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5615069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2010年 7月 16日,作为文学院 0601支部“星星点灯”服务队其中的一员,我 告别熟悉的校园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赴惠州博罗第一中学社会实践的征途。 一路上,我感觉身体很疲倦,但头脑却是清醒地转动着,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是:我到底为什么来三下乡?是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为给孩子们传递我们知 识的火种?还是仅功利地为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成为一名教师而增加资 本?最终,我真的无法伟大或者虚伪地选择前两种目的,我甚至怀疑自己当初 是不是因为大家都报了名而抱着好玩的心态而加入的。但一切的疑惑都在7 月23 日三下乡结束的那天得到了答案,相同的路线,相同的队友,甚至相同的巴 士

2、和司机,却有着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想法。我不确定之前的目标到底有没有达 到,但我确定的是这次的下乡活动给我精神上带来了许多的冲击。目标的寻求 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将把我这十天之学运用到以后的教育事业和人生哲 学之中。一、“ are you ready? ”首先我要这样问自己。由于学期末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三下乡时间的提前,我之 前计划的备课任务完全被打乱,只好匆匆忙忙地收拾好行装和简单地准备了备 课资料就踏上了这次的下乡的征途。我本以为我手头上的资料是足够让我讲完 5节课的,结果这样的草草准备连短短的 40 分钟也撑不了。我从其他队友精彩 的讲课内容中看到她们的精心准备,这不禁让我惭愧。我连基本的

3、备课内容都 完成不了,还谈何师范技能,就更别说把教育事业当作是一种艺术来对待了。 在上接下来的几节课前我都要在心中默问自己一句:“你准备好了吗?”从短 期来看,“准备”意味着备好你即将要上的课程,包括课题的选择、时间的把 握、与学生的互动等课堂艺术;从长远来看,“准备”意味你专业素养的积 累、师范技能的娴熟运用、把握学生心理的敏锐度等等,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急 待我们去汲取、整合以及运用,特别是对待我们厚积薄发型的中文专业,我们 更不应该投机取巧,唬得过自己的学生,唬不过老师的责任,中文人的良心。 做了两年的中文人,在向学生解释孔子理论主张的时候竟然在讲台上词穷了。在他们大声回答出孔子的主要主张是

4、“仁”与“礼”的时候,我无法再向他们 阐释出什么孔子理论的精髓,原来我的水平并没有比他们高出多少,我只是多 了个华师学子的头衔,还戴着这个头衔到处招摇撞骗,不知“大学”为何物, “中文”为何物,更谈何孔老夫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身在中文,身在教育,可心呢?也许只有当心也到“庐山”的时候,才能真正 懂得此山的奥妙吧!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这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书本或老师没有提到过的难题,例如 “如何对待学生打瞌睡的问题?”我们是该直接点名批评还是该放任自流?一 方面,直接批评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太多的批评也会造成学生的麻木, 从而失去批评的作

5、用;另一方面,任其自然更是不可取。后来我尝试了一种以 表扬的形式来代替批评的提醒方式或以检讨自身课程不足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 题,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短短的十天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这样的 类似问题,如“鼓励学生的尺度该如何把握?”、“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造 成怎样的影响?”、“学生的座位安排对学生学习会有怎样的影响?”、“学 生的兴趣与课程安排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 这些问题在以前的学习过 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不可能在某一本书上直接找到或从哪 位老师的口中直接得知,但我们却可以从学生身上直接找到答案,但前提是我 们必须深入学生当中,想学生之所想,亲身体验各种教育方式的利与弊,这样 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是最懂回报的人,你拿出热情,他们回报你以掌声;你献出爱心,他们回 报你以鲜花;你捧出真心,他们回报你以笑脸 , 但他们也是最敏感的人,你 稍微有不公平的态度,他们都会受伤,哪怕是带上一点点虚假和功利的关心, 他们都会摒弃。记得师生见面的第一天,在和学生闲聊的时候我自然地说了 句:“你们好可爱啊!”从她们的表情上我可以看出她们的不以为意。事后我 想:虽说这样的赞美并不虚伪,但她们并不喜欢“你们”这一词语,她们喜欢 单独一个的“你”,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独一无二的角色,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