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008197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中考物理基础100题考前训练声音的发生、传播和乐音(响度、音调、音色)1固定在同一根轴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用皮带轮带动它们一起转动如图所示,现将一把尺,分别接触A、B两个齿轮,这样的操作,可以用来研究乐音特征中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以上都可以。2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段记载的科学道理是( )A、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B、大地不能传播声音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3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 B、

2、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4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5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的不同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6“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翟志刚和景海鹏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如果到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

3、设备对话更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7. 为了节约用电,楼道内的照明灯一般都安有一个声控开关,它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了声音的( )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速度。原子结构及模型8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A中子 B原子核 C质子 D电子9下图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10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图中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A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乙是电子云模型B甲是行星模型,乙是电子云模型C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乙是行星模型D甲是电子云模型,乙是行星模型11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

4、高速旋转的是( )A 核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12第一个在实验中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卢瑟福C牛顿D奥斯特13对于原子核组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原子、核子(B)质子、中子(C)质子、电子(D)中子、电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动能、势能、机械能14如图(a)、(b)所示,漫画中老人和小朋友的感觉不同,但从物理学角度看,两幅图片都说明_可以改变内能。图(b)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势能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15物体内能的改变可通过和两种方式。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过一会儿,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改变饮料内能的;一副金属镜架

5、,有些变形,经过多次弯折,镜架会发热,甚至会被折断,这是通过方式改变镜架内能的。16一杯开水,放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水的质量将_,水的内能将_(均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这是通过_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17“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去年成功发射,在返回地面时,返回舱温度升高,其舱的内能_(选填“不变”,“减少”或“增加”),这是通过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返回舱的_(选填“动能”、“重力势能”)减小。18快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轮子会在马路上留下黑黑的痕迹,同时还会冒烟,这时轮子的内能_(选填“增大”、“不变”、“变小”),这是通过_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19下面各实例中,不属于用做

6、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锉刀挫铁块,铁块变热 B酒精涂在手背上,会觉得凉快 C钻木取火 D两手相互搓搓,会觉得暖和20汽车从山坡顶端匀速行驶到山脚,在此过程中,汽车的(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滑轮(动滑轮和定滑轮);机械功、功率21如图所示,B装置是_滑轮(选填“定”或“动”)。若物体A所受重力为100牛,当分别用力匀速提起物体A时,拉力F1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物体A被提高了2米,则力F2做功_焦。22在图中的装置中,使用的是_滑轮(选填“定”或“动”)。若物体A所受重力为50牛,不考虑滑轮的重力和摩

7、擦,将物体A在5秒内匀速提高了3米,拉力F所做的功为_焦,拉力的功率为_焦。23某建筑工地上,起重机用12秒把重6000牛的水泥板匀速提升8米,然后匀速水平地移动5米,则起重机提升重物时钢绳拉力做功 焦,功率为 瓦,水泥板被水平移动时钢绳的拉力做功 焦。24小丽用40牛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牛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米;所用时间 2秒;小宇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了 0.4米高的台阶,所用时间1.5秒。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W1、W2和做功的功率P1、P2之间大小的关系是AW1W2 P1P2 B W1W2 P1P2CW1W2 P1P2 D W1W2 P1P2机械运动、s-t图像综合应用252005年底,

8、洋山深水港建成通车。通往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全长32.5千米,一辆轿车匀速通过大桥需要半小时,该轿车的速度为_千米/小时。轿车上的人看到大桥栏杆在运动,他是选取_为参照物。26金茂大厦主楼高88层,人乘坐电梯匀速直达主楼顶层需要45秒的时间,若电梯的运行速度为9米/秒,则主楼高约为_米,在上升过程中,电梯中的人的动能_、重力势能_(均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若以_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27如图(a)、(b)所示为甲、乙两辆电动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米/秒,甲车的速度_乙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车同时同方向出发,以甲车为参照物,

9、乙车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第27题图 第28题图2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经过10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 甲在乙前面1.2米处。 B 甲在乙前面4.0米处。C 乙在甲前面1.2米处。 D 乙在甲前面4.0米处。29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30如图(a)和(b)是甲、乙两辆小车运动时的s-t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

10、,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 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2倍。 B甲所需的时间是乙所需时间的一半。C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 D 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W=QU, I=Q/t ,R=U/I 的综合应用31小灯泡上标有“3V 0.2A”字样。小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_伏,10秒内通过小灯的电量为_库,电流做功为_焦。32某导体的电阻为20欧,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6库,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安,10秒内电流通过导体做功_焦。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_欧。33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4库,电流做的功为20焦,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伏。当通过该

11、导体的电流为0.6安时,导体的电阻为_欧。3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24安,它的电阻为_欧;当它两端的电压为10伏时,1分钟内通过它的横截面的电量为_库。光的色散35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电视机画面五彩缤纷C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 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36白光通过一块三棱镜后会形成一条五颜六色的色带,这现象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透射D光的色散37在下列各组不同色光中,三原色光为()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D 黄、绿、蓝。连通器、大气压38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与连通器有关的是( )

12、A抽水机 B注射器 C水压机 D液位计39下面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钢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软饮料C用茶杯喝水 D医院里“打吊针”(静脉输液)40在下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A B C D热机(四个冲程的认识)41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42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四冲程内燃机的( )A排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吸气冲程 D做功冲程4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力的概念、惯性44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45下列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