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3568159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燕子】的课件、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原编辑提示】 相同课文,两份预案,有两个显著的不同点。 第一,教者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参案,围绕一个“美 ”字展开, “谈话引入唤起美,感知课文欣赏美,课外延伸创造美”;第二份预案,围绕一个 “写”字展开,“抓朗读,抓观察,抓表达”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种思路,异曲同工,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第二,教案的编制方法不同,预设粗细有别。第一份教案,预设较细,教学流程设计如“实录” ,问题、答案、板书、活动历历在目,连学生的回答都预设了几种;第二份教案,框架式预设,流程清楚,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比较大。粗有粗的好处,有利于课堂的动

2、态生成;细有细的优势,预想多种情况,让动感尽在掌控之中。 从欣赏中感受美、发现美 余致俊 【教学思路】 以学生自读体会和组织交流讨论为方法,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氛围;以组织学生质疑、解疑和互相评价为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创造性学习习惯,以“唤起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为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首先用亲切的话语和美妙的音乐激起学生追求美的愿望,接着通过看录像、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去感受文中春景的美、燕子的美,最后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春光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既能获得书本知识,又能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

3、标】 1.发现并欣赏文中春景的美、燕子的美,陶冶美的情操。 2.在自学、交流、展示等活动中,诱发学生新奇、独特的思维品质,并能用完整的话进行表述。 3.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养成质疑、解疑、相互评价等创造性学习习惯;难点是自主创造适合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赞美春天、赞美燕子。 【教学准备】 1.课件、教具:磁带、录像带、幻灯片、燕子的图片。 2.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发现课文中没有写到的春天的美好景物,掌握第一手资料,准备一个赞美春天的节目,可以收集有关的诗、词,可以绘一幅画,可以唱一支歌,可以编一

4、个舞,还可以创作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等等。 【内容和步骤】 一、谈话引入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引入语预设:在这风和日丽的季节里,春姑娘给大地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小草含青,百花争艳、田野、山川、河流处处呈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此时,可用录音机放出小燕子清脆的鸡叫声及歌曲小燕子的旋律。 )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不是小燕子在欢快地歌唱吗?让我们听着这熟悉的音乐,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美,去迎接为春天喝彩的小燕子! 二、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对春景美、燕子美的感受与欣赏 1.描绘春景,展开联想,感受春天景色的美。 师生活动预设: 师:下面,让我们置身于春天广阔的田野,再来读这几句话(放幻灯片:才下过

5、一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黄色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地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 (生读。 ) 师:谁能告诉我们春姑娘为大自然带来了哪些礼物? (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 (提示预设:春姑娘带来了蒙蒙的细雨,轻轻吹拂的微风,千万条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师:(板书:细雨、微风)好,我们在这里种上一颗才展开嫩叶的柳树,长出一簇簇青草,再点缀上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边说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 ) 教学问题预设:从“各色鲜艳的花” 中你能想到春天有哪些鲜艳的花? 问题回答预设:(略。 ) 教学问题预设:春姑娘把大

6、自然打扮得这样美丽,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问题回答预设:(略。 ) 师:书上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一起告诉我。 生:光彩夺目。 师:这的确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在这个季节里,人们都穿上了美丽的春装,到田野里去呼吸那浓郁的花香,享受那温暖的阳光,在习习的微风中放飞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风筝,多么令人向往啊!这几句话该怎样读呢? (生自由读,指名读。 ) 2.展示图片,熟读成诵,认识燕子的外形美。 师生活动预设: 师:这美丽的春景不光把我们迷住了,还把一个个远方的客人也吸引来了。 (引读)谁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师贴画。 ) 生: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小燕子是一身什

7、么打扮?作者抓住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来写? 生:抓住了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来写。 师:(板书:羽毛、翅膀、尾巴)这句话勾勒出了燕子怎样的美? 生:外形美。 师:(板书:外形美)看着板书,你们能把这段话背下来吗? 3.放映录像,自读体会,欣赏燕子的动态美。 师生活动预设: 师:这些外形俊俏的小燕子不仅是来观赏春景的游客,它们还是一群技艺超群的演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放录像。 )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四人小组自学第三自然段。 (活动提示预设:可以用幻灯放映出自学提示:燕子飞行的姿态有哪些?勾出有关的词语,你从这些姿态中体会到什么?从燕子“唧唧

8、”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这段话写出了燕子的什么美?) (四人小组按要求自学,展开讨论。老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指导。生汇报略。 ) 4.运用幻灯,交流感受,品味燕子的静态美。 师生活动预设: 师: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翻飞的精彩表演让我们赞叹不已,那它们停下来后又是怎样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 师:读完这段话后相信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在小组内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并把这段话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生交流感受,质疑,合作解答。师深入学生中了解、指导。生汇报略。 ) 师:作者在描写小燕子时,既有动态又有静态,这样动、静结合,就把小燕子那机灵、优雅的形象活

9、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下面,让我们随着小燕子的优美乐曲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自然段,细心体会小燕子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生配乐朗诵三、四自然段。 ) 三、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师生活动预设: 师:这五彩缤纷的春天因为有了小燕子的到来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同学们,春天就在我们身边,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在春天里还有哪些美好的景物或事物吗? (生答略。 ) 师:春天就像一首绮丽的诗,春天就像一支动听的歌,春天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同学们,你们准备怎么赞美春天呢?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准备一下,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合作。 抓重点学观察,点面结合促感悟 【设计理念】 1

10、.凭借课文这个美的载体,充分挖掘美育因素,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飞行姿态和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2.让学生在兴趣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提高阅读欣赏及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由于课文一、三、四自然段都是直接写燕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采用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

1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认真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庆引入 1.孩子们,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可爱的春姑娘又回来了。说到春天,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2.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笔下就有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燕子 ,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兴趣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唤起他们对“春天” 的回忆。 )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咬

12、准字音。 2.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词语卡片(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沾、倦) ,学生认读,随机理解;(2)生字游戏;(3)学生再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4)读难句比赛。 3.学生集体朗读,要求流利、通顺。 4.默读课文,理清线索并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一是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既轻松又实在地理解词语;二是为学生读准句子搭建阶梯,让他们在有针对性地朗读和充分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读难句比赛 ”,进而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 ) 三、图文结合,体会热闹的春景 1.出示书上的插图(去掉燕子) ,请学生观察并说话:“春天来了”

13、2.出示书上第二自然段文字。 (去掉最后一句描写燕子的语句)学生独自朗读比较,勾画值得自己学习的语句,自由朗读。3.读后圈出文中写到的景物,汇报。 4.师读,学生闭眼想像画面,同时还进行背诵指导。 5.多媒体出示。教师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引出“燕子” 。 (设计意图:由说图到读文,由无序观察到有序描写,学生明显感觉到了作家表达的精妙,也对如何将画面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 ) 四、深入理解,揣摩燕子的美 1.抓住特征,感知燕子的外形美。 (1)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这小燕子怎么样? (2)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14、,那燕子的头和肚子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完整吗? (3)出示翠鸟中描写翠鸟样子的片段,学生自由,对比朗读,加深感悟。 (设计意图:抓住事物特点,我一开始故意质疑,设下圈套,让学生自己探索;接着引导他们通过与同学、文本进行思维碰撞;然后又适时出示相同类型的片段自读加深感悟并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搭桥引路” ;最后又巧妙地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到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灵活,进而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 2.咬文嚼字,品味燕子的动态美。 (1)这几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应该点缀在这幅春景图的哪个位置上呢?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并思考。 (2)再读,谈感受:你觉得这些小

15、燕子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3.运用想像,欣赏燕子的静态美。 (1)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读读第四段,用波浪线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用直线勾出疑问。 (2)交流,讨论并汇报。 (喜欢的句子随机指导感情朗读。疑问预设问题:我们平时都说是几根线、几根绳子,这里怎么说是几痕细线呢?引导学生想像画面。 ) (设计意图:作为“对话” 中的首席,我根据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把各自在独立探究中的发现进行交流。学生在悉心倾听中发现不同的见解,或赞成,或否定,或补充,或重新思考,组际间、生生间互相启发,互动地学,使学习动态生成地向前推进。 ) 五、课外延

16、伸 1.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对春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 2.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者小诗、儿歌等。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渗透了获取知识的途径。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死知识了。) 六、小结,感情朗读,回归全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三、四段,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还有停歇在电线杆上时如音符般的静态美如果我们的生活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许多美。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三段,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设计意图:从整体到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体,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 (选自四川教育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