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5717642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建设参考三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参考三篇智慧城市建设兴起于欧美地区,世界各国都将发展智慧城市定为未来几年 的目标。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参与下,智慧城市建 设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在我国目前已有超过 500个城市开展了相关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成熟,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将逐步向 数据共享、万物互联、生态共赢迈进。虽然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究竟什么才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该如何下手,在智慧城市的众多细分领域中又应该关注什么?智慧城市的三大应用领域在政策支持及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例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商业、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能

2、源等。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是目前智慧城市发展中需求更高、 落地更快、技术与服务相对成熟的三大领域。?智慧安防自2015年起,安防行业逐渐引入 AI技术,“智慧安防”一词开始进入大 众视野。智慧安防突破传统安防的界限, 进一步与IT、电信、建筑、环保、 物业等多领域进行融合,围绕安全主题扩大产业内涵,呈现出优势互补、 协同发展的“大安防”产业格局。?智慧交通交通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动脉,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 通作为一种新的服务体系,是在交通领域充分运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 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

3、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 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空间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 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 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智慧社区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 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形态,其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利用物联网、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为居民提供安全、高 效、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全面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发展需求。智慧社区涵盖社区内部和社区周边的各项服务,社区内主要包括智慧家 庭、智慧物业、智慧照明、智慧安防、智慧停车等基础设施服务,

4、社区周 边主要包含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 家政、智慧能源等民生服务。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以政府引领并投入大量资金,企 业积极参与以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撑为主。看似已成功驶入快车道的智 慧城市建设,正面临着如何提升经济效益、保障信息安全、实现跨区跨级 的信息共享的三大挑战。展望未来,注重以人为本的“智慧社会”将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 的未来愿景。同时,随着企业所提供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政府推动和建立 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制定相关数据开放的法律体系,实现数据的跨部门共 享。各领域的数据孤立将被打破,并逐渐走向融合。除此之外,

5、智慧城市建设并非只是运营一个小项目,其覆盖范围广、涉及 领域多、项目规模大、资金投入高等特点都促使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多方参 与才能完成,因此,政府组织、产业联盟、学研机构、技术 /产品/运营服 务商等大批优质的智慧城市参与方互相合作,共同构建立体化的“系统集 成/运营/服务+开放式物联网平台+大数据云平台+政企合作平台”产业生 态圈。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战略部署,促进深 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建设,制订本方 案。一、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 紧紧围绕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

6、型城市发展定位,以提升民生服务和城市 治理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坚持全市“一盘棋” “一体化” 建设原则,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到 2020 年,实现“六个一”发 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 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 到世界*水平。具体目标:“一图全面感知”: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网络空间 的感知网络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社会运 行态势。“一号走遍深圳”:建成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个人通过身份证号生物识别、企业通过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可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一键可知

7、全局”:建成基于大数据、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的决策辅 助体系,操作鼠标即可获取所需的来自全市各部门、各系统的所有数据, 以及各类定制化决策支撑报告。“一体运行联动”:在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的各领域通过信息化 手段建成反应快速、预测预判、综合协调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 现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军地联动。“一站创新创业”: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和大数据交易平台,释放数据 红利,打造成基于开源数据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升数字化产业经济活 力。“一屏智享生活”: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与市民生活相 关的各类服务,建设一体化市民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方 便快捷获得高品质生活服务。二、总体

8、框架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我市构建从支撑、平台到应用的新型 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格局,具体如下图:总体框架构建统一支撑:构建一个涵盖全面感知网、通信网络和计算存储资源 的集约化智慧城市支撑体系,结合市超算中心计算能力,为新型智慧城市 建设统一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物联感知等资源服务。建设两个中心: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其中 城市大数据中心包括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数据共享开放服务和共性支撑功 能服务,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包括城市运行态势展现、跨域业务协同和 决策支撑服务。通过两个中心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大脑和中枢,构建信 息开放集成环境,支撑应用系统集成和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

9、享和业务协 调。实施四大应用:基于统一支撑体系和城市大数据中心,推进公共服务 (包括政务服务、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安全(包括公安、应 急、安全生产等)、城市治理(包括交通、环保、水务、城管等)、智慧 产业(包括智慧园区、智慧工厂、创新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产业等)四大领 域应用工程建设,并与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联动协同。强化两个保障:建立“防御、监测、打击、治理、评估”五位一体的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满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标准规范体系。全 市统筹规划、 建设统一信息化支撑、 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 各区(含新区, 下同)、各部门遵循集约建设、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原则,按照统一规划、

10、技术标准进行分步实施。“数字政府”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建设内容相互交 叉,密不可分。新型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应当整体规划设计、一 体部署落实。新型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牵头部门应当做好统筹协 调,避免重复建设。三、建设原则(一)集约建设,共建共享。全市统筹规划建设包括党政机关网络、政务云平台、共性应用支撑平 台、大数据中心和基础信息资源库等在内的统一信息化支撑体系, 为各区、 各部门提供网络、计算、存储、灾备,以及统一、实时、准确的基础数据 等服务。各部门应在全市统一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上构建业务应用,避免单 独建设、重复建设。各区可建设区级政务云平台和区级大数据中心,为本

11、 区信息化应用提供支撑服务。市、区政务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应实现统一 监控管理、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各区、各部门数据原则上应向市级大数 据中心归集。(二)统筹推进,统分结合。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建设,并根据不 同特点采用不同建设模式。对于覆盖市区两级和多个部门的全市性应用, 如行政审批、安全生产、应急指挥等,应由市级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应充 分考虑市区和各部门业务需求,并建立市区部门联动机制,各区、各 部门不再重复建设。市级部门统一建设的垂直应用平台,应向各区开放平 台接口及数据。对于涉及同级多个部门协同的业务系统,如商事登记、政 府投资管理等,应由行业牵头部门统一建设,

12、建成后在各个部门进行应用 部署,形成完整、不间断的业务处理链条。对于单个部门业务应用,应加 强一体化设计和流程优化,充分利用全市统一支撑体系,以模块化的方式 在政务云平台上进行建设和完善。三)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作用,提升PPP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活力。鼓励各部门加强和行业优势企业的长期战略合 作,持续提升本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在面向民生服务的领域,鼓励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通过政府开放数据和服务 接口,企业投资建设运营,以移动互联网方式向市民提供服务,提升市民 体验和项目可持续运营能力。(四)建立机制,保障安全。全市统筹建设完

13、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应急处置方 案,各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协同联动,确保网络空间安全运行。采用安 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安全可控水平。强化信 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共享和大数据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四、实施机制智慧城市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涉及多个行业领域,传统信息化建 设总包模式较难适应超大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结合深圳信息化基 础和现状,采用“联合使用总体联合技术总体”统分结合的一体化建设 模式推进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联合使用总体”包括市经贸信息委和各行业牵头部门。市经贸信息 委具体承担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协调、项目管理等职能,指导各部门

14、 编制行业规划、项目方案并组织评审,形成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库。行业牵 头部门负责编制本行业总体规划、 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 加强本行业的市、 区统筹管理。“联合技术总体”包括全市技术总体单位和行业技术总体单位,分别 由市经贸信息委和各行业牵头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选定。全市技术总体 单位承担全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标准规范、体系集成及验证,确保各行 业信息系统在统一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上构建业务应用,避免单独建设、重 复建设,着力提升整体建设成效。行业技术总体单位在全市顶层设计和公 共平台基础上,具体推进本行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各区各单位要 依法依规实施电子政务项目招投标,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透

15、明。五、重点工程按照总体框架和 “六个一” 总体目标的思路, 重点推进十大工程建设。一)高速宽带网络工程加强统筹规划,构建高速安全、随遇接入、国际 * 的高速宽带网络基 础设施。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深入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推进城市老 旧小区、城中村光纤改造,到 2018 年,实现城中村光纤覆盖率达到 95%。 到 2020 年,实现“千兆到户、万兆到企、百米光接入”的城市光网发展 目标,家庭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0Mbps大力推进全域高速无线网络 建设,推进WIFI全面深度覆盖,开展4G+技术普及应用,积极部署5G实 验网建设和商用进程,加快量子通讯研究。到 2018 年底,实现人流

16、密集 公共场所免费 WIFI 全覆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完善 NB-IoT 网络覆盖, 加大在智能抄表、 大气环境监测、 水文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二)全面感知体系工程。坚持标准统一、 安全可控的原则, 加强城市感知信息覆盖和共享共用,推动万物感知和万物互联,构建全面感知物理社会和网络空间运行态势的感知体系,促进基于全面感知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WIFI推进智慧多功能杆建设,完善物联感知手段。加快集照明控制、 天线基站、视频监控管理、广告屏播控、城区环境实时监测、紧急呼叫、 水位监测、充电桩和井盖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多功能杆建设,形成共 建共享、集约高效的城市物联感知网络建设模式,提升公共安全、城市管 理、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智能感知水平。建立时空基础设施,实 现全市遥感遥测、卫星定位、移动定位、物探、激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