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5783931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 汉代法律规定,只有年老体衰之牛才可宰杀;唐宋法律规定,不管牛是否老弱病残,皆在禁杀之列。这一变化表明唐宋时期A. 宰杀耕牛得现象严重B. 农业经济得到了强化C. 社会动荡使耕牛锐减D. 佛教“众生平等”的影响3. 永佃制是中国传

2、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一般认为,永佃制萌芽于宋代,明代时有所发展,清代时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永佃制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A.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B. 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加重C. 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D. 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的提高4. 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A. 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 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C. 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D. 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5. 据史料记载,宋代天禧年间耕地面积比唐代

3、天宝年间增多5%,但租税中粮食收入却多了46%,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重心的南移B. 农业技术的进步C. 稳定的政治局势D. 不抑兼并的政策6. 中国悠久的手工业历史,为人类发展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以下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表述准确的是A. 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B.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其中以刑窑白瓷最负盛名C. 宋代,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D. 明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手工业内部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7.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

4、,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据此推知,最有可能的结论是A. 纺织技术高超B. 逐利意识增强C. 包办婚姻盛行D. 技艺容易失传8. 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的象征。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B. 唐朝时期我国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 明清时期洛阳是全国的“瓷都”D. 明清时期丝织业开始使用专门织造花纹的花楼机9.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5、。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 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10. 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的需要,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辖很大程度上有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唐朝时期A. 外贸发展瓦解坊市制度B. 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C. 朝廷推行外贸优惠政策D. 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11. 隋代有“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的服色制。宋代已不见官方的服色规定。南宋梦粱录说

6、:“街市买卖人,各有服色头巾,各可辨认是何名目人。”下列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表明了宋代行业等级森严依然存在B. 体现了宋代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 反映了宋代官府对商人的管理有所改变D. 说明了商业的发展对传统贱商观念的冲击12. 下图为元朝重新开通的大运河和新开辟的长途海运航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备齐全B. 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发达C. 北方重新成为政治经济中心D. 政府决策受区域地理影响13. 元朝政府在各港口设置市舶司,并出资设立“官本船”。其做法是由官府建造海船,发给本钱,“选人入番贸易诸货”,赢利朝廷得七成,商人得三成。此举A. 禁止了民间贸易的发

7、展B. 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C. 开启了“海禁”政策之先河D. 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14. 明朝大移民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共十八次,主要向中原地区移民。凡垦田移民,朝廷都有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征三年赋税。此政策A. 促进长途贩运进一步发展B.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C. 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条件D. 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15.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 商品经济繁荣B. 长途贩运发达C. 区域经济发展D. 抑商政策改变16.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

8、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你认为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 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 制瓷、冶矿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D.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17.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A. 沿用旧制,鲜有改革B. 赋役沉重,百姓困苦C. 单一税种,没有差等D. 统一征缴,耗时费力18. 国博的展览“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引起了广泛的关

9、注。它借助文物分八个单元展现了世界历史。下列单元题目中,最适合1500-1800年的是A. 权力与哲学B. 仪式与信仰C. 相遇与连结D. 变革与调整19. 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A.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 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20.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

10、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旨在强调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B. 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C. 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D. 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21. 英国著名地理学家查德哈克卢特在1584年发表的论西方发现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英国的雇佣机会将会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作者意在强调A. 殖民地是英国财富的主要来源B.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D. 殖民扩张便于解决英国失业问题22. 在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

11、,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A. 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B. 与中国印度的往来非常密切C. 经济的泡沫引发整个世界市场的波动D. 生活水平高,上下阶层民众都注重享乐23. 据相关资料显示,法国“甚至在十九世纪中叶,平均每一个工业企业也才只有17个工人”。“1848年巴黎的35万工人却在65000个企业中工作,而只有7000个企业有十名以上的工人”。由此可见,19世纪中期的法国A. 工业化的进程比较缓慢B. 企业数量多劳动力缺乏C. 技术革新阻碍工业发

12、展D. 阶级矛盾相对比较缓和24.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 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 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25.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材料所述积极影响的直接推动因素是A. 新航路开辟B. 早期殖民扩张C. 第

13、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26.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A. 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 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 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 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27.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A. 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B. 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C.

14、洋务派缺乏包容开放的意识D. 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28.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B. 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C.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D. 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9. 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

15、了近代中国A. 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的趋势B. 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 东部沿海的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D. 农业经济阻碍了近代化发展30. 下表是张洪云根据实业部月刊中的工业统计资料制作的一个数据表 设立时间 1895年以前 18961900年 19011914年 19151922年 19231929年 19301932年 19331935年 数量 0家 1家 7家 12家 31家 26家 15家 近代中国化学工业设立情况表(截止到1935年) 表格中近代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A. 体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特点B. 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关系不大C. 与中国近代经济的波动状况基本一致D. 受欧美列强资本输出的影响较大31. 清末工商业政策的变化:由“官方控制”的模式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管理方式,从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实行新工商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近代工商业。清政府调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B. 鼓励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C. 挽救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D. 摒弃“重农抑商”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