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562223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习教案08 历史李彩云教学题目: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 9 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学目的:1、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喜爱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和情感。2、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3、通过此次活动,训练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探究活动课 分组讨论法、教师引导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一、 课前准备1、每位同学课前通过网上查阅、看报刊杂志、上图书馆、走访长辈、阅读家谱等了解本家族姓氏的由来、历史名人、祖先事迹。2、教

2、师确定五个课题,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小组负责一个课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收集资料。小组 主题 活动要求第一组 研究带女字旁的古姓 举例。并探讨为何最早的姓氏大多数都跟女字旁有关系第二组 研究和地点有关的姓氏 举例。第三组 研究复姓 举例。并说明复姓的来源第四组 研究少数民族的姓氏及其汉化举例。并阐述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第五组 研究百家姓的排序问题 从其排序规律中看出什么历史现象(上课,同学们好!)二、 导入新课教师:姓氏是代表每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早在三皇五帝之前,中国就已形成姓氏。现在,我们初次见面总要先问一声“贵姓”。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中国数以千计的姓是从哪

3、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探讨中华诸姓的来历吧!教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向家长了解自己家族姓氏的由来,有哪位同学举手说说看的?(请李慧敏发言,教师补充)我也姓李,和李慧敏同学是本家了啊,我也来给大家说说李姓的起源。李姓始祖是伯益,在舜的时候被赐姓嬴,所以李姓其实是嬴姓的分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在尧的时候任大理官,也就是法官。所以后代就以祖先的官名为姓氏了。但是到了商代末年的时候,当时的大理官执法严明,得罪了残暴无道的纣王,就被处死了。他的妻子和儿子逃到山林里避难,靠吃树上的李果为生,为了感念果树的活命之恩,理姓也就改成了今天的李姓。教师:姓氏的形成与图腾有很大的关系

4、,这里我们不细讲了啊,只举一个例子。以前有个夜郎国,他们国家以竹子为图腾,所以这个国家的臣民都以竹为姓。大家看 PPT 这两张图,猜一猜以这两种动物为图腾的部落会姓什么呢?学生:熊、龙教师:除了与图腾有关,姓氏的起源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资料表明,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这是为什么呢?第一组的同学派个代表给大家说说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第一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大家都熟知的封神榜中的妲己,还有著名的红颜祸水妺喜以及桃花夫人息妫,她们的姓都是带女字旁的。姓从女生,这与早期母系氏族社会有关,当时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

5、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教师:大家都听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吧?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故事本身的寓意,我只问大家,东郭先生是姓东吗?(学生回答否,姓东郭)那么东郭这个姓是怎么来的呢?话说齐国的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南西北四个城郭里面,就分别以所居地为姓氏,显而易见东郭先生的姓与地点方位脱不了关系,第二小组的哪位同学给大家再举几个以地点为姓氏的例子?(第二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从这几个例子里,我们不仅看出有以方位,如西门、东方等为姓的,还有鲁赵韩魏宋齐等国家名为姓氏的。从以国为姓的姓氏中,

6、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可以看出分封制度的影响程度之深,当然这个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会接触到。而以方位为姓的,则可以看出人口迁徙对文化的影响。这些都说明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教师:刚才第二组同学举的例子中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姓氏与众不同之处啊,像我们的姓都是只有一个字,而西门、东方等有两个字,这是什么现象?学生:复姓教师:很好,第三组的同学给我举几个复姓的例子呢学生:诸葛、上官、司马、欧阳、公孙、夏侯、令狐、独孤教师:那么谁给我总结一下这些复姓的来历?(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以地名为姓。如楚庄王的小儿子兰被封为上官大夫,上官为地名。其后代便以上官为姓。(2)以官爵为姓。如司徒、司马

7、、司空等。(3)以方位为姓。如东方、北宫、西门等。(4)以血缘关系为姓。夏、商、周三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等,公爵居首,故其后人自称“公孙”。(5)以次第为姓。如第一、第二、。 (6)以少数民族的特殊称呼为姓。如单于、宇文、呼延等。(7)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复姓。有的合用父母之姓为一种复姓,或引入西方姓氏、人名的音译作为复姓等等。如我校八年级 1 班有叫何蔺相川惠和李苗子奇的。再有一种就是女性出家之后冠夫姓产生的复姓。如 1996年香港临时立法会议议员范徐丽泰、曹王敏贤和 2006 年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陈冯富珍等都是这种情况。教师:刚才我们说了复姓中有一种来源于少数民族姓

8、氏。可见汉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很巨大的。少数民族姓氏汉化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先进的农耕文明。最突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于年迁都洛阳以后,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如将拓跋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一共改了姓;二是古代有不少帝王出于开疆拓土的政治需要,经常向异族首领赐姓。如唐太宗曾封突厥族皇族阿史那?思摩为都督,赐其李姓。宋代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按当时习惯大宋皇帝分别赐姓,有姓赵、李、张、高等个姓。明朝洪武五年(),湘西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勾结爪哇、琉球使臣进行叛乱,朱元璋任用归附明朝的南北疆总督哈巴十(维吾尔人)平定

9、叛乱。因哈巴十战绩显赫,翦除国患有功,朱元璋亲赐其“翦”姓。哈巴十率军长期驻守株木山(在今湖南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其后代也在那里定居下来,均姓“翦”,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就是其后。少数民族改姓,除了民族融合的原因,也有不少是为避难而改姓的。中国百家姓里并无“出”姓,经专家学者多方研究发现,原来福建惠安等地的二千七百余姓出者,是元朝太尉纳哈出的后代。纳哈出的祖先木华黎是成吉思汗的义弟,传到第八世纳哈出时恰逢元朝灭亡。纳哈出聚兵金山,屡犯辽东。明太祖召谕纳哈出,纳哈出不服,后战败投降封为海西侯,最后死于征途中。纳哈出长子因罪被诛,次子因怕株连,去掉“纳哈”,以“出”为姓,从此隐居惠安的涂岭一带。

10、还有少数民族将姓氏简略为汉字单姓的。大家不是喜欢看清宫剧吗?里面经常提到什么爱新觉罗氏啊、赫舍里氏、马尔泰氏、富察氏等等。那拉氏后来就简化成了那姓,钮钴禄氏改成了钮姓。教师: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既然有少数民族姓氏汉化,那肯定也有汉族人改少数民族姓氏的,谁能给大家说说?生:回答略师:中国历史上首先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是元朝。元代是蒙古族当权,国人分为四等,汉人地位最低。为了改变卑下的地位,许多汉人纷纷改叫蒙古名。此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间联姻十分普遍,反映在人名系统中如傣族的“固”“刘”,就是由汉傣通婚出现的,乳源县瑶族的“冯”姓是汉男与瑶女结合的产物;连山瑶族的“谢、韦、覃”

11、等姓是汉族男子做了瑶族女子的“招郎婿”后孕育的后裔。再说回清朝,汉人作了满族人的奴才,进了所谓的汉八旗,就会改成满族姓,比如马佳氏、兆佳氏、佟佳氏等等。师:大家会不会背几句百家姓的啊?生:略师:都知道百家姓第一句是赵钱孙李啊,那谁能给我说说为什么是这种排序呢?生:我们翻阅资料,发现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此书出自北宋,赵是当朝国姓,理所当然地坐了首位;第二位是当时吴越王钱缪之尊姓,钱是吴越国建立者,于是当了亚军;第三至第八名的孙李周吴郑王,俱是历妃之姓,帝妃一家,同为皇室,所以最前面的八名,不许他人染指。第二种说法,百家姓成书于北宋,故以皇帝的赵姓为首;赵宋贵为天子,必然富甲天下,有钱才算富,于

12、是钱姓居第二;古代帝位必传给子孙,历朝国运昌盛莫过李唐,因此就把“孙”“李”两姓列为第三、第四,赵家天下是在五代北周无存,政权亡掉(周无政亡)之后建立的,由于中国没有“无、政、亡”三姓,遂以谐音的“吴、郑、王”三姓代之。师: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暗藏了什么深意在里面?生:百家姓的排序是根据当时各姓氏政治地位的高低来排列的,体现了当时姓氏的贵贱,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延伸:姓氏的秘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探讨一下。比如姓、氏、名、字、号之间的区别啊,中国到底有多少姓氏啊,一些比较独特生僻的姓氏啊,姓氏制度的作用啊,泰州地区的名门望族啊等等。三、 总结常言道,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姓是纽带,使亿万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同舟共济,令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首挺胸,共同前进。维护姓氏和名字的尊严对每个中国人维护人权、尊重人格来说是很重要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很多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衰落或灭亡了,而中华文化却历久益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各姓同胞紧紧团结,共同维护族姓尊严,从而形成地域性或全民性的强大凝聚力。我们学了这课要增强家族荣誉感、民族荣誉感,大家一起为我们祖国明天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好不好? (下课,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