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540557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省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 2011-2012 学年高三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 30 分)一、 (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应届 yn 憎恶 zng 创口贴 chung 立竿见影 gnB掮客 jin 泥淖 no 檄文 x 寡廉鲜耻 xinC骁勇 xio 下载 zi 愤懑 mn 为虎作伥 chnD奇葩 p 恪守 k 编纂 zun 心宽体胖 pn答案:A 解析:(掮客 qin 下载 zi 心宽体胖 p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 组是( )A自诩 刚愎自用 举家迁徙 事实胜于雄辨B陷阱 东施效颦 一枕黄粱 司马昭之

2、心,路人皆知 C拢络 稗官野史 向往光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松弛 孺子可教 开源截流 吃一堑,长一智答案:B 解析:(A 雄辩。C 笼络。D 开源节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D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

3、、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答案:D 解析: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A搭配不当。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指众多的学生。前面不宜用表数量的词语。B “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 “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用法也与后者不同。 “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C褒贬不当。蔚为壮观: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

4、也作“蔚为大观” “蔚为奇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C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2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答案:A 解析:B 句式杂糅,删去“所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

5、。C. “区别”后加“于” 。 D语序不当。改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 。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他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对 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 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此外礼记 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还有散见

6、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如美在恰如其分,在于匀称。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女的美,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至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总相宜”的诗句, 则说明了美在自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谚语,道出的是美在于关系。对于美是不是主客 观的统一, 苏东坡的 琴声作了这样的思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以上种种,虽挂一漏万,却也说明“美是难的” (苏格拉底)。如美学家朱光潜所云:“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 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其实,漂亮的形象引起人们感官愉悦,进

7、而触发其爱慕甚至占有的情感,这里有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道德的、时代的、物欲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其间。包括体育竞技、 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归纳起来: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 不是抽象的概念)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其次,感官把接受的形象作用于情感,引起了我们的爱慕和喜悦,给我们享受和陶醉。第三,能够引起我们审美情感的形象,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 们都只对 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 现象美不是自然 现象(如花的红和花的美有区别),也不是私有现象( 美能分享,美有公认的标准),如少女能歌唱失去的爱情,而守财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

8、财(因为 后者的歌唱不能和他人交流,共鸣,因此不会动人) 。第四,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不是都美,即美除了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的特点外,还必须具备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美的形象 应当反映出人作为人的本 质力量,也即人有意 识、有目的,能 动地去改造世界,追求真与善,从而在客观世界取得自由这样一种能力和力量。如庖丁之出神入化地解牛,医生神奇熟练地运用手术刀,社会井然有序地和 谐发展,神舟飞船出入自由地邀游太空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所以有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之誉。(选自人民文学200312)5下列是

9、对文中古人对“美”的认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美就是善,就是满足。总之,美是主观的东西。B孟子认为美是充实的,他比孔子则更触及了美的内涵,认为美是客观真实存在的。C庄子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因而美是虚无飘渺的。D宋玉对“东邻之女”美的描述,也是基于认为美是主观的认识。答案:C 解析: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 ,他“看到了美的相对性” ,也就必然承认美的存在,因而不可能认为美是虚无飘渺的。 )6苏东坡的琴声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最能说明他的观点的一项是( )A美是难以说清的东西 B美是主观的东西3C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D美是主客观统一的答案:D 解析:

10、苏东坡认为琴声的美不仅取决于“琴上” ,也不仅取决于“指头上” ,而应该是两者的和谐配合统一,因而体现的是主客观的统一。 )7下列是本文作者对美的见解,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漂亮的形象) ,才能引起人们感官的愉悦,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和陶醉。B不仅形象要作用于感官,而且感官还要作用于情感,这样才能产生美,因而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C美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私有现象,它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对人对社会有意义。D美总是与真与善相联系的,只有反映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力量的才是美的形象。答案:A 解析:原文是“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作用于感官

11、”所以不一定“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 。选项把“具体的形象”理解得太绝对了。 )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10 题。龙渊义塾记(明)宋濂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 虽至近亦且半之, 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 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 亩。其妻党 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

12、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 鼓,集多士,以申 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 荫,盖郁然云。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 赏;才颖家 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 亏 ,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

13、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 师,以克 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 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 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选自文宪集,有 删改)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卜地官山之阴 卜地:选择地点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受业:传授学业C.俾无有所与 俾:使D.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植:培植【答案】 B 解析: B 项“受业”应解释为“接

14、受学业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4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A. B. C. D.【答案】 D 解析: 是章君先人所为; 是办学之前的语言。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D.章君的办学举动

15、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答案: C解析: C 项“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错,原文“请濂记之”内容应指章君制定的条教。【参考译文】龙渊就是龙泉,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更改成现在的名字。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一条溪水叫做剑溪。这个地方山高深,河流险恶,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乡间子弟没有求学的地方。章君的先祖曾经因此苦恼忧虑,谋划创建桂山、仙岩两座书院,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固定不变的产业,不久就停办了。章君为之深深忧虑,和儿子们商量说:“没有田产就没有书院,那怎么可以呢?”于是节省日常的开销,用节余下来的钱置办了一百五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