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945435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_(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网(http:/)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为了全面实现我校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切实推进“十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真正提升新疆大学的学科水平,最终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根据新疆大学“十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五”发展规划。一、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立足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及我院实际,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未来,紧紧抓住“211”工程建设,

2、大力促进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上,突出“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发展特色、提高水平”的思路,按照“改老、扶新、扬优”的方针,加强规划,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注重发展内涵,提高总体实力。通过学科调整与重组,有重点地发展应用性较强的新兴学科,形成以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为主要内容,理、工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成教育教学质量过得硬、科研水平较高、办学效益较强、管理体系健全、在西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学院。 对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协调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包括学科学术带头人责任制在内的有关规章制度,确立学科整合、运作和保障的新机制。在全院范围增强开放型的学科

3、意识,设立院级学科建设基金,从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切实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加强学科研究和规划,注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努力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以学科、专业、课程的结构性调整为主线,认真做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内容在内的调整工作。二、以教育教学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思想,高度重视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学科、专业、课程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为基础,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区域经

4、济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理、工科人才。“十五”期间,要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普通本科生招生规模的稳步增长,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到2005年,将在校生控制在:普通本科生10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120人,博士研究生15人,继续教育和培训等各类在读学生总数不少于100人。到2020年,将在校生控制在:普通本科生1200人左右,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人,博士后10人。2.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探索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 学院成立专家组进行重点项目研究,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路子。2003年起设想将我院现有四个专业划分为理、工科两大类,按大类招收本科生,

5、即生物类和食品及生物工程类,学生进校后暂不分专业,两年后按市场需求等分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并在生物类学生中进行本硕连读的试点。并抓好教学管理,狠抓考风考纪,使教学质量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探索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专业方向的多样化,稳定成人教育的招生和培养质量。3.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人才培养质量与我院学生就业率呈正相关,保证培养学生的质量,是我院保证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的必要条件。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新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弹性学分制,建构新型教育模式。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6、增强学生学的自主性和教师教的积极性。改革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建构起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努力探索市场需求规律,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我院本科毕业生学位获取率在70%以上,努力使我院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含考研)超过40以上。4.推进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改革形式充实内容,推陈出新,增加创新性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增强毕业论文与科

7、研课题相结合、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力度,加强学生在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小论文小发明中的创新力度,增加的创新性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十五”期间,力争超过5%。2020年全面实行无固定教学计划的全面选课制,创新性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超过15%。建立奖励制度,采取激励机制,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鼓励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鼓励学位论文出精品。“十五”期间,力争我院研究生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达到人均1篇以上,争取使我院平均每年有3-5篇学位论文入选新疆大学优秀学位论文。2020年达到以上指标翻一番。5.突破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质量这一难点提高民族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少数

8、民族学生教学方面,我院将加大研究力度,开展专题研究,采取包括立课题、记成果、加工作量等措施调动各位教师参加积极性,重视民族教师的培养,采取外出进修深造、外汉语学习和攻读学位等方面优先派送,在院内年青教师的培养方面采取“老带新”,“一帮一”等方法,提高民族教学师资力量,教学方面,全部采用汉语授课,在安排授课教师、选派班主任等方面,优先向民族班倾斜,选派优秀教师,同时加强辅导课。采取措施使民汉学生形成学习的“一帮一对子”,加强语言交流,加强团结,互相带动。结合我院和专业特点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在民族学生考研方面,外语教学为最大的制约瓶颈,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拟采用外语教学两

9、年后分流教学的办法,使愿意考研的同学能有正规的学习渠道。力争在“十五”期间民族学生考研率有较大提高,2020年,民族学生的教学水平将达到或相近于汉族学生的教学水平,考研率有大幅度的提升。6.大力推进重点课程的建设大力推进重点课程的建设,以重点课程建设为中心,向前后纵深辐射,抓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搞好课程之间的整合,进而推动培养计划的优化。“十五”期间在我院已建设的2门重点课程和目前正在建设的3门重点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力争再有2-3门课程列入精品课程行列。到2020年,我院各基干课及重要专业课都经过重点建设的锤炼。三、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技竞争实力1.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坚持面向经济建

10、设主战场,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向,在保持和加强目前我院研究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应用性研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重点学科和“211”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改善科研条件,积极争取承担各类重大项目,促进院企合作多渠道争取经费投入。完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发扬协作精神,努力造就团结协作、能打硬仗的科研创新群体,促进科研水平、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十五”末,科研经费争取年均超过100万,争取在核心刊物上年均发表论文30-50篇/年,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年;争取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1-2项;使我院科研总体水平在全校保持前列水平。争取获得

11、1-2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20年实现年度经费过千万元;争取在核心刊物上年均发表论文50-100篇/年,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5-10篇/年;争取每年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项1-2项以上。 2.以点带面,加强学位点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 到2010年争取把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现新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得植物学1个博士点;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工程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动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 1个区级名牌专业和2个校级名牌专业; 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建好生物资

12、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和食品发酵2个重点实验室,争取5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到2020年力争建成: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2个国家级名牌专业、2个区级名牌专业和35个校级名牌专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食品发酵实验室等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动植物标本馆、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细胞与基因工程实验室分列自治区级和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力争建成1-2个具有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或研究所,并有较大发展。 3.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强化内部激励机制,紧密围绕

13、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依托我院承担的“863”等国家级重大项目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等,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发展成为知名的专业学院。在巩固已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和扩大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实质性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的作用,每年聘请2-3名境外和区外专家教授来我院从事讲学及合作研究。积极在国内举办各类国际会议,争取到2010年我院主办的2-3个国际会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以全面提高教师、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

14、养和引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业务骨干为重点,以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为主要依据强调择优培养,加强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逐渐形成有利于教师和干部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新机制,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十五”期间,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调整和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研究生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左右,其中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左右;2020年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研究生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5%左右,其中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20%左右;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使业务骨干年龄日趋年轻化;

15、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注意解决近亲繁殖问题;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使正高级、副高级、中级之间的岗位比例保持在1:2:2;优化教学科研人员与非教学科研人员的结构,使教学科研人员达到教职工总数的90%,生师比基本保持在14:1左右;使标志我院队伍建设实力和水平的主要指标位居全校前列。硕士生导师达到30人左右,创造条件使更多的教师成为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使更多的教师进入学校的关键岗位和重点岗位,加强对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培养,积极配合国家、教育部设立的各种基金和培养计划,积极配合学校对于中青年教师的各种培训计划的实施,选送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

16、每年选派3-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或高水平实验室进修学习。五、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1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坚持和完善院长负责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明确管理层次,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民主管理,坚持院务公开,不断推进规章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专家学者参与学院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整教学科研组织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学院的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2积极推进全员聘用制,建立富有活力的用人制度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改革固定用人制度。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实施全员聘用制,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员单位所有制,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学院和教职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立受法律保护的人事关系。加强聘后管理,充分发挥年度考核在人事管理中的调控功能,考核合格者续聘,不合格者低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