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5422648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PPT 页数:838 大小:1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8页
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8页
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8页
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8页
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精完全版并附:药性现代研究PPT课件(8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药学 完全版 附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全国高职高专规范教材课件 主讲 孟萍 2 目录 总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行气药消食药 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其它药 3 总论 4 中药能做什么 中药美容中药强身中药治病 5 一 什么是中药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用以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及其简单加工品 6 中药含义的内涵 理论指导中医理论用途防病治病物质来源天然药物 植物 动物 矿物 简单加工品 物理 化学 生物加工 中庸之医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素问 四气调神论 7 二 什么是中药学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

2、种中药的来源 采制 性能 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8 三 中药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史记 载 神农以赭鞭鞭草木 始尝百草 始有医药 中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9 偶然中毒尝百草知性能知疗效反复实践淘汰主动尝试 效差 剧毒 指导实践口述至文字实践理论肯定检验理论 效佳 微毒 中药起源图解 10 四 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东汉 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南朝 雷公炮制论 第一部制药专著唐 新修本草 世界最早的药典明 本草纲目 载药1892种 科学巨著 11 五 现代继承与发展 中药资源普查 各个地方药志 民间方药挖掘 各种藏药 蒙药 苗药等 中医药著作整理 中药大辞典 等 中药人

3、工培植 天麻 砂仁 麝香等 中药药理研究 小檗碱 人参皂苷 甘草甜素等 12 六 中药的来源 根据物质来源划分 植物类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动物类全虫 角 甲片 皮 贝壳 甲壳胆 病理产物 粪便 矿物类硫化物 氧化物 卤化物碳酸盐 硼酸盐 硫酸盐 13 党参 黄芪 葛根 龙胆草 根 14 麻黄 川贝母 肉苁蓉 茎 百合 15 叶 桑叶 苏叶 艾叶 大青叶 16 花 菊花 红花 合欢花 芫花 17 果实 山楂 佛手 大枣 白豆蔻 18 种子 巴豆 白芥子 瓜蒌仁 刀豆 19 全虫 地龙 全蝎 土鳖虫 20 甲片 穿山甲 21 角 水牛角 羚羊角 22 皮 蝉蜕 阿胶 23 贝壳 牡蛎 石决

4、明 海蛤壳 24 甲片 龟板 鳖甲 25 病理产物 牛黄 26 粪便 鼯鼠 五灵脂 27 矿物 石膏 硫酸盐 自然铜 硫化物 磁石 氧化物 钟乳石 碳酸盐 28 根据地理位置来源划分云广川藏东北江浙 道地药材 29 七 中药的命名 30 1 与产地有关 本身包含地名 阿胶原产于山东东阿县的阿井 巴豆产于巴蜀强调道地药材道地药材 功效稳定雄厚 历代沿袭下来主产于某一特定产区的中药材 广陈皮 新会皮 广东杭菊 杭州川连 川芎 四川 31 2 与形 色 气味有关 因味得名 细辛 甘草 五味子 苦参因色得名 黄连 红花 板兰根因形态得名 牛膝 白头翁 木通因生态得名 夏枯草 冬青因气香得名 木香 麝香

5、 檀香因气臭得名 鱼腥草 臭椿因质地得名 滑石 32 3 与功效有关 益母草 对产妇有益骨碎补 对骨折有利石决明 决明子 都可明目合欢花 夜交藤 都可安神防风 防避风邪外袭苁蓉 补而不峻 有从容和缓之性王不留行 活血行滞 走而不守 虽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 33 4 与采制有关 霜桑叶 霜打以后采摘的桑叶侧柏炭 姜炭 血余炭 炒炭存性生用以止血敛涩 34 5 与古代传说有关 部分药属于纪念某一医生创造而命名 这跟世界尊重科学家首创精神的意思相同使君子 潘州郭使君治疗小儿科疾病常用的药何首乌 有位姓何的老人 因吃了它而获长寿且须发变黑而得名牵牛子 传说中田野老人牵牛谢医而得名还有刘寄奴 杜仲 徐长卿

6、等 35 6 与外来语的翻译有关 胡麻仁 羌活 番红花 从外国而来补骨脂 破故纸 婆胡子 的音译 就好比巧克力 美利坚等的音译 曼陀罗 梵语 细小圆形美丽的花 的意思诃子 原名诃黎勒 梵语 天主持来 的意思 36 思考问题中药是产于 中国的药物 吗 37 7 与避讳有关 避帝王的名讳延胡索 玄胡索 避清康熙帝玄烨的名讳 元胡索 避宋真宗名讳 薯蓣 薯药 避唐代宗李预名讳 山药 避宋英宗赵曙名讳 群众喜吉厌凶白僵蚕 佳蚕茯苓 福临旋复花 全福花 38 8 其它 一物多名现象蚤休 重楼 七叶一枝花 大黄 西庄 锦纹 药名错别字现象牛膝 牛夕蒲公英 卜公英主张药名的科学化 规范化 39 八 中药的采

7、收 植物类中药的采收全草类药材叶类药材花类药材根据需要果实和种子类药材药效最高根和根茎类药材树皮或根皮类药材动物类中药的采收矿物类中药的采收 40 九 中药的炮制 定义是根据中医药理论 按照临床应用和调剂 制剂的不同要求 以及药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建昌帮饮片 目的 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便于制剂和贮藏 矫臭和矫味 转变药物的性能 减少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烈性或副作用 41 中药的炮制 炮制常用辅料液体辅料 酒 醋 蜂蜜 生姜汁 盐水 胆汁等固体辅料 稻米 麦麸 土 滑石粉 白矾 河沙等炮制方法 修制 不水火制 纯净 粉碎 切制 水制 润 漂 水飞 火制 炒 炙 煅 明煅与暗煅 煨

8、 水火共制 煮 蒸 淬等 其它制法 发酵 制霜 法制中药炮制技术 42 十 中药的性能 概念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和毒性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43 性能与性状的联系 中空者大多疏气发表 苏梗 荷梗 木通 诸花皆散 红花 玫瑰花 辛夷 介类潜阳 石决明 牡蛎 虫类搜风 地龙 蜈蚣 全蝎 种仁类滑肠 牛蒡子 桃仁 火麻仁 芳香类通气 藿香 砂仁 陈皮 根多补益 人参 何首乌 刺善祛风 钩藤 蒺藜 藤类通络 夜交藤 络石藤 血肉有情之品多填精 性状影响决定性能 44 一 四气五味 四气 定义 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又称 四性 温热药 能够减轻或消

9、除寒证的药物 人参 干姜 寒凉药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 石膏 黄连 作用温热药 温中 散寒 助阳 益气寒凉药 清热 泻火 解毒 平肝 平性药指药物的寒热之性不明显 作用和缓五味 主要指辛 苦 甘 酸 咸 淡 涩 包括味觉和嗅觉 45 一 四气五味 2 作用辛 发散 行气 活血 开窍 化湿甘 补益 和中 缓急泄 清泄 降泄 通泄五味苦燥湿酸 涩 收敛 固涩咸 淡 软坚散结 泻下 渗湿 利尿气与味的关系 不同角度阐释 二者合参 同味不同性辛温解表 风寒感冒辛 解表 发散辛凉解表 风热感冒 同性不同性辛温 发散解表 风寒感冒温 消除 减轻寒证甘温 补中益气 脾胃虚寒 46 二 升降浮沉 各种疾病

10、在病机和证候上表现的趋势不同向上 呕吐 咳喘向下 泻痢 崩漏 脱肛向外 虚汗向内 表证不解 疹毒内攻升降浮沉的定义 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势 升浮和沉降升降浮沉的作用升浮 上行向外 升阳发表 祛风散寒 涌吐 开窍沉降 下行向内 泻下 清热 利尿渗湿 重镇安神 潜阳息风 消导积滞 降逆 收敛 止咳平喘 47 二 升降浮沉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因素药物作用趋势的双向性麻黄 发汗和平喘利水川芎 上行头目和下行血海 并旁达四肢 48 三 归经 定义 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具有选择性作用依据 脏腑 经络理论肺脏病变 咳嗽 气喘 胸闷 气短治疗桔梗 杏仁归肺经气味 升降浮沉 归经的综合应用热 黄芩 苦 寒

11、寒 干姜 辛 温 虚 百合 甘 温 实邪 痰饮 葶苈子 辛 苦 大寒 肺病咳嗽 49 四 毒性 中药作用 治疗作用副作用 不良作用毒性副作用 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牛蒡子 辛凉解表药 疏散风热 治疗作用 滑肠 副作用 毒性 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 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 与人的体质因素也有关 附子 砒霜 蟾酥 50 十一 中药的应用 配伍 用药禁忌 剂量 煎服法 51 一 配伍 定义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称为 配伍 配伍关系 52 一 配伍 相杀 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 能明显地增强其原有疗效 并列关系 如 石膏与知母

12、 乳香与没药 相使 以一药物为主 其余药物为辅配合应用 能提高主要的疗效 主次关系 黄芪 补气 黄芪提高茯苓利水的功效茯苓 利水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生半夏畏生姜 相杀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生姜杀生半夏 相恶 两种药物合用后 由于相互牵制而使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 干姜降低黄芩的清热功效干姜黄芩黄芩降低干姜的温中功效 相反 两种药物合用后 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十八反 十九畏 53 一 配伍 配伍关系的目的与使用原则药物七情单味药的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 即药物 七情 包括单行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和相反 5

13、4 二 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十八反 本草名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 妊娠用药禁忌 原理 有损胎元 有损母体 有损产程 分类 禁用 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慎用 通经祛瘀 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的药物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忌口 1 疾病对饮食的禁忌2 药物对饮食的禁忌生冷 黏腻 腥臭等不易消化和有特殊刺激的食物 55 思考题 下列方剂有无配伍禁忌 脾虚湿胜之咳喘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瓜蒌仁 皮各10g款冬花10g杏仁10g百部10g藜芦3g柒剂肝郁气滞之肝硬化症柴胡9g白芍15g陈皮9g香附9g郁金9g枳壳10g茯苓10g炙甘草6g丹参10g女贞子10g五味

14、子10g丁香9g大枣3枚伍剂 56 三 剂量 定义 单味药物的成人一日量 干燥药物 方剂中各药的相对用量 制剂的实际服用量剂量的确定 根据药物性能确定剂量 根据配伍 剂型确定剂量 根据个人 季节 地理环境确定剂量剂量的计量单位要求科学化 规范化换算 1两 30克1钱 3克 57 四 煎服法 先加水400ml煎取200ml药汁 再加水300ml煎取100ml 与前药汁混合 分两次饮服 砂锅 忌铁锅 水质纯净 漫过药物 cm 先武后文 58 四 煎服法 砂仁 钩藤 辛夷 车前子 人参 鹿茸 阿胶 芒硝 三七 琥珀 59 四 煎服法 用药法 内服药剂方法 温服时间 一般饭后服滋补药 饭前服驱虫药和泻

15、下药 空腹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较大的药物 饭后服截疟药 发作前2小时服安眠药 睡前0 5 1小时服次数 一般两次 外用药剂 针剂 喷雾剂等 60 第一章解表药 61 一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 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解表药 功效 发散表邪适应证 表证二 性味特点 辛味 主入肺 膀胱经三 衍申作用及适应证 利尿退肿 水肿止咳平喘 咳喘透疹 疹发不畅初起兼有表证止痛 风湿痹痛消疮 疮疡 62 五 选择用药及配伍1 针对病性选择用药 发散风寒或发散风热 2 针对病人配伍用药 虚人外感的配伍 3 针对四时季节配伍用药 夏季与秋 冬季的用药不同 六 使用注意1 中病即止 以免发汗太过 2 年老体弱者及

16、妇女胎前产后不应发汗太过 3 表虚自汗 阴虚盗汗及疮疡日久 淋病 失血者 虽有表证也应慎用 4 本品多为辛散之品 入汤剂不宜久煎 防止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63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64 麻黄 类别植物原植物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中麻黄和木贼麻黄药材草质茎 65 处方用名麻黄 麻黄绒 炙麻黄绒性味归经辛 微苦 温 归肺 膀胱经 功效应用麻黄峻汗表实寒 风水痹痛与咳喘 发汗解表 风寒实证 常与桂枝相须为用风寒喘咳 三拗汤 宣肺平喘 喘咳实证寒饮喘咳 小青龙汤 肺热喘咳 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 水肿兼有表证 越婢加术汤 温经止痛 风湿痹痛 阴疽及痰核等用法用量煎服 3 10g使用注意表虚自汗慎用阴虚盗汗慎用虚喘慎用 66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麻黄 李佺 对 夏不用麻黄 有汗不得用麻黄 之说 医界人士尽皆知之 千百年来 多有人以麻黄为发汗解表第一药 属发汗重剂 畏而不用 以求稳妥 个人的看法却有悖于先贤 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 常规剂量的麻黄并不致汗 或仅致小汗 曾用于肺虚者患者 动辄汗出 喘咳 也未见大汗亡阴 亡阳之例 麻黄单用 不配伍其他发汗药物 不啜热粥 发汗力量缓和 有汗之人或夏月易汗之季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