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396516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精品练习【河南天一“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2月)】 暮春上塘道中范成大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已山。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注】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当时范成大由水路赴临安(今杭州)应试途中。上塘:从海宁县经余杭县直抵杭州的一条河流。石门: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县中部的古镇,因春秋时吴越交战垒石为门而得名。洞口:见陶渊明桃花源记。上巳:古时节日,在农历三月初三到水滨举行拔徐不祥的祭礼习俗。因上已、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宋代后上已节逐渐消失。14. 下

2、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叙写舟行水上,看到两岸村舍人家,烟火俱无,描绘出野水苍苍、寒凉澄碧的自然景象,几乎看不到春天的踪迹。B. 首联写诗人沿途所见的衰败景象,以及龙舟竞赛鼓声的稀落,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C. 额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来写古镇风光,并以“清明”“上巳”两个节令突出时间是暮春,暗示“店舍无烟”是因寒食期问禁火。D. 颈联直接写人的情怀,以飘飞的柳絮沾人衣襟,预示春光将逝,叹息岁月徒增;以夜晚片云携来清梦,写出人的孤高脱俗。15.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态?请结合尾联具体分析。【答案】14. B 15. 尾联前句,写自己“

3、遮日长安道”为仕途官场奔忙赴试;尾联后句写羡慕“江湖钓手闲”的清高避世超脱闲逸。尾联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跻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反映出作者心态上的矛盾。【解析】【14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理解错误,首联第二句是写龙

4、舟竞赛刚刚过去,人们都喝醉了,船都散了,鼓声稀疏的景象。故选B。【15题详解】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尾联表达什么样的矛盾心态,尾联“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挤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手法上与前几联一样,也是运用了一对矛盾: “遮日长安道”的奔忙喧嚣与“江湖钓手闲”的超脱闲逸:朝廷、庙堂的仕途官场与

5、“野人”、高士的清高避世。作者的态度是赞美后者,否定前者,为自己“明朝遮日长安道”深感惭愧。【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七调考试】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地写出了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

6、,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 ,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 ,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

7、、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 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远见卓识相辅相成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B远见卓识相得益彰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C。真知灼见相辅相成小肚鸡肠 与众不同D真知灼见相得益彰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8、(2分)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B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C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着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D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

9、20、D【解析】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认识和见解。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不平凡的见识。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相互辅助,相互促成,缺一不可。睚眦必报:瞪一眼的小怨恨都一定要报复。形容人心胸狭窄,气量小。小肚鸡肠:比喻人气量小,心胸狭窄。与众不同;跟众人不一样。自成一家:指在某种学问或技艺上有所创新,能自成体系。21、B【解析】A、C两项一面对两面,C、D两项“具备”与有没有”语意重复。22、C【解析】从前后语境分析得知,所补写的句子与上分句结构基本一致,与下一分句构成“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故选C。【2019届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

10、(3月)】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发生了一起公交车坠江事件,15条鲜活生命瞬间消逝。如此极端恶性的案件并非个例,类似的摩擦 :高铁霸座,因航班延误而大闹机场,因诊疗分歧痛殴甚至砍杀医生剧情之夸张,烈度之大,总会让人 。四十年来,( )有网友说,反腐败让干部作风为之一变,今天,我们社会也需要一场“文明革命”,所言极是。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以诸如诚信黑名单等方式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制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另一方面,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唤醒我们古已有之的善意与良知,用德治荡涤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文明,让身边多一些美德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改革开放40年,

1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的国家,其人格层面的养成、精神层面的蜕变,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恐怕比GDP的增长更为困难。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英格尔斯的一本书在中国 ,书名就是“人的现代化”。今天,在“仓廪实”之后,我们或许尤其需要思考“人的现代化”这一课题,以一场文明的革命,构建起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需要通过以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的方式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B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

12、等制度规范规则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C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D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规范规则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物质文明提升却依然有很大空间。 B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国人的精神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C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精神文明水平却依然有提升空间。 D我们国家的精神

13、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国人生活水平有待提高。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屡见不鲜 大跌眼镜 一日千里 风行一时 B层出不穷 大跌眼镜 日新月异 盛极一时 C屡见不鲜 叹为观止 一日千里 风行一时 D层出无穷 叹为观止 日新月异 盛极一时17【答案】B 【解析】A项句式杂糅且增进思维搭配不当;C增进思维搭配不当;D“通过等”缺少宾语中心词18【答案】B 【解析】根据前后文内容来看,把国家的发展与国民的素养并举,把陈述的对象由国家过渡到国民,使下文的重点落在国民的素养提高上。19【答案】A 【解析】屡见不鲜,强调并不少见。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大跌眼镜

14、: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一日千里和日新月异一个强调快一个强调新。风行一时:象刮风一样流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盛极一时: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2019届河南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乐于助人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收获满足的事情。然而,( ),这是怎么回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理心耗竭”。“同理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同理心较强者能够从他人的表情、语言等方面判断其情绪,进而可以 地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行事依据。然而,同理心也是有限

15、度的,而且能够被消耗。只要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进而危害身心,比如引发睡眠问题等。 那么,对于同理心较强者来说,如何避免自己的同理心消耗过大呢?一是把同理心变成“同情心”。同理心较强者在帮助别人时,往往 地将自己代入别人的情境中,而过度介入别人的痛苦和烦恼,就会造成同理心消耗过大,此时不妨化同理心为同情心。二是找到同理心的边界。没有人的同理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要找到自己同理心的边界,既不要 ,也不要过分介入,而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比如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可以提出建议,也可以给予支持和陪伴,但不能过于干涉别人的选择,更不应 ,代替别人痛苦和烦恼。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导致身心俱疲,结果没有获得快乐 B有些人并没有获得快乐,而是身心俱疲,结果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 C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导致身心俱疲 D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