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5939558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6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过关训练16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公瑾(jn)萧瑟(s)纶巾(ln) 淘尽(to)B凄切(q) 刹那(ch)芒鞋(wng) 病菌(jn)C暮霭(i) 连累(li)支撑(chng) 料峭(qio)D骤雨(zhu) 崇拜(chng)迫切(p) 模糊(m)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慰藉销毁羽扇伦巾瞠目结舌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吟啸竣工哄堂大笑怀瑾握玉D狼狈蓑衣关怀倍至迫不及待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暮去朝来颜色故A和相同,和

2、不同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4与“故垒西边”句中的“故”意义相同的是()A故作不良计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已而遂晴,故作此D故国神游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英俊奋发)C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D一尊(同“樽”,酒具)还酹江月6下面对于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

3、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描写古战场险要形势的名句是: , ,。(2)词中描写周瑜英雄气概的句子是:,。,。课内精读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完成89题。8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

4、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9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课外迁移阅读下面

5、这首词,然后回答1011题。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

6、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C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D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11“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答:阅读下面的散文和诗歌,回答1213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7、?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邱葵偶趁秋风一到城,市尘湫隘招提清。回头正好看潮满,举眼那知得月明。殿外幡幢垂夜影,栏边榕树动秋声。因过方丈观心印,曾见泥牛入海行。【注】邱葵,字吉甫,号钓矶。宋同安人。他绝意进取,杜门力学,耕钓自给,不求人知,间当步履于温陵。泥牛入海:此处指前世今生一生一灭,一灭一生,生灭相斗,皆属虚妄,泥牛而已,不怕他不斗入性海。一入性海,则牛归乌有,泥散为空,消息全无,寂灭而已。12这篇散文和这首诗歌都是记录了游览承天寺的过程,请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比较项记承天寺夜游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13.这篇散文与诗歌不仅都借写树影写月光带给人的

8、横斜疏淡的感觉,而且在结尾的抒情上更显示出异曲同工之妙,试就二者所抒发的情感加以分析。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国画是以墨色的变化、线条组织和色彩搭配进行绘制的,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的一大。历朝历代画家对于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到了的地步,但描绘出的作品显得单一苍素。但是,若盖上红印效果就非同一般了。有了红印的衬托,就会更加突出主体,墨色的浑厚感和层次感也更趋丰富。最初,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画面点睛的作用。自元代以后,印章在国画中的作用和地位显著提高。由于画家不断地探索,墨色和印章的红色的结合是的,使之成为国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很高的审

9、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画面的内容和题跋、构图的需要而定,不能。印章的风格与书画风格应该相吻合或接近,决不可大相径庭,否则,()。自古诗、书、画、印一体,印章虽排在尾巴的位置上,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大。人们在欣赏名画、书法的时候,也能够欣赏到那一方别具匠心的印章。所以说,印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也影响到人们的联想和心情。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创举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相提并论B创造游刃有余浑然天成相提并论C创举炉火纯青浑然天成一概而论D创造游刃有余巧夺天工一概而论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印章的

10、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B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C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D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非但不能增加画面的美,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和谐B非但不能增加画面的美,而且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和谐C非但不能促进画面的统一和谐,而且破坏了画面的美D非但不能促进画面的统一和谐,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美17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使上下文意连贯;与带点的句子句式或

11、修辞方法相同或相近。祖国的语言,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祖国的语言,耸立着珠峰,镌刻着长城,;有汉魏的风骨,明清的小说;有皇宫凤阙,阆苑奇葩,竹篱茅舍,朝暾霞光;有婉约浓艳,典雅豪放。基础过关训练161解析:A项中“纶”应读gun;B项中“芒”应读mng;C项中“累”应读li。答案:D2解析:A项“伦”应为“纶”;C项“玉”应为“瑜”;D项“倍”应为“备”。答案:B3解析:“风流”分别是“有文采有功绩”“流风余韵”。“故”都是“旧”“年纪大的”意思。答案:C4解析:当“旧”讲。其他作“特地”“特意”。答案:D5解析:代指曹操水军。答案:C6解析:“这是由

12、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表述有误,不是由内容决定的,而是由词牌的要求决定的。答案:C7答案:(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8解析:D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答案:D9答案: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

13、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10解析:B项“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是借喻,不是借代。答案:B11答案: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词人愉悦之情。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12答案:比较项记承天寺夜游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时间秋天,月夜秋天,月夜人物知己,张怀民知己,方丈起因即景起

14、情:月色入户,寻与乐者即景起情:秋日风起,欲涤市尘经过步于中庭,赏月,观树影游于殿外,赏月,观树影13.解析:这道题把古文鉴赏和古典诗歌鉴赏融而为一,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我们要准确理解作品的意境,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另外,也不要忽视了诗人的写作背景,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运用想象,填补诗中描述的空白。答案:散文末段两个反问句引出月色竹柏处处皆有,只因今夜此时两个“闲人”而变得不平凡起来。这一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意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不排除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诗歌结尾一联体现出诗人对尘世生活生灭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