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5939552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过关训练18 声声慢(寻寻觅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过关训练18*声声慢(寻寻觅觅)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梧桐(tng)纱厨(ch)卓(zhu)尔不群 茅塞(s)顿开B当(dn)真 埋(mi)怨吹毛求疵(c) 处(ch)心积虑C憔悴(qio) 窥(ku)视暗香盈袖(xi) 乍暖还寒(z)D堆积(du) 寻觅(m)情不自禁(jn) 伺(s)机反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让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尽情感受遥远的馨香。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C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有所改变,不求有

2、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D大连万达战胜浦江制铁,无独有偶,鲁能泰山也战胜了现代恐龙,中国足球逢韩必败成为历史。3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

3、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D李清照生于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5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李清照扬州慢柳永忆江南张志和西江月范仲淹B沁园春柳亚子扬州慢柳永如梦令张志和雨霖铃姜夔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

4、头李清照清平乐辛弃疾西江月苏轼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张志和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李清照扬州慢姜夔渔歌子张志和西江月辛弃疾6从下面提供的课文篇目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则课文题解。(不超过100字)李白蜀道难杜甫春夜喜雨鲁迅阿Q正传李清照声声慢答:课内精读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完成78题。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

5、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是怎样融情入景的?结合词人生活背景,试作简要分析。答:课外迁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注】,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9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B上阕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C下阕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于“余情”是深远绵长的,所以词人直到夜晚卧床时仍处于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辗转反侧,无法成眠。D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叠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延长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10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

7、“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答:11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三学生周末放假学习生活情况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根据图表反映的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据结论为高三学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12下面是一封建议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我是一名高中生,对语文抬爱有加。偶然发现并购买了贵社刊物的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常审查。我认为刊物既有很浓的人情味,又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让人读了很受启发。高考大限将至,希望贵刊能刊登一些词语误用的示例,一定要说明词语的来源、正确含义和出错原因,我将不胜感激。答:基础过关训练

8、181解析:B项中“埋”应读mn;C项中“乍”应读zh;D项中“禁”应读jn。答案:A2解析:A“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B“讳莫如深”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指事情瞒得很紧。C“尸位素餐”指占有职位而不尽职守。D“无独有偶”指虽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含贬义。答案:D3解析: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是一个词即“怎么、怎样”之意。答案:B4解析:“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答案:B5解析:考查对词牌的常识,也考查诗歌背诵。答案:D6解析:写题解要紧扣题目,有的放矢。把与本题有关的主要内容告诉读者,为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精神。可有可无的或无关的

9、内容都应尽行删去。因此,题解的文字要力求简明扼要,详略得当,一般应控制在一百字左右。文章长、内容丰富的,题解可适当长些。答案:杜甫春夜喜雨这首诗是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定居成都,建起草堂时写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它抒发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之情,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本诗的题目言简意赅,是理解诗意的钥匙。它既点明了所写对象发生的季节春,时间夜,对象雨;又点明了诗人的心情喜。全诗就是紧扣这几点来写的。7解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的不是酒味淡,“三杯两盏”也不是言酒量之少,作者要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答案:B8答案:后期经过战乱后

10、,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词的情调十分低沉,自己的晚境,孤苦飘零,看到菊花枯萎凋落,堆积一地,就像看到了自己。人憔悴,花也憔悴,花枯萎,人瘦损,物我两化,情景交融,满地黄花寄托了词人无尽孤寂哀怨之情。9解析:A项“直抒胸臆”错误,应该是含蓄深沉。答案:A10答案:(示例一)虽然这首词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感情是相同的,书写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打在梧桐上或者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点点,不断重复,凄清悲凉。这雨点虽然是打在叶子上,可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却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感伤情。(示例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

11、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是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11解析:通过题干得知,图表的主题是“高三学生周末放假学习生活情况调查结果”,第一问,要求根据图表反映的信息得出一个结论,通过分析数据,结合图表主题可知“高三年级学生周末度假的方式各不相同,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周末回家休息或继续在校学习,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户外运动”。第二问,要求“据结论为高三学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建议的提出应紧扣结论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可以根据“少数学生选择户外运动”这个问题提出建议。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答

12、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高三年级学生周末度假的方式各不相同,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周末回家休息或继续在校学习,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户外运动。增加更多周末度假尤其是户外锻炼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放松,才能更有效率地投入学习。12解析:作答本题,需注意用词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抬爱”为客套话,抬举爱护,用于学生对语文不合适。“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不能用于自己。“审查”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大限”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期限(迷信),不合语境。“一定”表示坚决或确定;必定。材料是建议信,用于此处语气过于生硬。答案:“抬爱有加”改为“情有独钟”;“惠存”改为“珍藏”;“审查”改为“翻阅”;“大限”改为“之期”或直接去掉;“一定要”改为“最好能”。-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