究进展(三)国外宜居城市评价研究二、宜居城乡政策(一)宜居城市发展政策(二)宜居乡村建设政策三、国外宜居城乡建设实践(一)温哥华(Vancouver)宜居建设(二)新加坡(Singapore)宜居建设(三)墨尔本宜居建设(四)韩国新农村运动综合改造实现全方位“宜居”(五)原欧盟地区农村宜居环境建设第二节 国内宜居城乡建设一、宜居理论研究(一)宜居理论研究进展(三)宜居城市评价研究二、宜居城乡建设实践(一)实践发展历程:安居人居宜居(二)北京宜居城市建设(三)上海宜居城市建设(四)杭州宜居建

2、设第三节 总结第一节 国外宜居城乡建设一、“宜居”相关研究(一)理论渊源宜居城市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00146年),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有不少表述,而亚里士多德“建设城市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居民们在其中幸福地生活”的思想堪称经典。但是从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机器大工业时代开始,人们就发现,虽然促进了大规模城市化的工业革命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社会、环境问题,即“城市病”,如严重的环境污染、过高的人口密度、严重短缺的住房以及拥挤肮脏、瘟疫频发的居住环境等。人们越来越发现,城市并没有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因为连“居住”这样的基本生存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特别

3、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生存环境和人居生态系统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已经遭受着巨大的破坏,城市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关于宜居环境的探索逐渐成为社会学家、规划师、建筑师甚至思想家主流意识:从莫尔的“乌托邦”、欧文的“新协和村”(Working Community)和傅立叶的“共产村庄”开始,经过霍华德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和泰勒的“卫星城”(Satellite Town),到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Contemporary City)、赖特的“广亩城市”(Broad acre)最后到杨尼特斯基提出的“生态城市”(Ecocity),

4、都是人类对最适人居模式的努力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理论上,上世纪中期以来,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学科发展较快,城市区域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规划、社区研究等方向蓬勃发展;在方法论上,突出了参与式规划设计、参与式评估。近年来,国外关于宜居城乡建设与规划的理论研究十分活跃,比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新都市主义、新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in 21 Century)等规划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 “宜居”思想的理论渊源(二)宜居研究进展1、宜居概念及内涵的发展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总结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提出了居住环境

5、的基本理念,即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并以该理念为基础提出了“健康的居住生活环境”,也即“在安全中追求享受,在健康中追求舒适,营造高效率的生活”的环境。1960年代希腊著名规划师道萨迪亚斯(C. A. Doxiadis)提出的“人类聚居学”的学术思想,将整个人类聚居系统划分成从单个人体开始,到整个人类聚居系统以至“普世城”15个单元;后来又把15个聚居单元归并为从家具到“普世城”等10个层次。“人类聚居学”出现后,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和实践得到联合国的高度重视。1963年,全球成立了世界人居环境学会(World

6、Society of Ekistics);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首次人类住区大会,并正式接受“人类聚居”概念,在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LTNCHS)”,开始了广泛的关于人居环境研究的促进工作。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响应,纷纷出台了符合各国国情的21世纪议程,包括中国21世纪议程,多把人居环境建设列为重要内容。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第二次人类住区国际大会,对人居环境问题表现出更多关注,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3年城市绿化国际论坛提出“创建城市可居住环境”的概念,明

7、确的接近“宜居”概念;联合国人居署提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的家园”的口号。2、宜居研究的主要观点伴随宜居研究及评价的热潮,国外关于“宜居城市(livable city)”和“最佳居住地(best places to live)”的研究成果异常丰富。Lennard.H(1997)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原则:Casellati.A,Salzano. E, Hahlweg. D等(1997)分别发表了宜居的本质(The Nature of Livability)、宜居城市七目标(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家一般的城市(Th

8、e City as a Family)。主要学者的研究成果及观点如下表所示:国外学者关于“宜居”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代表人物主要观点Lennard(美)q 城市中的居民能自由交流; q 提供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q 城市不被恐惧所主导;q 体现功能多样性;q 居民互相尊重;q 优美、经过设计的物质环境;q 所有居民的智慧和知识能够得以施展。Casellati(美)q 有吸引力的、行人导向的公共领域;q 较低的交通速度、容量和拥挤度;q 较好的、买得起得和地段较好得住房;q 方便得学校、商店和服务;q 容易到达得公园和开敞空间;q 清洁的自然环境;q 有安全感并能接受不同的使用者;q 有意义的文化、

9、历史和生态特征;q 友好的、社区导向的社会环境。Salzano(美)q 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q 社会和社会个体在自身完善和发展方面的要求得以满足;q 宜居城市没有边界、贫民窟以及隔离区域;q 以其功能复杂性和人际交流丰富性为标记;q 宜居城市与其场址和环境有着良好的关系;q 宜居城市中,公共空间是社会生活的中心;q 规划师能够保障城市不至退化到拥挤和焦急的境地q 宜居城市是为了其居民的更好状况而建。Hahlweg(德)q 令人愉快的、安全的、可支付得起的、可以维持的人类社区;q 居民能够享有健康的生活,能够很方便到达所要去的任何地方;q 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

10、生活空间;q 宜居城市是富有吸引力的、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q 对上班族、孩子和老人而言,它都是很安全的;q 具有通达便捷的开敞绿地,保障休闲、聚会和交流的自由空间。Palej(德)q 所有人们感到亲切舒适、不可或缺的城市元素都保存完好;q 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给居民提供舒适便捷、充足的日常生活所需。Smith(美)q 可达、公平和参与,是宜居性概念的本质;q 在宜居城市中,街道和建筑、树木、一年里的四季、城市装饰物、城市里的人和事都形成了一种和谐而自然的联系。3、小结由于西方不同国家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的不同,学者、政府工作人员、城市居民对“宜居”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从对宜居城市概念、内涵以及

11、主要内容来看,仍可以表现出以下方面的共识:(1)“宜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当是城市以及农村社区永恒的追求;(2)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经济环境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均是宜居城市乃至宜居乡村的重要基础;(3)充足的公共休闲空间和公共绿地,保障城乡居民的休闲、聚会及交流所需;(4)便捷的交通,充足、可达、共享的服务设施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舒适的重要条件;(5)宜居城乡应当是安全的、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6)宜居城乡应当保障居民公平发展,并共享发展成果。(三)国外宜居城市评价研究除了学术界的研究之外,社会上关于“最佳居住地(Best Places to Live)”的调查、评价研究也逐渐开展。而目前针对

12、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和全美城市的关于Best Places to Live”调查评价研究分别以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IU)和美国财富杂志(MONEY)最为权威。1、EIU关于全球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排名工作是在其先前“居住困难度”的调查方法上展开的,在“困难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衡量因子,用以全面地诠释什么是城市宜居性。而随着城市涵盖内容的不断复杂化,其调查评价指标也在不断变化。2004年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指标共12个,分成三组:健康和安全(Health & Security)、文化与环境(Culture & Environment)、基础设施

13、(Infrastructure)。而2005年的EIU世界城市宜居性调查指标就增至五组:社会稳定程度、健康水平、文化与环境、教育质量、基础设施。然后通过对调查而来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得出一个全面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数。2、MONEY杂志关于全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Money Magzine的美国年度最佳居住地评选每年举行一次,评选基础来自于对城市居民的调查,定位指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对城市的主观评价。MONEY杂志通过对居民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以下观点:“最受美国人青睐的小城多是高等教育中心”、“交通方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是美国人挑选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城市,首先表现

14、在当地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上、“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吸引人们移居的一个重要因素”、“房地产价格是家庭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MONEY杂志全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财务状况年收入均值(USD)生活质量空气污染指数零售税率人身犯罪指数州收入税率(高)财产犯罪指数州收入税率(低)文化娱乐设施电影院汽车保险补贴(USD)酒吧、餐厅住房房屋均价(USD)高尔夫球场房屋价值增幅图书馆、博物馆教育水平学院和大学数量气候状况年均降水量职业技术学院数量年最高气温学生/教师商数年最低气温3、联合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评选联合国发起,包括在联合国“最佳城市建设和政府管理

15、”项目之内的联合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又称“迪拜奖”),也是主要针对城市的宜居性进行的。这个项目包含了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机构网络,该网络致力于发掘和推广全球各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方案,简称为BLP,其所关心的有创意的人居环境改进方案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居民住宅建设;城市发展与治理;环境综合治理;经济发展方案;社会融合;打击犯罪;扶贫与社会救助;妇女和青少年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每两年,全球最出色的10个方案将被授予“迪拜国际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该奖项于 1995年创立,最佳范例将被作为案例和指导方案加以研究,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将推广至全球其他国家、地区和城市。二、宜居城乡政策(一)宜居城市发展政策1、伦敦宜居建设的主要政策n 将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纳入现有建成区范围之内,同时不能侵占市区现有的公共开敞空间;n 促进机会共享,解决歧视和不公平问题;n 改善伦敦的交通条件;n 围绕伦敦设立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健康的、可持续的、安全的、高质量的城市环境;n 社区环境建设需充分考虑能源有效利用、噪音、空气质量、安全、健康、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