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423916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强化训练试题(七)(补习班,含解析)一、单选题1.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这次大会A. 有助于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B. 克服了党内的“左”倾错误C. 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D. 阻滞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答案】A【解析】【详解】中共六大对中国革命的性质认识正确,“做艰苦的群众工作”有助于在革命最困难时期积蓄力量,因此这次大会有助于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党内“左

2、”倾错误仍然存在,B项说法绝对,排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于1927年10月,排除C项;中共六大仍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排除D项。2.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 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 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 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答案】B【解析】分封制一般分封的是周王的同性家族,同性和异性的称呼体现出血缘关系的远近,实质上是宗法观念的体现,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中央很难实现对地方控制,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

3、时期出现,故C项错误;家天下局面形成是夏朝启的时代,故D项错误。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3.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每年5月3日至9日为“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以“五三

4、济南惨案”、“五四运动”、“五八兵役宣传日”、“五九承认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对士兵、警察、壮丁,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宣传。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A. 增强广大民众的国防意识B. 创新征兵宣传的服务机制C. 满足战时兵员补充的需要D. 树立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将纪念日与征兵制宣传结合起来,可见其目的在于服务战时需要,补充兵员,选项C正确;材料中强调了宣传对象的特殊性,即针对士兵、警察、壮丁、广大青年学生,因此其侧重点并不是国防意识,选项A排除;选项B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4.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

5、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答案】C【解析】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正确;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A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B错误;以上地区也不全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秦朝再

6、分新郡进行管理的原因,学生要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中得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与地方管理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A. 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 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C. 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迁于咸阳十二万户便于充实关中地区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地位,而不是强

7、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排除A项;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未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6.在重庆谈判之前,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20、23日三次驰电延安,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但第一封电报发来时,中共态度较为冷淡;收到第二封电报时,中共决定派周恩来去重庆;收到第三封电报时,中共决定派毛泽东亲自去重庆。中共态度的变化A. 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B. 体现国民党方针的变化C. 说明国内和平得到保证D. 反映了抗日局势的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讲的是面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共不同的态度。由于蒋

8、介石奉行其独裁政策,缺乏公正解决争端的诚意。为此,中共决定暂时中断与美蒋的联系,把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作为制止内战的主要手段。所以,当蒋介石第一封电报发来时,中共态度较为冷淡。后来斯大林此间曾两次来电促请中共接受蒋之谈判邀请。而中共中央在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告中也专门提到:“现在苏、美、英三国均不赞成中国内战”。可见中共态度的变化是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故答案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最后还是发动了内战,故排除B项;重庆谈判所签订的双十协定最后被撕毁,国内战争爆发,故排除C项;由时间“1945年8月14、20、23日”可知,日本投降,战争的局势己经稳定了下来,故排除D项。7.历史学

9、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一措施体现A. 关税自主运动的完成B. 对国际市场秩序维护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D. 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修改关税,是其发挥经济职能的体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3年5月中国政府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至此中国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提高关税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市场秩序的稳定;C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

10、案为D选项。8.赵翼的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A. 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 行省制度开始于金代C. 行省制度具有继承性D. 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可以看出,行省制度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故C不符合题意;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行省在金代设立是为了“治一方”,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行省制始于元代,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行省与中书省之间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9

11、.下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衰落B. 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 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详解】图片反映出相对于1920年,1936年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是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应该是日益膨胀,只是在这一时期比例下降,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不是原因,只是一种现象,故B项错误;帝国主义放松了

12、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10.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发行了新货币一金圆券。阅读下面漫画,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 暗示了美国忙于冷战已放弃国民党政府B. 该现象有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经济效益C. 展示了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惨状D. 该现象说明美国已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答案】C【解析】1948年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用金圆券取代法币,漫画显示骨瘦如柴的国民政府在美国帮助下想抓住金圆券这根救命稻草,但化为泡影,反映了“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惨状”,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金圆券的发行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垮台,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

13、不能反映美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垄断,排除D项。11.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年份人口(百万)粮食种植面积(百万公顷)粮食单产(千克)14007219.81036165012332.01095175026048.01544182038159.01840A. 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B. 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C. 支撑起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D. 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较为迅速,虽然人口大量增长,但农业的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故选C项。A项夸大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进步的意义和当时中

14、国的国力,排除;生产力取得质的突破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环境恶化的结论无法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D项。【点睛】解答表格类选择题要注意表格中同一类数据的多少变化,通过数据的变化得出相关结论。12.唐玄宗开元年间规定:“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凡官员及其伯叔、堂兄弟姊妹“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这些规定旨在( )A. 抑制工商发展B. 打击门阀士族C. 维护等级秩序D. 整肃官吏作风【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可得出不许官员与民争利,起到整肃官吏作风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工商业的态度,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是针对官僚而言,并非门

15、阀士族,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对等级秩序的态度,故C不符合题意。13.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600处。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A. 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B. 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C. 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D. 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农村商业中心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使乡村市镇更具经济牲,说明乡村经济进行了自我调整和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流,故D项错误。14.长江三角洲地区到宋代逐渐发展为全国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泛流传。但到明代中叶,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向,农户的经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