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画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名画欣赏(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莱顿拉斐尔拉斐尔圣齐奥圣齐奥 (1483-(1483-1520) 152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由于高超的艺术造诣而被神化了的拉斐尔,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峰。西斯廷圣母为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拉斐尔的这幅名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柔媚、和谐、明快的格调,因而使人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升华的精神享受。 拉斐尔创作的最有名的圣母像大公爵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椅子中的圣母等雅典学院拉斐尔最著名
2、的壁画是为梵蒂冈宫绘制的雅典学院。这幅巨型壁画把古希腊以来的多个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聚于一堂,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类的创造力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大卫、奴隶组像、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1516年,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尤利乌斯墓地的中心装饰部分:坐着的摩西雕像全像高2.37米,摩西双眼怒目而视,双臂青筋暴露,一副嫉恶如仇的神态。这尊雕像深深打动着米开朗基罗,据说他曾拿着槌棒敲它的膝盖要他开口说话。摩西哀悼基督作者有意把圣母表现得比他死去的儿子
3、还要年轻,用圣母青春常在的形象寄托人文主义关于人性崇高和不朽的理想。人们很难相信这一杰作是出自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之手,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在圣母衣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唯一一次在自己作品上题名。达芬奇简介达芬奇简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其父为律师兼公证人,母为农妇,他15岁来到佛罗伦萨,学艺于韦罗基奥的作坊,1472年入画家行会。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达芬奇的其他成就:在天文学上,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在物理学方
4、面,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
5、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83%,厌恶9%,恐惧6%,愤怒2%。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4951497年费时三年为一所修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画家把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划出每一个人的外
6、貌和性格特征。创作内容背景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据新约圣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马拉之死马拉之死描绘的是描绘的是马拉在浴缸里被杀害后马拉在浴缸
7、里被杀害后的惨景:浸泡在浴缸里的惨景:浸泡在浴缸里的马拉露出上身,歪斜的马拉露出上身,歪斜着头,脸上流露出一种着头,脸上流露出一种悔恨和痛苦的表情,鲜悔恨和痛苦的表情,鲜血正从他胸口流淌出来,血正从他胸口流淌出来,染红了雪白的浴巾;他染红了雪白的浴巾;他右臂无力地垂在浴缸外,右臂无力地垂在浴缸外,手中还拿着那张凶手递手中还拿着那张凶手递给他的请求补助的申请给他的请求补助的申请书。大卫在这幅画中描书。大卫在这幅画中描绘了马拉虽死在浴缸里,绘了马拉虽死在浴缸里,但手中仍拿着补助申请但手中仍拿着补助申请书和鹅毛笔这一情节,书和鹅毛笔这一情节,表现了马拉带病工作,表现了马拉带病工作,甘为穷苦人民操劳的
8、高甘为穷苦人民操劳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尖锐地尚品质,同时也尖锐地揭露了敌人以卑鄙的手揭露了敌人以卑鄙的手段杀害马拉的可耻罪行。段杀害马拉的可耻罪行。作者真诚地表达了对马作者真诚地表达了对马拉的崇敬之情。拉的崇敬之情。加冕典礼加冕典礼 大卫大卫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1798-1863) 法国浪漫主义的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画重视代表,他的画重视色彩和主观感情,色彩和主观感情,喜欢激动人心的事喜欢激动人心的事件作题材。件作题材。 浪漫主义的狮子浪漫主义的狮子1808年年5月月3日的枪杀日的枪杀(枪杀马德里市民)枪杀马德里市民)哥雅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枪杀马德里市民表现的情节是:深夜,在表现的情节是:
9、深夜,在马德里皇宫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国士兵处决被马德里皇宫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国士兵处决被他们抓来的起义者。其中有神父、僧人、市民他们抓来的起义者。其中有神父、僧人、市民和农民们。他们表现出愤怒、不屈和仇恨,也和农民们。他们表现出愤怒、不屈和仇恨,也表现出面临死亡的惊恐和哀痛。一个对着枪口表现出面临死亡的惊恐和哀痛。一个对着枪口的白衣起义者,像受难的耶稣基督一样,把双的白衣起义者,像受难的耶稣基督一样,把双臂伸开。画家用开放而简练的笔法,有力地表臂伸开。画家用开放而简练的笔法,有力地表现出反抗暴力压迫的百姓黎民在临终前的丰富现出反抗暴力压迫的百姓黎民在临终前的丰富的人性。而他们的对方,则是一排看
10、不见人脸的人性。而他们的对方,则是一排看不见人脸的的“杀人机器杀人机器”。从地面上的方形灯里,射出。从地面上的方形灯里,射出惨白的光线,反衬出天色的黑暗和环境的阴冷。惨白的光线,反衬出天色的黑暗和环境的阴冷。哥雅以深厚的同情与愤怒,忠实地再现了暗无哥雅以深厚的同情与愤怒,忠实地再现了暗无天日的年代里那场骇人的暴行。天日的年代里那场骇人的暴行。米勒米勒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在稻草、简陋的农具、盛饭的草篮和一小车马铃薯的边上,在金色晚霞笼
11、罩的田野上,一对衣着朴素的农村年轻夫妇,听到地平线处传来的教堂的钟声,本能地放下手边工作,双手合十,感谢大地的恩赐。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萧瑟氛围,让它来笼罩这对可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米勒米勒:米勒:拾穗者拾穗者播种者播种者列列宾列宾(,18441930)伊叶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伏尔
12、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伊里亚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叶菲莫维奇.列宾列宾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画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是个神父,后
13、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衫却满是补钉。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四十,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四十,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
14、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
15、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手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擦痛了皮肤的纤索。画家在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手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擦痛了皮肤的纤索。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上帝能保佑他路
16、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作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了一个作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紧靠在拉里卡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黝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黝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
17、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擦汗。头发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擦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看样子是个
18、鞑靼人。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袋顶,此人看样子是个鞑靼人。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的据说是个流浪的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的据说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条伏尔
19、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莫奈(Monet)他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对同一主题进行写生,描绘出不同的光景与气氛,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光与色的明度差异及鲜明度差异及鲜明感。感。日出日出印象印象 1891年到1982年,莫奈创作了24幅组画干草堆。在他看来,瞬息万变的自然光,无论它照亮空间还是照见事物,都使它“在”的地方,他到达的事物的表面,产生瞬息万变的效果。 这种认识,改变了我们心中已经确认的事物图式。我们都看见过干早堆,收割后这种田野里的景象比比皆是。我们心中的干草堆的颜色就是干草在正常光线下,呈现出的干草本身的颜色。我们不会说:“早晨雾色中的干草堆”或者“
20、傍晚红光中的干草堆”。 但是艺术家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艺术家是不会按照正常的光线下的事物来理解事物本身存在的状况的。莫奈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图式,使我们心中的农业文明的诗性,变的十分具体。对于我来说,他的每一幅画在我的眼前,都给我一次新的观看的体验,而且每次观看的体验都各不相同。一幅画一旦与我的“看”发生联系,它就是看的起点,是无穷无尽滋生着的诗性的源泉。 他注视着干草堆,田野在他的视角中慢慢地动荡起来。朦胧的雾气好象是从水面上蒸发起来的,太阳穿过层层薄雾在它身上流连逡寻 。草堆仿佛在阳光里燃烧起来,莫奈笔下的色彩也在激情燃烧,这里仿佛要汇集世界上所有灿烂的颜色,它鲜艳无比,那种鲜艳,是能
21、在眼前飞起来的鲜艳。莫奈不停的追逐着阳光,追逐着在阳光中开显着的事物,将事物在自然光中变化的瞬间,铸造成一幅作品中诗性的光辉。我抚摩着干草堆上跳跃的光斑,仿佛触摸到了莫奈粗糙的被强烈的光线照射的黝黑的皮肤。莫奈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在莫奈的睡莲中,与其说他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他是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是:“他早期的那些画没有一幅能与这些难以置信的水上风景相提并论的,因为这些画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间。画面的
22、水呈浅蓝色,有时像金的溶液,在那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反映着天空和池塘岸边以及在这些倒影上盛开着清淡明亮的睡莲。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莫奈在他的一生之中对光之美作了极致的描绘,那是超越了世俗的光与色的层次、升华至空灵境界的生命之光,它脱离了肉体和精神的樊篱而永恒自在地流动着。甚至到后来,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也因为这样,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由此
23、,一个新的流派“印象派”诞生了。莫奈曾说过:“普天之下能引起我兴趣的,只有我的画和我的花。”百年之后的睡莲池里,仍飘摇着令人意醉情迷的优雅。朦胧的笔触,薄雾中飘摇的睡莲,这是一种色彩斑谰、微光闪烁的意境,这是一个微睡轻摇、紫色迷离的梦莫奈鲁昂大教堂在光照下教堂的轮廓被冲淡了,显得很微弱,随着光的变化引起色彩的改变,教堂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画家注意捕捉每一瞬间表面色彩之幻影与长久不变的形体结构的对比关系。画家运用浑厚的笔触层层叠加画法,形成大片的碎块厚涂,使教堂具有分量和体积感,深沉而神秘。毕沙罗在看到这些大教堂的连作时写道:“这种不平凡的技巧使我失去了自制力。它是一幅深思熟虑的作品,是经过长期考
24、虑的,追求瞬间细微差别的效果,我没有见到别的艺术家达到这种效果。”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戴帽的自画像-塞尚樱桃和桃子塞尚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玩纸牌者。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切。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
25、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凡凡高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在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凡高自画像十四朵向日葵十二朵向日葵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
26、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向日葵”为什么这么有名?就好像“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有名一样。“蒙娜丽莎”的神奇之处在于她的微笑,而“向日葵”的绝妙之处在于梵高为我们描画出了向日葵这样一种颇有象征意味的植物的饱满与生机。画家通过描绘向日葵,向我们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吃土豆的农人(吃土豆的农人(ThePotato-eaters)这一幅画作于1885年4月至5月间,为纽南时期的最佳杰作。此画充满了其社会性与宗教性的情感,画面虽显得粗野,但结构却十分紧密;以围聚的人物为中心,对形体加以把
27、握;以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构成了种种暗灰色调子凡高深爱着扑拙的农人在大地上奋斗的情景,他认为这些与文明化、都市化相较之下,充分地显示出光与力。他明白这幅画或许不合现代趣味,但却是人类自强、自重的一种表现,他渴望着能将这些示诸众人,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优越感。红色的葡萄园红色的葡萄园夜间的咖啡座夜间的咖啡座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
28、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就在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块麦田对着自己的心开了一枪,自杀身亡。少年的毕加索毕加索在克利希大街的居所中年毕加索童年的毕加索老年的毕加索190719381973自画像自画像镜子前的少女戴帽的女人三个乐师毕加索作品坐着的女人毕加索自画像大图此画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曾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拿烟斗的男孩斯坦因画像(GertrudeStein)100x81.3cm1906,巴黎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吸收其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这年,毕加索将调色板上的胭脂洗掉,换上灰褐色的颜料,为文学家斯坦因画肖像这幅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