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423949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 选择题(本卷共23小题,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约翰霍布森认为,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理论的形成间接地受到了中国某一传统思想的影响。这里的“中国某一传统思想”指的是A. 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B. 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C. 道家的无为而冶思想D. 墨家的节俭苦行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市场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是受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故答案为C

2、项。ABD项,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墨家的节俭苦行思想都不符合题意,排除。2.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B. “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最能顺应当时时代潮流的是法家思想,选项A正是法家思想,主张变革,为正确选项;选B主张效法先王,关注百姓利益,这符合墨家思想,不

3、符合当时的时势,排除;选项C是儒家思想,主张民贵君轻,不符合时势,排除;选项D是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显然不符合当时时势,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符合当时时势,然后从选项中选出法家主张即可。3.故宫天安门外的那对华表上面的蹲兽名“孔”,又名“望君归”,每当君王外出不归,这两只狃就劝诫他回宫。这一设计其实正代表了传统文化力量对于君王言行劝喻式的限制。这与董仲舒的哪一主张相近A. 君权神授B. 大一统C. 正君心D. 天人感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传统文化力量对君王言行有一定的限制,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主张,选项D正确;君权神授强调君主权力来源,与材

4、料主旨不符,排除A;大一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未涉及对君权限制,选项B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而非正君心,排除选项C。4.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人肉治羸疾”,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孝子们割股千年,清代江南通志记载了2000多个受到朝廷旌表的孝子,其中有过割肉(含割肝,剜眼等)疗亲行为的在500个以上。导致材料所述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推动B. 儒家思想尊崇孝道C. 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影响D. 政府、社会鼓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清代江南通志记载了2000多个受到朝廷旌表的孝子,其中有过割肉(含割肝

5、,剜眼等)疗亲行为的在500个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子孝行的主要原因是受朝廷旌表即政府鼓励的带动,故D正确;“存天理、灭人欲”出现在宋代,材料讲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故A错误;儒家思想崇尚孝道一直都存在,但割股疗亲在中唐才成为普遍现象,故B错误;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只是记载,不是影响,故C错误。【点睛】儒家强调忠孝思想,为了维护统治,统治者比较重视宣传忠孝的行为,如政府旌表孝子等行为,在社会形成一种重孝风气,出现众多行孝行为。5.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下列有关“天理”解释的最恰当的是A. 天理是指天体运行法则B. 天理揭示社会发展规律C. 天理证明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合理性D

6、. 天理实质是天人感应理论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所以朱熹的天理是为了证明儒家生活方式的合理性,故C正确;朱熹的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不是天体运行法则,故A错误;也不是社会发展规律,故B错误;天人感应是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降下灾罚于他,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点睛】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

7、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6.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民间多私自印制历书。在四川、淮南等地,官方历书尚未颁布,私印者已大量贩卖于市,故朝廷专门下令予以禁止。这反映出A. 活字印刷术在民间应用逐渐广泛B. 民间所印历书比官方更受欢迎C. 印刷术促进了天文历法知识的进步D. 政府对民间私印书籍加强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故朝廷专门下令予以禁止”来看,说明政府不允许民间私印书籍的贩卖,即政府对民间私印书籍加强管理。故答案为D项。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出现,排除A项;民间私印历书早于官方的颁布,从而大量贩卖于市,并非更受欢迎,排

8、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印刷术与天文历法知识进步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7.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B. 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C. 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D. 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峰期,这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开放,国家稳定,而宋代理学兴起,民族战争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体现在文学上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即“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故本题答案选D项。 A、B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排除;唐宋时期仍然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

9、政策,C项表述错误,排除。8.徽班初入京时,唱白纯用方言乡语,仅五十一多年,许多艺人“念字口音皆北京化了。”他们还根据百姓兴趣编了三十六本连台轴子“三国戏”,广受欢迎。这些都促成了京剧的形成。这表明京剧形成过程中()A. 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B. 实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C. 融合了其他剧种的特长D.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念字口音皆北京化了”、“根据百姓兴趣编了三十六本连台轴子三国戏”可知徽班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应了当地居民百姓的兴趣和需要,促成了京剧的形成,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反映的是徽班满足了百姓的需要,而非统治阶级,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反应京剧的社会教化功能,

10、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迎合了百姓的需要,没有体现融合其他剧种的内容,排除C项。9.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B. 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C. 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百科全书D. 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政全书表明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产物,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农政全书不能体现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B选项排除。农政全书并

11、未涉及工业发展,C选项排除。10.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A. 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享乐B. 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C. 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严重D. 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严重打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及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故答案为B项。A项,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的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

12、,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严重的表述题干信息未涉及,排除;D项,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严重打击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1.苏格拉底主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从而确立普遍公认的、绝对的真善美。他的这种认识基于A. 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B. 雅典道德沦丧,政治腐败C. 教育可以发现人的内在美德D. 辨证的逻辑方式具有科学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确

13、立普遍公认的、绝对的真善美”并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修正普罗泰戈拉的箴言,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强调的是“确立普遍公认的、绝对的真善美”的方式方法,而不是强调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教育的作用,该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辩证的逻辑方式,排除。12.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里“新型的控制”指的是A. 虔诚的信仰B. 教会的仪式C.

14、 真诚的善行D. 神父的指引【答案】A【解析】“新型的控制”是宗教改革的具体要求之一,也就是要对上帝虔诚的信仰,这种新型的控制是不同于以往的中世纪形式上的信仰,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宗教改革反对繁冗的仪式,因此排除B选项;这种控制更多地体现在思想上,而不是行动上,所以不选C选项;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这种信仰在自己内心中,不应受神父控制,故不选D选项。13.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水平的差异B. 国际地位的差异C. 文化环境的差异D. 政治制度的差异

15、【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7-18世纪,英国率先(1689年)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政治的批判较少;同时期的法国仍然处于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之下,整个社会受专制的影响超过英国,因此对现实政治进行的批判较多,故D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8世纪早期英法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此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国际地位不是国内政治变化的主因,此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文化环境不是国内政治变化的主因,此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14.“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A. 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C.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D.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量子论的影响,题眼是“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从“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可知该理论是量子理论。法拉第的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