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5916751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1、上古神话,主要收藏于山海经。淮南子中有后羿射日的故事。周易是专为巫卜所用的系统的卜筮著作,分为经和传两部分。2、诗经收录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305篇。由风、雅、颂组成。风有15国风,160篇;雅有大小雅,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从内容上可分成祭祀、颂赞、怨刺、农事、婚恋、征役。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前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前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雅颂赋比兴4、叙事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刘向编),国语包括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战国策(纵横家代表)有

2、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南辕北辙 等寓言;说理散文有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其特点一是重民思想增强,在孟子里达到了高峰;二是作品主人公的身份、地位不断下移。5、尚书是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包括虞、夏、商、周之书。6、老子即道德经,庄子即南华经,分内7、外15、杂11篇。孟子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有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文艺见解。荀子有单篇的成相和赋,对汉赋影响很大。韩非子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等寓言。7、屈原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11篇)、九章(9篇为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宋玉九辩(

3、悲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刘向编楚辞。8、西汉散文:吕氏春秋有刻舟求剑、掩耳盗铃、齐人攫金等寓言。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刘安淮南子。董仲舒春秋繁露。刘向说苑新序。桓宽盐铁论。9、西汉辞赋:贾谊吊屈原赋服鸟赋。枚乘七发标志汉赋体制确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王褒洞箫赋。杨雄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10、史记原名太史公书。130篇,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五个部分。本纪是以历朝帝王顺序的历史大事纪;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列传是一些有才干的建立功业的人物传记;表是排列帝王侯国间的大事;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礼

4、、乐方面的制度史。班固称之“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称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其创作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1、东汉散文:班固汉书。赵晔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出于此)。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最早的游记文学。12、东汉辞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思玄赋。左思三都赋。祢衡鹦鹉赋。赵壹刺世疾邪赋。冯衍显志赋。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蔡邕述行赋。13、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14、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见于徐陵玉台

5、新咏,时间为汉末建安年间。15、汉代五言诗:班固咏史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郦炎见志诗。辛延年羽林郎。赵壹疾邪诗。蔡邕翠鸟诗。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见于萧统昭明文选。16、汉代七言诗:班固竹扇赋是七言诗。张衡四愁诗较为整齐的七言诗。17、建安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18、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被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19、曹植洛神赋。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20、孔融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七子之冠冕”王粲七哀诗登楼赋。蔡琰悲愤诗。21、正始文学代表是阮籍和嵇康。阮籍

6、咏怀诗。嵇康幽愤诗。22、太康诗风代表是陆机和潘岳。左思咏史“左思风力”。23、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分吴声歌曲、神弦曲和西曲歌);玉台新咏(南朝徐陵编);世说新语(宋人刘义庆编)。24、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木兰诗。25、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被钟嵘称为“元嘉之雄”。26、永明体代表是沈约、谢朓。宫体诗代表是萧纲、萧绎、徐摛。27、齐梁的三大文学集团:齐竟陵王箫子良,梁文帝箫衍、箫统,晋安王箫纲。28、“元嘉体”之名始见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指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诗风。29、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颜之推颜氏家训。均属北朝文学。30、北地三才温子昇、邢邵和魏收。31、中

7、国古代小说的三大源头是神话、寓言和史传。32、世说新语志人小说集,幽明录志怪小说集,作者为刘义庆。干宝搜神记志怪小说集。33、刘勰文心雕龙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钟嵘诗品是最早的论诗著作。3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洛宾王。文章四友: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胡应麟诗薮称杜为初盛唐五律之冠)。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粗豪内江潮水连海平,海上名月共潮生”。35、陈子昂批判六朝采丽竞繁、逶迤颓靡的文风,提倡汉魏与正始之音,并概括为“风骨”和“兴寄”,被称为“疏朴近古”(四库全书总目)36、王维山居秋暝鹿柴。孟浩然归故园作过故人庄春晓。

8、王昌龄从军行、出塞、闺怨。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崔颢黄鹤楼。高适燕歌行别董大, 杜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7、大历诗风有韦应物和大历十才子(姚合极玄集所载)。韩孟诗派的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元白诗派的元稹、白居易、顾况等,注重写实和通俗性。白居易有闲适诗和讽喻诗两种以及新乐府,有长恨歌和琵琶行。38、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核心是文以明道。柳宗元被视为游记之祖有“永州八记”,苏轼称柳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韩愈原道原性原人师说等。39、“皮陆”即陆龟蒙、皮日休。陆龟蒙笠泽丛书。杜牧阿房宫赋。40、“三十六体”

9、指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41、唐传奇是文言小说的成熟,大都收录于宋初编的太平广记。沈既济任氏传枕中记、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杜光庭虬髯客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陈鸿长恨歌传。42、词即依照燕乐乐曲所定的乐段乐句和音节声调而填写的歌词,根据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根据分段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南唐词主要有冯延巳和李璟、李煜父子。花间词有温庭筠和韦庄等人,后蜀赵崇祚编辑花间集。43、晚唐体指贾岛、姚合,以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九僧为代表。西昆体因西昆酬唱集(杨亿编辑)而得名,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最。45、晏殊珠玉词。晏几道小山词。秦观淮海

10、词。周邦彦片玉集。李清照漱玉集。陈与义简斋集。杨万里诚斋集。范成大石湖词。陆游剑南诗稿渭南文集。45、宋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百科)、太平广记(小说)、文苑英华(诗文)、册府元龟(政史),前三者作者李昉,后者作者王钦若。46、中国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北堂书钞(唐代虞世南)、艺文类聚(唐代欧阳询)。47、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一祖三宗,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方回瀛奎律髓,后有吕本中江西诗社宋派图。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褒。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江湖诗派代表为刘克庄和戴复古,陈起编江湖集。48、王士祯渔洋诗话“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

11、惟幼安称首”指李清照和辛弃疾。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辛弃疾“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评张孝祥“淋漓痛快,笔饱墨酣”。张炎词源评姜夔“清空”“骚雅”、评吴文英“质实”。49、文天祥“集杜诗”。元好问“纪乱诗”。赵翼题元遗山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严羽批评苏黄两家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50、元代戏剧分为杂剧和南戏,杂剧有末、旦、净,南戏有生、旦、净、末、丑等,唐代有传奇小说、变文俗讲。宋代讲话分小说、说经、讲史、合生。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又称话本,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唯一保存了全本的诸宫调作品。51、元杂剧多收录于钟嗣成录鬼簿。郑光祖的驺梅香是仿照西厢

12、记,王粲登楼是仿照王粲登楼赋。关汉卿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窦娥冤。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白朴梧桐雨唐明皇“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北曲之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周德清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52、南戏最早出现于温州,有南戏之祖高明(菜根道人)琵琶记。四大南戏为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53、讲史话本称为平话,全相平话五种: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54、元诗推崇“雅正”,四大家为虞集、杨载、范亨、揭溪斯。杨维桢的“铁崖体”,古韵、瑰奇绮丽。

13、55、章回小说源自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演义是最早的。余韶鱼列国志传是最早的列国故事小说。56、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卉。57、台阁体,永乐至成化年间,杨士奇、杨荣、杨溥。58、茶陵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麓堂诗话“格调说”,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59、明朝嘉靖年间三派:前七子为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后七子为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唐宋派为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而主张取法唐宋古文。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首。60吴以沈璟为代表南词韵选,有吕天成曲品、王骥德曲律、范文若的博山堂三种鸳鸯棒花筵赚梦花酣。临川派,亦玉茗堂派,有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源自杜丽娘慕色还魂)邯郸记紫钗记(霍小玉黄衫客)南柯记、吴炳的粲花斋五种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画中人、阮大铖的石巢四种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孟称舜 娇红记。汤显祖至情论邯郸记南柯记标志爱情向社会剧转变。61、王九思中山狼(最早单本杂剧)。徐渭四声猿(出自水经注),南词叙录(最早的南曲研究著作)。朱权太和正音谱。高濂玉簪记(源于古今女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