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549686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规定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集 团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设备管理规定文件编号:CLD-QM-03-SC-01-A0共 10 页 第 11 页 修订记录序号日期版本修订说明修订人1A0新发行1.0 目的 规定本企业设备管理、进口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特种动力能源设备管理、起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2.0 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设备管理。3.0 内容3.1 设备管理3.1.1 设备固定资产3.1.1.1 企业的设备,一般分为生产用设备和非生产用设备。 生产设备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如下:a) 按现行财会制度规定,企业设备同时具备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和单台设备购置价值在2000元以上,列为固定资产;b) 企业自制设备的单台

2、价值达到企业固定资产标准,并经过生产验证确实有效,应列为企业固定资产;c) 使用年限较短,容易损坏,更换频繁的物品,以及为生产购置的专用工具、卡具、 模具、玻璃等器具,虽然符合固定资产条件,可列为低值易耗品。3.1.1.2 设备固定资产分类a) 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设备b) 机械工业关键设备c) 重点设备d) 能源设备3.1.2 设备的开箱验收3.1.2.1 新设备订购到公司后,由生产部设备组会同使用部门及时组织开箱点货验收。3.1.2.2 开箱验收主要检查实物、技术资料、随机附件、专用工具等是否与装箱单相符,设备外观有否残损、锈蚀、变形,发现有坏箱、缺损或质量问题、技术资料不齐全则在索赔期

3、内由生产部设备组负责办理。3.1.2.3 设备随机技术资料,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开箱并负责核对验收,登记造册,然后办理借阅手续。3.1.2.4 进口设备的开箱验收,按进口设备管理办理。3.1.3 设备的安装调试3.1.3.1 设备部门按照工艺平面布置图及有关安装技术要求,将外购或自制设备安排购进部门进行安装,若购进部门确实无力量安装,由生产部设备组安排人员解决。3.1.3.2 设备安装部门负责安装工程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具体负责设备搬运、到位及水电气等工作(水、电、气管路由生产部设备组负责设计提出任务单)。3.1.3.3 新设备安装,一般需做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精度试验三种,并对整个设备试验运

4、转做出评定结论,办理移交生产的手续,并注明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和日期。3.1.3.4 新设备安装调试后,由生产部设备组组织安装使用、检验等部门共同进行验收。a) 设备外观检查和安装正确性检查;b) 设备空运转、负荷运转及操纵、传动系统的状况;c) 按出厂检验的精度和项目检验精度;d) 电气控制系统的状况;e) 液压系统的状况;f) 安全防护装置和环保性能;g) 按照装箱单清点附件、工具等。3.1.3.5 验收合格后,由订购部门负责办理移交手续,填写设施安装验收移交单,给参加验收人共同签字后,正式移交给使用部门,并及时填写设备总台帐设施履历卡,做好资料存档。3.1.3.6 新设备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一

5、切问题,由订购部门负责与制造厂联系解决。3.1.3.7 新机型的设备进公司,生产部设备组应该根据说明书及机床润滑部位制订好操作规程,并给操作人员认真学习,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3.1.3.8 调拨进公司的设备,由生产部设备组负责安装,并组织使用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移交生产,如不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时,由生产部设备组负责修复后,再移交生产。3.1.3.9 做好设备从安装试运转到稳定生产这一段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初期管理工作。a) 进一步观察和记录设备运行情况,设备加工精度,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b) 调查分析设备的结构及传动操纵系统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c) 分析设备对生产的适用

6、性和生产效率;d) 使用部门做好设备使用初期的实际开动台时、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初期故障、设备的改善措施等原始记录。3.1.4 设备的调拨和移装3.1.4.1 设备实行有调拨、调出设备应按分级管理的要求进行审批,调出和调入双方凭设施调拨单办理交接。3.1.4.2 调出设备应随带有辅机专用备件、附件及技术文件、档案资料、并按价付款。3.1.4.3 车间之间设备的移装应由生产部设备组统一办理手续。3.1.5 设备的封存与启用3.1.5.1 凡已安装验收,投产使用,因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停用半年以上的设备,应进行封存,由使用车间填写设施封存(启用)申请单,报送生产部设备组和财务部。3.1.5.2 封

7、存设备要有明显标志,封存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放尽油箱中的油,进行一次全面维护,采取防尘、防锈蚀、防潮措施,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3.1.5.3 所有封存设备都要达到完好设备要求,并列入设备检查范围。3.1.5.4 封存设备启用时,使用单位应填写设施封存(启用)申请单办理启用手续,会同生产部设备组检查启封。3.1.6 设备修理、改造、更新3.1.6.1 根据公司现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在每年年底制定下一年度修理计划,编制设备修理计划表,报分管领导和总经理批准后按计划执行;在计划修理实施过程中,因客观原因需更改修理计划,必需编制设备修理计划表,由部门经理审核,并报分管领导和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8、。3.1.6.2 设备维修单位的选择主要根据维修质量、价格、服务质量、付款条件等几个方面来考虑,价格上做到“货比三家”。3.1.6.3 设备的改造与更新工作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企业要根据产品发展计划,结合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状况制订设备改造与更新计划,生产部设备组负责订出计划,负责实施。3.1.6.4 一般设备改造与更新,由生产部设备组提方案,报技术工艺审核,并逐级审批。凡纳入更新或技改项目中的重大设备改造与更新,应组织技术工艺,进行经济分析论证,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3.1.6.5 设备技术改造宜结合大修理进行。3.1.6.6 设备更新原则上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无法修复,改造

9、的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可以更新。a) 经过多次大修,技术性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b) 技术性能落后,经济效果很差;c) 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性能,但不经济;d) 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e) 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3.1.7 设备报废3.1.7.1 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不宜修复、改装,对安全生产有影响,对环境严重污染或属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淘汰的设备,可以填写设施报废申请单,办理报废。3.1.7.2 处理报废设备收入的资金,只能用于设备更新和改造。3.2 进口设备管理3.2.1 总则3.2.1.1 为加强

10、进口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标准。3.2.1.2 企业的总经理、专职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根据职责分工,对保护设备完好状态负相关责任。3.2.2 进口设备的接运与开箱检验3.2.2.1 企业应组织设备、档案、技术等有关部门成立专门接运小组,要熟悉合同内容、技术标准、设备档案,制定接运验收计划、检验方式,并按照计划定期检查计划实施进度,保证进口设备接运工作的安全,可靠及开箱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3.2.2.2 进口设备进公司后,工作小组(设备、档案、技术等部门)应根据工作计划, 立即组织开箱检验工作,进口设备在开箱检验时应有卖方(或委托的代理人),买方、商检、海

11、关、保险公司等有关代表在场,开箱检验产要检查实物,技术资料与装箱单是否相符,设备配套是否齐全(包括附件软件、专用工具、辅料、备品配件等),设备外观有否残损,锈蚀,变形(必要时在现场拍照),并请在场有关各方在进口设备开箱检验单会签。发现有不符合合同规定,设备缺损,质量问题,技术资料不齐全,应按下列原则处理。a) 有卖方代表在场时,应当场验清损坏内容,给卖方代表会签并确认赔偿,同时将详情书面报知商检机构;b) 有特殊情况,如双方意见不一致,或者合同规定买方自行检查验收等,应及时请商检机构复验出证;c) 进口设备,没有技术档案部门人员在场,不得开箱验收;d) 进口设备未经开箱检验不得安装;e) 进口

12、设备按合同规定不能拆验的项目和部位以及卖方铅封的技术专利,不得拆验;3.2.2.3 进口设备的随机技术文件资料, 应由公司技术档案部门派人员参加开箱负责核对验收,经登记造册,然后办理借阅手续尽快组织翻译,翻译本一式二份,由公司技术档案部门,设备主管部门保存。3.2.2.4 进口设备的随机技术资料等,应按规定由科技档案部门集中保管,负责借阅,进口设备开箱验收后,有关索赔,双方纠纷,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调整,质量等一系列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均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及时收集齐全,按规定整理,按时间向科技档案部门移交归档。3.2.3 进口设备的安装,调试与验收3.2.3.1 进口设备需在

13、专家指导下,由专业安装队伍负责安装,也可在确有把握情况下,由技术人员负责组织专业安装小组实施。3.2.3.2 设备调试应经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按程序进行,首先检查设备实际的电压,气压,水压,油压是否与设备要求相符,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如与设备技术要求不符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在故障排除前绝不允许开车。3.2.3.3 试车应在卖方或买方专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包括清洗,检查,调整,试运转,试生产等。试车分空载试车,负载试车和考核验收三个阶段。a) 空载试车应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认无误后填写空载试车运转记录,参加试车人员应会签存档;b) 负载试车应从最轻负载开始,逐

14、步升级,直至合同条款规定的技术指标为止,不允许进行超载试车,认真做好试车记录。c) 试车合格后,即可对设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中,要对设备合同规定的设备性能、产品产量质量、设备故障停机频率、停机原因、设备持续运转的稳定性作测试和记录,发现与规定不符的,应由卖方负责修理,调整,直至更换设备;d) 设备试车中的正常调整工作及生产试验的工艺性调整,均由使用单位组织设备管理人员或操作者及时调整解决。3.2.3.5 在试运行,试生产正常,考核验收合格后,由买方双方签署设施安装验收移交单,并经商检机构认可后,投入生产,及时纳入企业固定资产,由财务部门提取折旧。3.2.4 进口设备的润滑管理3.2.4.1 按设备说明书要求制定润滑卡,选用的代用油料及添加剂配方应保持原油料基本点,满足设备润滑要求,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后方可使用3.2.4.2 操作工、工程技术员、设备管理员,应经常巡视,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对一些润滑机理及构造不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