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50213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_(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页 |中央精神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最新报道 |视频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地方报道 当前的位置: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正文 消费品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0日 文章来源 : 一、“十一五”期间消费品工业总体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态势 消费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促进城镇化建设、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尽管消费品工业经历了大部制改革,经受了全球金融危

2、机、国内突发自然灾害等所带来的严重冲击,但总体上呈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态势,仍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民生产业之一。(一)“十一五”期间,消费品工业总体上保持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与整个工业保持同步(11%);消费品工业内销产值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为24年来最高水平,消费品内销比重达84%,成为推动消费品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4%,高于整个工业(26.2%)2.2个百分点;海关出口约为4500亿美元,同比下降9.4%,但降幅比整个工业(-16.2%)低6.8个百

3、分点;1-11月实现利润7674.9亿元,同比增长20.9%,高于全部工业(7。8%)13.1个百分点。2010年1-8月,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比2009年加快4.3个百分点,占整个工业的28.3%;消费品工业出口交货值1.9万亿元,增长22.2%;消费品工业新产品产值8632亿元,同比增长33.0%。(二)“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轻工业总产值10.76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9.7%,比“十五”末期增长125.11%。销售与生产同步增长,工业销售产值10.47万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24.30%。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轻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

4、009年轻工全行业出口2778.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23.1%,比“十五”末期增长43.09%。2009年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8万个,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8.9%。就业人数2096万人,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25.1%,比“十五”末期增长21.8%。加上规模以下企业,全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3500万人。同时,轻工业多数行业涉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2亿多农民直接受益,对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轻工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销售、配套完整体系,产业集群和轻工特色区域发展到200多个,是“十五

5、”期间的2倍。(三)“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4万户,比2005年的3.65万户增加50%;完成工业总产值39641万元,比2005年增长92%,年均增长17.7%;完成工业增加值11044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20.5%;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从2005年的99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166万人,年均增长4%,全社会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2009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102亿元,比2005年增长87%,年均增长17%;全国纱产量2405万吨,比2005年增长66%,年均增长13.5%;化学纤维产

6、量2750万吨,比2005年增长65%,年均增长13.4%;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麻纺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的地位;行业纤维加工量达到3780万吨,比2005年的2570万吨增长47%,年均增长10%,占全球纤维产量的比重超过50%。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02亿元,比2005年增长91%,年均增长17.6%;利润总额1558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21.7%;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71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5.8 %。(四)“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

7、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9678亿元,比2005年增长143%,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对全国工业行业贡献率达到12%;销售收入达到4.73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35%,年均增长23%;利税总额7336亿元,比2005年增长144%,年均增长21%。主要食品产量大幅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五)“十一五”期间,医药工业高速发展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完成10382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23.8%,增速较“十五”期间提高5个百分点。2009年医药工业利润总额超过1000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29.7%,增速较“十五”期间提高9.9个百分点。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8、,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达到3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十一五”期间,医药保健品出口额年均增长24%,继续保持“十五”以来的较快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消费品工业的稳定健康较快发展,实现了中央保增长的目标,促进了就业的不断增加,发挥了传统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二、“十一五”期间消费品工业成绩斐然,经验可圈可点(一)正确得力的政策和措施是促进产业振兴的保证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在消费品工业最先显现。轻纺行业发展增速大幅下滑,出口受阻,亏损增加,行业受到重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在中央和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开展处置应对经济危机,促进产

9、业振兴的一系列工作。一是促成“国六条”出台。2008年11月的“国六条”出台,为轻纺调整振兴规划乃至九大产业振兴规划开了个好头。二是组织实施轻纺调整振兴规划。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中央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和部党组的总体要求,消费品工业司作为轻纺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编制组副组长单位,全程参加轻纺两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编制修订工作,牵头和参与制定轻工、纺织两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18项(其中牵头制定的10项)。此外,根据落实振兴规划的需要,消费品工业司还在国务院分工表外主动牵头开展了9项工作。三是积极落实“保增长”政策措施。在部党组的总体部署下,消费品工业司配合有关部门5次提高轻纺

10、产品出口退税率;完成了调整105类轻工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目录工作;开展或推动厂丝、原料奶、纸及纸浆、果汁、棉花、马铃薯等农产品收储、放储工作,以及食糖暂缓国储、发放棉花部分进口配额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并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家电“以旧换新”、进口贸易暂定税率等政策。配合修订发布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提出的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和奶粉临时储备贴息政策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会同财政部、农业部、纺织工业协会促成亚麻原料进口关税下调3个百分点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的落实,对于消费品工业“保增长”战略任务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努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制定了一批推动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意见。研究出台了家

11、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制革行业结构调整、纺织产业转移、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等指导意见;发布了印染、粘胶、农用薄膜等行业准入条件;配合修订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下达了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产品淘汰落后指标,并积极督促地方确保完成化纤、印染、皮革等行业淘汰落后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研究纺织新材料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了农副产品深加工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年度性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二)高度重视、沉着应对,有效组织,积极协调,是有力处置突发事件的保证“十一五”期间,面对突发的“三鹿奶粉事件”、“甲型流感”、汶川、玉树地震等大事要事难事,消费品

12、工业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按照部党组的安排,迎难而上,打了几场硬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高度重视食品医药领域的安全问题,把开展食品医药专项整治工作作好作实。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在“三鹿奶粉事件”事件发生后,消费品工业司积极应对,开展事故调查、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组织整改行动、跟踪行业情况、开展对外宣传、落实患儿赔偿等大量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乳制品行业整顿规范工作,向国务院上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乳制品行业整顿规范工作总结的报告,在成功处置“三鹿奶粉事件”事件的同时,规范了乳制品行业,同时使事件对全行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最小。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配

13、合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4个多月的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2010年根据国务院食安委要求,参与了问题奶粉彻查、销毁、督查、网络舆情监测等工作。会同质检总局等5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依法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的指导意见。参与国家药监局等六部门组织开展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监测和打击利用互联网发布药品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行为。参与制定了关于全面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行动方案、六部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分解表。二是积极开展医药储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十一五”期间,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消费品工业司完成了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开展了承储单位中央储备药品轮储监管工作

14、。2009年4月30 日,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医药储备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增储防控疫情所需医药用品的品种和数量,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督促医药储备单位做好调运各项准备工作。消费品工业司全力推进防控甲型H1N1流感医药物资保障工作,提前18天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收储1300万人份抗病毒药物的任务。到2010年2月底,累计生产甲型H1N1疫苗1.55亿剂;开展了甲流感疫苗的对外捐赠和对外出口工作。2010年以来先后10多次向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紧急调拨中央医药储备药品,完成了玉树抗震救灾和援助海地抗震救灾医药物资调运工作。积极开展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各项履约协调工作。

15、(三)夯实基础,战略布局、深谋远虑,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保证“十一五”期间,消费品工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全行业积极探索,抓住机遇,把握方向,努力拓展产业未来发展空间。一是不断夯实基础,建立消费品工业行业管理工作体系。通过建立消费品工业行业管理工作体系,形成了行业协会中介、专家参谋、部属事业单位支撑、地方主管部门落实的工作体系和横向到国务院相关部门、纵向到企业甚至企业家的消费品工业行业管理工作体系。通过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工作,进一步健全了消费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制度与工作体系。二是推进品牌战略实施和诚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在消费品行业组织研究制定了大力推进服装家纺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了部门、协会联动的工作会商机制,积极推进品牌培育、评价、跟踪等工作;研究制定并发布了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制定了关于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12个相关文件文本。组织编写了乳制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指南和肉类食品生产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指南两本培训教材。与国家认监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促进黑龙江省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09年12月30日,我部联合10部委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发布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