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46408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韩增禄:《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简体字)_(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二次会议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论文2002年12月17日至21日,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崇尚和谐与社会发展韩增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44) “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英A.J.汤因比)【提 要】当代世界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趋势,诸如: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高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劣质化的趋势、文化上磨合沟通的趋势、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趋势等等。其中,形成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观念之间的磨合沟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不同的文

2、化形态之间有所差異,也各有长处。有差異,就有矛盾。因此,在世界上不同文化磨合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局部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摩擦和冲突。然而,从世界发展的大方向来看,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过是支流而已,文化发展的主流应当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求同存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自觉地了解和弘扬崇尚和谐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关键词】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社会发展,世界和平。一. 崇尚和谐的中国文化以推天道而明人事为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法地则天。而天地自然的最大特点,就是和谐。所谓“天地之气,莫大于和。”(淮南子汜论训

3、)因此,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1.保合太和儒家和道家共同尊为经典的周易(汉代称作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典。其核心内容,即是阴阳之和、阴阳变易。周易乾彖传曰:“保合大和”。南宋哲学家朱熹注曰:“大音泰,后同。大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今通称“大和”为“太和”。王弼、孔颖达皆以太和为高度的和谐。张载以阴阳二气处于最高的和谐状态为太和,并称“太和”为“道”。朱熹发挥张载的太和说,以太和为“阴阳会合冲和之气”。王夫之全面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论学说,以阴阳二气合一之实体为太和,所谓“太和,和之至也。”(2第1页)张载、王夫之宣扬太和,所强调的是:世界

4、万物虽然各有差異、相反相争,然而,相反相成、相灭相生。总体而言,相资相济、相互补偿是主要的,对立面之间的和谐是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归宿。正如王夫之在周易外传说卦中所说:“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为性。”(参见4第185-186页)。金景芳、吕绍刚释曰:“保为常存,合为常和。保合太和,使太和之气常运不息,永远融洽无偏;万物得此气以生以成。”(3第14页)纯阳不生,纯阴不长,阴阳合而万物生。以天地自然为模本的周易六十四卦,就是以象征纯阳、纯阴的乾、坤二卦为开端的。其餘六十二卦,皆为阴阳交合的产物。此外,在卦爻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内卦与外卦中两相对应的爻画,分别为一阴一阳者,称之为“相应”。“相应”,即

5、是阴阳之和。“和,相应也。”(汉许慎撰:说文解字)这种崇尚和谐的思想,是易学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灵魂。2.知和曰常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之道禀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产生第三种中和之气,由中和之气而产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中和之气。中国文化将和谐视为世界上常住而有效的自然规律,并以能够认知这一规律为明智,即所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五十五章)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合”与“和”通。“夫合者,和也。乃阴阳相合,其气相合。”(三命会通论支元六合篇

6、)“天人合一”实为“天人和一”,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当效法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否则,不了解自然规律,而又强作妄为,就会招致凶险的后果。所谓“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为人间的明君而存在,也不为人间的昏君而消亡。人在自然规律面前,顺之者吉,逆之者凶。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杰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3.和实生物中国文化还将对立双方的和谐相处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国语郑语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

7、棄矣。”庄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吕氏春秋有始曰:“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荀子礼论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大戴礼记哀公问曰:“天地不合,则万物不生”。淮南子泰族训曰:“阴阳和,而万物生矣。”周易系辞传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泰彖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王充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妻合气子自生矣。”(1第277页)4.以和为美在中国文化史上,还形成了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并认为:天地自然之美在于和谐,天地之间的美没有比和谐再大的了。所谓“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自然界是如此,人类生活

8、、人类社会也不例外。汉语中的“和”字,有多重含义。就其哲学内涵而言,除了有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阴阳之和”的意思之外,还有“合适”、“恰当”、“适中”、“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之意。儒家所崇尚的“中道”和“中庸之道”,其义相通。此处的“中”字,有善守“天极”(所谓“度”)而保持无过无不及之最佳状态之意。周易贵中、贵正、贵时、贵和、贵谦、贵信。其中,贵和是根本。在“三才之道”、“六位成章”的易卦爻位中,有“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周易系辞传下)之说。 “二”、“五”爻位适值下卦、上卦之中。“适中”为“和”,以“和”为“好”,以“和”为“善”,以“和”为“美”。在这个意义上,通常

9、所说的“见好就收”,并不是要人做了一件好事之后就不要再做好事的意思,而是要人凡事都要力求“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并遵守“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有时的原则,从而达到并维持一种“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否则,就会“泰极而否”、“乐极生悲”、“物极而反”,以至于“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所谓“知止可以不殆。”(老子三十二章)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险。“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礼的作用,以凡事做到恰到好处最为可贵。古代那些圣明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其美妙之处就在于此;他们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当。若有做不到的地方,那是由

10、于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去加以节制,这样也是不可行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谓“不逾矩”,即是“止其所止”、“止于至善”。乾、坤两卦中“用九”、“用六”的哲学内涵,就是要人善于把握分寸而不走极端、凡事不要过度。所谓“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与太通,引者注)。”(老子二十九章)如此行事,就会生活得有板有眼、从容不迫。此所谓“从容有常”(礼记缁衣、“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尚书周书君陈)。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秋水)鱼儿出游从容,谓之鱼乐之美。人的行为能够达到“从容有常”、“从容

11、以和”的境界,谓人乐之美。二. 崇尚和谐的社会意义“崇尚和谐”的思想观念,包括天地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人际之和等等。这种观念,对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1.天人之和的环保意识中国文化把循环往复视为根本的和谐。所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复命”者,循环往复也。这里是指天地万物的循环往复运动。所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大”即是“道”。“反”与“返”通。这里指的是作为天地万物之本原的“道”的循环往复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可以理解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

12、既然如此,按照师法自然的思想观念,人也应当“反本复初”、“返朴归真”,即回归到无人力强加妄为的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这里是以“自然”、“无为”为“真”,以违反自然的“人为”为“伪”。在汉字中,“人”与“为”合在一起就是“伪”。要“返朴归真”,就要求逐步地去掉那些违反自然、违反规律的人为因素。即所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求道的过程,就是使自己违反自然的思想和行为一天比一天减少的过程,减少而又减少,一直到顺应自然的境界。这样,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了。然而,今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大都是由于不当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罗马俱乐部的主席

13、奥尔利欧佩奇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向人们惊呼:“失去了平衡就意味着大难临头”,“无知、狂妄、浅薄、愚蠢,都将招致大难临头。”(6第20页、第9页)这里所说的“无知”,首先就是对自然界和谐发展规律的无知。2.崇尚和谐的修身之道中国文化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强调“三纲”、“八目”。“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条基本原则。“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步骤。(礼记大学)“八目”之中,“修身”是根本。前三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修身之道,讲究的就是一个“和”字。即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14、(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修身中的养生之道,讲究的是“身心之和”以及和于天地之气的“天人之和”。所谓“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人的七情六欲,讲究的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3.追求和谐的齐家之道中国文化,格外重视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重要性。齐家之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道,讲究的是“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小雅常棣)。把夫妻之和比喻为声乐之和,是非常恰当的。声乐之道,即是合和之道。所谓“音声相和”(老子二章)、“乐以道和”(庄子天下)、“乐以发和”(史记滑稽列传)、“乐以和其声”(史记乐书)、“声出于和,和出于适”(

15、吕氏春秋大乐)、“和六率以聪耳”(国语郑语)“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记乐记)等等。在中国,从民间到皇家,都很重视家庭生活中的夫妻之和。否则,就会内患丛生、祸起萧墙。这种意识在皇家建筑中,就有非常形象的体现。在北京故宫的内廷中,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是乾清宫和坤宁宫,面北而视,下乾上坤,小往大来,是泰卦的格局。泰卦乃天地相交、阴阳之和、阴阳二气通畅之意,象征着皇家的夫妻之和。夫妻关系的自然内涵是男女关系。男女之道,讲究的是“以和为贵”(玉房要指)、“神和意感”(千金要方养性)。中国古代发展起来的房中养生术,历来主张:夫妻之间,应效法天地阴阳之和,而进行和谐的性生活;两性相交,要情投意合、神和意感、以和为贵。并认为:和谐的性生活可以养性延年,不和谐的性生活则能够伤神夭寿。甚至主张“取鳏寡而合和之”(管子入国)。4.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生财之道,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商业或企业的经营,在法律上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然而,在指导思想上则以追求买卖双方相应之和为最高境界。子夏传曰:“利,和也。”周易乾文言传曰:“利者,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