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35969934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第1课时 因数、倍数教学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14页例题及相关练习。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目标: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的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

2、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重难点: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2、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一张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2、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孩子们:看过或听过“韩信点兵”的故事吗?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师讲述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带兵1500名与楚军交战。苦战一场,楚军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也

3、整兵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已十分疲惫,顿时队伍大哗。韩信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军不足五百,我众敌寡,定能败敌。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认为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师:韩信厉害不?“韩信点兵”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点名”-数数,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呢!想探究吗?(想)这节课我们将随着韩信点兵的故事进入第一单

4、元的学习-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 揭示自然数的概念。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在以前的学习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因数或倍数这两个词儿吗?(生答)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因数与在乘法算式中见过的因数可有区别了,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乘号前后两个数在算式中的名称,而今天要认识的因数是指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什么样的数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呢?看!这里有一群数,(板书:0和1、2、3、4、5)平时咱们都叫它们什么数来着?(整数)。在数学王国里它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自然数(板书),本单元我们将在非零自然数中研究数

5、与数之间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首先,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因数与倍数吧!2.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1)同桌说一说:可以排成几排,每排几人?怎样列式?.(2)抽生汇报。(师板书算式)(3)选择一组算式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板书)(4)请学生选择你喜欢的一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5)谁也能列举一道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6)选择两个你最喜欢的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数说关系并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学生能否只选一个数说关系和为什么不选0.2和45? 本

6、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注意强调倍数和因数都不能单独存在。)3.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找36的所有因数。师:咱们认识了因数与倍数,接下来一起去探寻一下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吧!看,老师在板书你们说的这些算式时,是不是讲究了一定的方法,你能说说算式排列的特点吗?(很有序)那根据这些算式(指着黑板),你能很快说出36的所有因数吗?(学生说,老师板书)共同总结:怎样找出36所有因数呢?一对一对地找是好法,要使得不遗漏不重复,可以用乘法看哪两个整数相乘得这个数,或用整除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尝试除以1、2、3、4

7、看是否得到整数商,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地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或一对一对地写。(2)学生尝试找出18的所有因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师:已经有一些找因数的经验了,你能独立找出18的所有因数吗?试一试!(3)抽生汇报。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观察并总结因数特点。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师:通过找出36和18的所有因数,你对于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发现?揭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

8、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5)找一个数的倍数。师:孩子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先来解决这样一道题吧!(口答完成第3页试一试。)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师:请同学们观察两个例子(指着板书),看看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揭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三、巩固练习。我们已完成了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孩子们学得如何,老师想让你们大显身手,表现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1、想一想,说一说。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

9、,请联系删*除。请同学们用2、4、5、7、8、9、11、20、22、54、88中的一些数,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句话。2、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8是倍数,2是因数。 ( )(倍数和因数都不能单独存在)(2)32是5的倍数。 ( )(32不能被5整数,所以32不是5的倍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42能被7整除,42是7的倍数。( )(对)(4)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对)3、游戏。看谁反应快 游戏准备:学生按学号编成连续的自然数。(课前)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

10、系删除。游戏规则:凡是学号符合以下要求的,请站起来,看谁反应快? 谁的学号是30的因数?谁的学号是6的倍数?谁的学号是2的倍数?(借此激发学生后继学习兴趣的目的探寻2、3、5的倍数特征。)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谁的学号只有两个因数?(激发课外思考兴趣以及后继学习兴趣)四、全课总结。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倍数与因数”,说说你的收获?五、回归课本。找到所学内容并勾画重要内容。六、课外作业布置:思考游戏中提出的问题。七、板书设计: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

11、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第2课时 2、5的倍数特征【教学目标】 1、认识奇数和偶数,知道2,5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和圈数、涂色、走迷宫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探索2,5的倍数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2,5的倍数的特征与它们的个位有关。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准备】 学生

12、搜集生活中的自然数:全校学生人数、班级人数、邮政编码、工资等。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与数有关,例如全校学生人数是1876人,全年级有265人,本地区的邮政编码是400700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课前所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自然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1,40,22,18,25,265,1395,1876,310016,400700,7220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3、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师:如果现在我们把黑板上的人数、邮政编码、工资都看成一个数,你们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认识奇数和偶数(教学例1)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师:要研究2的倍数特征,就先找一些2的倍数来观察。请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2,4,6,8,10)2的倍数说不完,说明2的倍数有无数个。 教师:观察2,4,6,8,10它们是2的倍数,也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

14、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偶数)偶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双数。偶数是几的倍数?偶数能被几整除?0是不是偶数呢?你是怎么想的呢?(0能被2整除,0是偶数。) 教师:偶数有一个好朋友,知道是什么数吗?(奇数)怎样的数是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单数。) 试一试: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 16 21 34 58 70 87 92 99 教师: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关键是看什么?(看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否则就是奇数。)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资#料根据网络资源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师:“试一试”中的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个位上是1,3,5,7,9不行吗?请任意写一个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