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416519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一、找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完壁归赵( ) 克苦耐劳( ) 意不容辞( ) 走头无路( )礼上往来( ) 丛山峻岭( ) 一劳永易( ) 指高气扬(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一( )学期 一( )小事 一( )小提琴 一( )可怜的样子一( )感觉 一( )小路 一( )代数课 一( )优美的曲子三、按要求填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微不足道 阿谀奉承 视死如归近义词:反义词:四、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括号里。归:A返回 B 还给 C 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 D 属于1、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 )2、解答这道习题,尽管他们所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

2、都是殊途同归。( )3、同学们在图书馆借的书都是按时归还。 ( ) 故: A 缘故,原因 B 故意,有意 C 所以,因此 D 原来的,旧的1、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 )2、她无缘无故地就又生气了,简直让人莫名其妙。 ( )3、既然你都清楚,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 )4、爸爸一出差,这孩子又故态复萌,到网吧里去了。 ( )五、选择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A 表示未列举的部分 B 表示略去事情的过程 C 表示说话时的迟疑D 表示说话人的沉默思索 E 表示声音的延续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2、“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

3、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4、“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5、“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六、用关联词填空。1、孩子( )不算多只有两个,( )全靠他一个人张罗。2、她( )拿自己的衣服套在他们身上,( )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3、( )我们不按指定的路线走,( )会迷失方向。4、( )在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攀登的人,( )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七、按要求改写句子。1如果可能,我真愿意再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改为陈述句)_2他将比许多我记得姓名的人显得更有价值! (改为反问句)_3全班同学怎能不赞成这个意见呢? (

4、改为陈述句)_4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 (改成拟人句)_八、修改病句。(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1除夕的晚上,皓月当空,繁星点点。2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3夏天涨洪水了,有千千万万无数的解放军叔叔在扛沙袋筑大坝。4见面第一次,他就给我们留下了美丽而深厚的印象。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星期天清晨,为给生病的老爸买羊肉,骑车到新合村集贸市场去。在市场附近,我遇见了那位老人。 我无法描述我看到他第一眼时的感觉,他是在我不经意时突然闯入我眼帘的。他几乎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他与这个有着太多幸福的省城不太相称,他(戴 带)着洗的发白的军用棉帽,脚蹬一双沾满黄泥的军用球鞋,穿着右开襟的旧棉

5、袄,怕冷似的揣着手坐在两堆胡萝卜后面,他的身旁,是一根乌油油的扁担和一对迭起的竹箩,竹箩里有秤。 老人那架式分明在卖萝卜,可又怕摊儿摆得不是地方而遭市场管理人员呵斥,便揣起手作小憩状。 他满脸的皱纹和瘪塌下陷的面额使我顿生怜悯(mn ln)之心。他看起来比我的老爸还要年迈呀,却还要这般起早贪黑谋生。 推车趋前,问老人家这萝卜可是卖的吗?老人一脸惊喜,双目放光,连连说是,这四毛一斤,那一块钱四斤,便宜卖了。人老了腿脚不灵便来晚了一步,寻不着摊位了,就在这儿贱卖吧,反正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唉,这可是郭茨口的萝卜畦(q w)。 我也听说过;汉阳郭茨口的蔬菜多用农家肥来种,比施化肥种出的蔬菜好吃。 那

6、堆一块钱四斤的萝卜和那堆四毛一斤的一样肥硕新鲜,只是都被碰断了。我想老人一定是由于年老干活没以前灵便了,刨挖时弄断了那些更粗大的萝卜。于是我对碰断的萝卜多了份偏爱,便决定买些一块钱四斤的。 老人和我一同挑捡。我问老人今年高寿,回答说七十六了。 七十六岁!比我老爸还年长四岁。 我突然感到惭愧,为我作为城市人而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的优越感。这位饱经沧桑和风霜的老人还在克勤克俭的生活着,没工夫叹息,没工夫计较,他和千千万万农人一样,踏踏实实的付出一份劳动,为这城市的繁荣做一份贡献,使这城市有了太多的幸福。城里人啊,请持着敬意,(款待 善待)那些辛勤劳作在土地上的农民们。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读音、汉

7、字和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小憩: 克勤克俭: 3. 问题:(1) 老人多大年纪了?用文中的两个词语说说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2)我买一块钱四斤的萝卜是因为它们便宜吗?为什么? (3)我为什么突然感到惭愧? 4.对第二段老人外貌描写的作用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现出老人的贫穷,为下文写我对老人的怜悯作铺垫。B. 表现出老人的节俭、辛勤,为下文写我对老人的怜悯作铺垫。C. 表现出老人的节俭、辛勤,为下文抒情、提示文章中心作铺垫。D. 表现出老人的贫穷,为下文抒情、提示文章中心作铺垫。5.下面是对这篇短文的评述,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 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记叙文,文章先记叙最后议论

8、抒情,画龙点睛。B. 从作者的记叙中,可以看出“那位老人”是一个既节俭辛劳又善良朴实的人。C. 主题是:通过对老人的记叙描写,批判了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的错误思想。D. 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自己的老爸与“那位老人”对比,城里人与乡下人对比。 (二)绿手指去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 至)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

9、,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 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 精致)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的栽种着金盏花。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一样的白。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检查 验证)那些种子

10、。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2、按要求摘抄句子。(1)摘抄文中描写老奶奶精心培育纯白的金盏花的句子。(2)摘抄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简要说明理由。3、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_。 4、读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_5、文章的题目是绿手指,

11、你觉得好在哪里?_十、文言文阅读。醉人击虎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是()项:A必坐守之以俟其醒B.杖击之C.之山下月明处 D.而气以盖之矣2“杖击之”中“杖”应解释为,下列句子中哪一项也有这种用法的词( )。A尉果笞广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弦而鼓之 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4. 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

12、的理解,有什么启示: 十一、习作表达。 题目:我的座右铭要求:座右铭可以是格言、警句,必须明确、具体。要用具体事例写出座右铭对自己的成长所起的作用。字数在500个左右。参考答案(2) 璧 刻 义 投 尚 崇 逸 趾(3) 略(4) 近义词:提心吊胆 坐立不安 不足挂齿 阿谀逢迎 舍生取义反义词:心安理得 泰然自若 举足轻重 刚正不阿 贪生怕死(5) A C B C A B C (6) A D B C E(7)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如果。就。只有。才。 七、1、如果可能,我真愿意再见他一次,但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2、难道他不比许多我知道姓名的人更有价值吗?3、全班同学赞成这个意见。4、小鸟在枝头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