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368690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第一环节尤为重要,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急救环境差、时间紧迫、随机性强、车载设备有限、技术要求高、责任心强及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则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因此,加强院前急救知识、技术的培训,增强急救技能,强化法律意识,是每个急救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从2007年至2009年院前急救2018人次,接回继续救治1989人次,院前死亡29人,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6个月,平均年龄68.9岁。现将医院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报告如下。1院前急救最容易

2、出现的安全隐患1.1接听呼救电话的同志,没有问清楚病情,没有问患者的姓名,地址记录不详,患方的联系电话号码错位导致专科医师派错、救护车跑错方向,不能及时到达现场抢救患者,延误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第一环节尤为重要,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急救环境差、时间紧迫、随机性强、车载设备有限、技术要求高、责任心强及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则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1.2有些医师、护理人员对急诊急救工作的认识不够;出诊速度慢、急诊分诊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急救意识不强,未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影响了院前急救的医疗护理工作质

3、量。1.3出诊前的物品或药品准备不充分、不齐全或不适用。到了抢救现场才发现急救药品不齐或在抢救过程中才发现某抢救药品不够用,这样会大大降低抢救的成功率。1.4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差,动作缓慢,不能根据病情及时准确地进行护理措施。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第一环节尤为重要,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急救环境差、时间紧迫、随机性强、车载设备有限、技术要求高、责任心强及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则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如静脉穿刺数次不成功,或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选择的穿刺针头过小,滴速太慢,不能有效扩容等。1.5不能充分评估转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未与

4、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沟通。1.6对极危重患者未执行危重患者抢救原则,造成转运途中因人力、物力不够,导致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或死亡。1.7接危重患者时,询问病史不详,如患者有无晕车史,未告知患者或家属晕车呕吐时会增加颅内压,出现头痛或使原有的头痛加剧等。1.8医师、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对已死亡的患者未进行常规抢救,对已死亡的患者检查不仔细,未留有效死亡检查记录。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第一环节尤为重要,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急救环境差、时间紧迫、随机性强、车载设备有限、技术要求高、责任心强及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则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

5、。1.9院前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选择静脉输液针头不当,造成患者在转运途中穿刺部位肿胀,不能保证药物和液体有效进入患者体内,引发医患纠纷。2院前急救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2.1加强岗位责任教育,认真接听呼救电话,接到呼救电话后,要问清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居住的街道、门牌号码及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特征或建筑物,弄清患者所在位置。如果是小儿或儿童还必须问清楚父亲或母亲姓名并做记录,由出诊人员随身带上,以便及时和对方联系,避免跑错方向。针对病情备齐必要的抢救物资,及时到达急救地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提要1.1 精神病人的特殊性。精神病人常常表现为思维、行为、情感、感知等方面

6、的异常,在病理的条件下,病人常缺乏自知力,出现兴奋、冲动毁物、伤人、自杀、拒绝治疗等,给护患沟通、护理安全增加了难度。.1.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1.1 精神病人的特殊性。精神病人常常表现为思维、行为、情感、感知等方面的异常,在病理的条件下,病人常缺乏自知力,出现兴奋、冲动毁物、伤人、自杀、拒绝治疗等,给护患沟通、护理安全增加了难度。1.2 精神病人住院环境的特殊性。在精神科,由于某种原因受封闭管理病房条件的限制,各年龄段、各种精神症状的患者同处一个病区,使有冲动伤人行为的患者受病态支配伤害病友引发护理纠纷,精神病患者大都无自己知力,不愿住院,想尽办法外逃,如病房设施不到位,如门窗不牢固、危险物品

7、的存在,病房内的设施不符合老弱病残患者的特殊需要,都是产生护理纠纷的隐患。1.3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不能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意识到自己记录的每句话,每个签名都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现事故,无法举证。1.4 护士综合知适水平低。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就诊患者中精神障碍伴发躯体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精神科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其他各专科的护理技能。精神科护士平时接触躯体疾病患者少,再者设备条件有限,对身体疾病的先进护理技术不能及时掌握。1.5 社会环境给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精神科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缺乏自知力

8、,缺乏理智的群体,患者冲动伤人、自杀、外跑等随时都可能发生,护士在工作中既要防止患者发生意外,又要提防患者攻击,心理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因而导致心理疲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经济负担、心理问题、个人生活习惯和行为、对疾病康复的期望值等改变,使护理人员在为病人实施护理操作时存在一定心理压力,造成安全隐患2。2.防范措施2.1 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2.1.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主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尤其对有自杀逃跑念头的患者严密观察其行为举止,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平时注重业务技术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经

9、常进行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提升护士应急抢救能力,保障病人安全。2.1.2 重视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3。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护士抗风险能力是安全管理的关键4。组织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理论,针对各科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和教训,及时进行分析,查找目前医院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2.1.3 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明白自己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真

10、实客观书写护理文书,及时全面完整、动态地记录病情变化。“做好你所写的,写好你所做的”,同进做好医疗文书的保管。2.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临床2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超负荷的护理工作,极易影响护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5。根据医院发展情况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同时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加强对高风险时段,如夜班、节假日等班次的管理,注意老、中、青护士的搭配及根据工作 量实施了弹性排班。护理任务重时,增加一个两头班,协助大、小夜班管理病人进餐、服药、睡眠等,确保大小夜班护理质量,避免因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而增加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护理管理者应善于观察护理

11、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解决护理人员的实际困难。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实施人性化管理,使护理管理进入一个新的文化境地。 2.3 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完善病房设施。设置要安全,发现门、窗、锁等设备有损坏时,及时修复。对各种辅助室的门用完及时上锁,及时作安全检查,防止病人私藏工具作撬窗、锁之用。医护人员出入病房门,不要让病人站在门边,以防开门时冲出或抢夺钥匙。2.4 认真履行告知制度。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操作时,都要向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征得家属同意。如对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MECT治疗等。家属带病人外出要交待注意事项并签定知情同意书,探视病人时告家人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告知制度的建立尊重了病人

12、的权利,也是护士进行自我保护、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措施。2.5 加强细节管理,注意环节控制。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尤其是在没有的封闭式管理病房,认真交接班,重点病人特别交接,如藏药、吐药的病人,一定要看服到肚,服药后半小时内不得离开护士的视线。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定护理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护理质控标准、交接班制度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观察护士的自律性。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医院领导要支持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多元化发展机会,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护士负责人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化优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