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大综合第一次统一测.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529089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佛山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大综合第一次统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佛山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大综合第一次统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佛山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大综合第一次统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佛山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大综合第一次统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佛山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大综合第一次统一测.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2007届高三大综合第一次统一测试卷http:/www.DearEDU.com(06.8)第一部分 文理基础(共60小题,共90分)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住宅B.商业C.工业D.交通2有关封建社会城市地域结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世纪欧洲往往是王宫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B中世纪欧洲往往是行政权力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C中世纪欧洲往往是教堂以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D明清时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着紫禁城和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突出了宗教的至高无上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 D人口的生

2、活消费水平4西亚和北非能够吸引大批外籍工人的原因是A自然资源的开发 B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 C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 D农业经济迅速发展5在晚秋或寒冬,老农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目的是A让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C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 读右图分析完成67题: 6.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 应建在( )处A. A B. B C. C D. D7.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 应大量兴建住宅B. 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C. C

3、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D. D地有河流与老城区相隔,是四地中最适合兴建工业区8. .广州地区正午的影子最长时 A.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 太阳直射赤道 D. 这一天是广州的白天最长9.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中较合理的是化工厂居民区常年风向河流10. 下列可反映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的是高级住宅区环境优雅中等收入者想方设法入住高收入阶层居住区旧金山唐人街学校建设在环境优美处A.B.C.D.11. 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两方面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普朗克12. 目前,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4、家有:苏联 美国 中国 日本 法国A. B. C. D.13.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A.核武器研制成功 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C.“银河-1”型机问世 D.“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14.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完善了教育立法 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 B C. D15. 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积极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有利于调和人际关系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5、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点是哪一派别的思想 A. 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7.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 启发诱导 B. 循序渐进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18.“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19.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20. 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大变革 B.生产力的发展

6、C.文化教育的发展 D.言论自由21.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把“双刃剑”。从产业来看,其负面影响主要反映在工业方面,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压缩产品的利润率,该部门会减少产出和投资,对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其正面影响主要反映在服务业方面,在国内市场为外国提供服务,服务价格得到提高,因而会增加服务业的利润空间,激励该部门更多地投资,就业也会随着增加。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两点论和两分法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内外因关系原理 22. “福娃”传递着“北京欢迎你”的心声,开创了一种新的拟人化设计方式,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福娃”设计组的负责人韩美林说:“我要设计出一种形象,表现出源远

7、流长的中国文化,表达出中国人民的热情,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我要让福娃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揉进中国这两个字。”从哲学上看,艺术创作A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 B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C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D说明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23.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联系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桥梁2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表明只有处理好各部分的关系,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要坚持与时俱进

8、、开拓创新,促进新事物成长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就决定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 B C D25.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各国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的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这段话说明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普通性 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A BC D26广告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9、由此可见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27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28.邮票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名片”,鸡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动物,也一次次跻身于方寸之间。不仅我国陆续发行了不少与鸡有关的邮票,法国、韩国等也发行了与鸡有关的邮票,这表明 A

10、.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各国的民族文化其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C.鸡被世界各国都视为吉祥物 D.各国的信仰有相同的东西2005年6月10日,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音乐会,冼星海,这位抗日音乐家,他的音乐和精神永远感动着人们。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9-30题29.尽管是抗日乐曲,每当冼星海创作的、雄浑激越的黄河大合唱旋律响起时,总会让人热血沸腾。黄河大合唱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号角。这说明 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思想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深

11、刻影响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A. B. C . D. 30.冼星海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积极创新,创作出呼唤抗日、鼓舞民众的现代革命音乐。这说明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 B.文化继承是对历史文化全面、彻底的承接 C.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31DNA是控制遗传性状的主要物质。在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它分布在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 B细胞核、核糖体C细胞核、内质网 D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32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A细胞成分的更新物质 B酶的主要成分C组织修复的原料 D能量的主要来源33. 组成糖元和核酸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

12、C、H、O和C、H、O、N、P BC、H、O、P和C、H、O、N、SCC、H、O、N和C、H、O、N、P、S DC、H、O、S和C、H、O、N、P、S34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有 A核酸 B多糖 C氨基酸 D肽链35去年,我国出现“大头婴”事件。主要原因是不法商人直接以碳水化合物配制的劣质奶粉引起的。一般来讲,如果摄入的营养成分不够,就会缺乏蛋白质和脂肪,表现出体重下降,身体消瘦,甚至发育迟滞,就会出现水肿,也就是“大头婴”,这时非常危险,死亡率甚高。加入下列哪种试剂可以判断奶粉是否含蛋白质A双缩脲试剂 B二苯胺 C斐林试剂 D苏丹36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37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A.EeFFEEFf B. EeFfEeFf C. EeFFeeff D. EEFfeeFf38预测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年龄结构 B.人口数量 C.人口密度 D.性别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