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之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748727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常识之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常识之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常识之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常识之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常识之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及对策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强化医疗保健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提高消毒灭菌卫生质量。为了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能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切实保证医疗保健用品使用安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1998年以来,我们在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与灭菌监督监测中发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现总结如下,以便引起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 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与灭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消毒灭菌药械购买的管理有待完善根据规定,省级或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向生产企业颁发的消毒药械卫生许可证才是有效证件,并且有效期限是3 a,每年复核1次。还有销售的

2、消毒灭菌药械应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监测中发现,由于医疗保健机构对有关内容在管理中没有作明确的规定,购买的消毒灭菌药械,有的无卫生许可证,有的卫生许可证已经超过有效期限或未复核,还有的是未经省级或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无效卫生许可证,甚至于还有无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通过1998年监督检查后,对以上问题有所改进。但个别单位至今还不理想,应引起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 1.2需要建立对消毒灭菌药械质量检查制度我们在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中,发现县级医保健机构均无消毒灭菌药械的质量检查制度。采购人员对消毒灭菌剂的主要杀菌成份、有效浓度、有效期限

3、等多不了解,对紫外线灯的差别也了解不多和不能正常使用,并且认为对消毒灭菌药械实行卫生许可证与监督管理不必再进行检查认购。殊不知,有的厂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效益的驱使,在报批和每年的抽查时能生产供应合格产品,平时却有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谋取高额利润,因此,对拟购买的消毒药械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管理,是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必要措施。1998年首次对我县的4家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剂抽查了12个批次,41.67(5/12)不合格,紫外线灯检查25支,52(13/25)不合格。经过监督监测后,强调了购买消毒药械的质量检查管理。20xx年对我县4家医疗保健机构再次抽查消毒剂30批次,不合格率下降为3.3

4、3(1/30),紫外线灯检查40支,不合格率下降为5.00(2/40)。 1.3对消毒灭菌剂的应用液配制、使用尚需加强管理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灭菌进行监督监测还发现,4家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液的配制、使用管理混乱。配制消毒液的人员既不专业、也不固定、经常更换,并且均无配制记录。配制人员多是临时培训或未经培训并参照说明书进行配制,对消毒剂的性能、杀菌浓度、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都缺乏了解。导致消毒液使用的浓度不准确,不能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如深圳一家医院发生院内感染事故,就因为配制的消毒剂浓度不够而导致无杀菌作用。 1.4对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管理有待加强在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供应室的人员承担着大量的

5、日常消毒灭菌工作,我们在监督监测中发现,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较差,消毒灭菌知识及技能缺乏,消毒灭菌观念淡漠。多数是因为领导关系或不能胜任其他工作而进入供应室,文盲和半文盲较多。根据检查发现他们当中有对消毒包的大小、放置方法、污染区与清洁区划分等基本技能不完全掌握,这些问题应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1.5未建立院内消毒与灭菌监测组织建立院内消毒灭菌监测系统,是医疗保健机构内部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将医疗保健机构内部感染减少到最低限度。消毒与灭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保健机构医疗质量的高低。影响医疗保健机构声誉、发展和前途,并将成为人们选择就医条件的标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

6、院内消毒与灭菌监测系统显得更为重要。 1.6不注意了解消毒与灭菌学的新知识和技术有的医疗保健机构不注意了解消毒与灭菌药械及有关方法的进展,苦于找不到提高本院的消毒与灭菌的卫生质量新方法药械。我们在监督监测中还发现个别的医疗机构只按照压力蒸气灭菌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没有一个好的确定监测压力蒸气灭菌的效果的标准。 2 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搞好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与灭菌工作。针对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与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医疗保健机构内部的消毒与灭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该院内的消毒与灭菌药械的进货、质量管理、配制和使用,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督监测

7、管理,并作出相应的奖惩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 关注消毒与灭菌的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发展,加强与同级或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毒与灭菌监督监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严格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不断改进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与灭菌工作。 杜绝使用文盲或半文盲人员从事本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工作。对从事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消毒与灭菌的认识水平,经考验合格后方能上岗。并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和培训,在业务上做到专而精。 对配制消毒液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高效、中效、低效消毒液的性能及适用范围,以及配制与浓度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树立工作人员责任心,杜绝责任误差。建立消毒

8、液配制记录、检查与审核制度。 对拟购买的消毒与灭菌药械必须实行卫生许可证与质量检验合格证齐全,并报院领导集体审批。药械管理领导小组应对库存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定期清点,确保消毒灭菌药在有效期限内使用,减少浪费。并对每批消毒灭菌药械均作抽样质量检验,根据消毒灭菌目的,规定使用适合的消毒与灭菌药械。根据消毒液的用途和特点,结合使用中消毒液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消毒液,以保证消毒与灭菌质量。 消毒与灭菌是降低医疗保健机构感染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消毒学的发展,科学家对日益上升的院内感染与消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更为重视。在院内感染中,由于医疗保健用品消毒与灭菌不彻底,或消毒剂本身受致病菌的污染而引起感染显得更加重要。应引起医疗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们的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显得更加突出,应引起单位领导的特别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