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熔盛文档推荐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5280511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马熔盛文档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马熔盛文档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马熔盛文档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马熔盛文档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马熔盛文档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马熔盛文档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马熔盛文档推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马熔盛 来源 新财富发布时间 2011 年 03 月 09 日 15 39 作者 孙红 程重庆关键词 新财富 熔盛 高效调配资源实现上市突围的民企样本 在造船业备受金融危机冲击之下 熔盛集团在5 年内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 销售额从 零增至 2010 年预计的百亿元之巨 逆势高速前行的 熔盛奇迹 背后 是长袖善舞的张志熔以造房的方 式造船 通过全面整合人力 金融 政府等资源 完成了对订单 资金难题的多面求解 其一 他以 股权激励 下 血本 从国企挖来业内权威陈强团队 收获了订单与人力资源 其二 熔盛得到中国进 出口银行 中国银行 民生租赁等金融机构的保驾护航 避过了金融危机导致的订单流

2、失 负债高企 IPO计划搁置 高盛等投资机构退出的重重暗礁 其三 熔盛不仅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通过了项 目审批 还在上市前夕获得江苏如皋市政府亿元巨额补贴 增厚了利润 2010 年 11 月 通过二次重组规避了政策限制的熔盛集团顺利上市 42 岁的张志熔 如今拥有熔 盛集团 恒盛地产两大资本平台 身家超过380 亿元 但由于熔盛重工的资金压力不容忽视 其财富 能否稳定 仍未可知 2010 年 11 月 19 日 民营造船企业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 熔盛集团 或 熔盛 在 港交所挂牌上市 融资约140 亿港元 成为2010 年香港市场仅次于友邦保险 H 股融资亿港元 和 农业银行 H

3、股融资 796 亿港元 的第三大IPO 并排在非金融企业集资额首位 熔盛掌门人张志 熔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年仅 42 岁的张志熔上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同样是一单大手笔的IPO 2009 年 10 月 他因为 旗下的另一家企业 恒盛地产 作为金融危机之后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内地房企而名噪一时 恒盛 地产当时的融资额 同样达到了近百亿港元之巨 以熔盛集团上市首日港元的收盘价计 张志熔的持股市值高达亿港元 算上当日他持有的恒盛地 产的股权市值亿港元 他仅在这两块资产上的身家就高达亿元 与 2010 年新财富500 富人榜的首富王 健林亿元身家仅咫尺之遥 逆势高速前行 熔盛奇迹 暗藏玄机 感叹 I

4、PO造富的同时 更值得一提的是熔盛的发展速度 从2005 年 10 月在江苏如皋的一片滩涂 上打下建厂第一桩 到 3 个月后获得建造6 艘巴拿马型散货船的第一笔订单 再到 2008 年 3 月交付第 一艘船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的资料 熔盛创下了当时中国造船企业从建厂至交船的 最短时间纪录 不仅如此 熔盛在5 年之内构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从零开始 做到2009 年约 94 亿元 的销售规模 表1 熔盛近年的资产规模膨胀同样惊人 招股说明书显示 2007 2009 年 熔盛重工的资产总额增长 了 在此期间 两大国资控股的造船巨头 中国船舶 600150 和广船国际 600685 的资产

5、规模 则变化不大 前者仅增长 后者还萎缩了 表 2 根据造船业专业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松 Clarkson 的数据 按截至 2010 年 8 月 1 日手持订单的载重吨计 熔盛已是中国第二大造船企业 最大的民营造 船企业 表3 众所周知 造船业作为强周期行业 在2008 年三季度至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 克 拉克松的数据显示 到2008 年中期 新造巴拿马型散货船的估计基准价值已由2002 年初的 2050 万 美元一路上升 最高达5500 万美元 而在危机后的2009 年底 则跌至最低点3380 万美元 较峰值 下降 40 克拉克松的新造船价格指数同时显示 不同船型的价格指数悉遭

6、重挫 图1 新成立的熔盛 在整体行业低迷期间逆势上行 获得如此高速的发展 似乎有悖常理 那么 熔 盛快速发展的动力何在其在这一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风险张志熔究竟拥有怎样的能力 才能一一化解其 中的风险呢 股权激励挖角陈强 水上房地产 起航 要解开 熔盛速度 的谜团 还得从张志熔跨行业跳转 切入造船业说起 其中正可以凸显张志熔 在整合人力资源方面的能力 起家于房地产 对于张志熔其人 诸多媒体都冠之以 低调富豪 或 神秘富豪 之称谓 见诸报刊或网络的报道对 其介绍大体如下 张志熔 江苏南通如皋人 11 岁跟着父亲张德璜到上海 1990 年 张志熔刚从松江 建筑工程学校毕业 即用打工挣来的3 万元开办了

7、自己的公司 很快转向上海房地产 1997 年 出任 上海弘耘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先后参建 承建及独立开发了兰桥大厦 大上海国际花园 大上 海阳光绿园等住宅小区 不过 恒盛地产招股书透露的张志熔信息无疑更具权威性 张先生 指张志熔 于90 年代初曾 从事建筑材料贸易及建筑外包业务 于 1994 年 通过其首个住宅物业发展项目 位于上海的阳光绿园 进军房地产开发业 该项目于1996 年 1 月动工兴建 1994 年 趁上海房地产低潮之际 张志熔创办 了上海宏远房地产开发公司 1996 年 在徐汇区集资开发了60 多万平方米的阳光绿园项目 2000 年 张志熔组建了上海阳光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

8、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 为了利于上市的路演推介 上 海阳光集团于2007 年改名恒盛地产 同时 熔盛重工的招股书透露 张先生在企业管理 房地产开发及投资方面拥有逾14 年经验及 在重工行业企业管理方面拥有约4 年经验 不难看出 尽管张志熔出生于造船之乡 江苏南通 但在 创办熔盛之前 其主业是房地产 对于造船业来讲 完全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他事业生涯的改变 源 于一个船业行内人 陈强 知己 股权 吸引陈强 获取人力与订单资源 曾一手创办了上海外高桥船厂并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强 绝对称得上中国造船 行业的一位风云人物 详见附文 他于2004 年 3 月辞职加盟熔盛 熔盛的管理团队中 有不少

9、是陈 强在上海外高桥时期的老部下 表4 另一些则来自国内其他知名企业 例如 熔盛常务副总裁张 明曾就职于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 正是这个拥有丰富造船业经验的高管团队 一手打造出熔盛 今日的成就 对于陈强为何会投身于熔盛 熔盛招股书表示 他与张志熔有 致力于复兴中国造船工业 的共同 目标 不过 其中的细节还透露出另一玄机 于 2007 年 贵集团的直接控股公司就贵集团行政总裁 陈强先生为贵集团提供的服务而向其转让50000 股熔盛重工股份 奖励股份 奖励股份的估值乃根 据自由现金流 采用收入法厘定 金额为人民币236609000 元 也就是说 为吸引陈强的加盟 张志 熔下了 血本 不过 这一代

10、价显然值得 2005 年 10 月 熔盛正式开始建设造船厂 4 个月后 便拿到了首批6 艘冰区加强型散货船的建造合同 船东是挪威Frontline 公司旗下的金海洋船运公司 陈强在接受媒体 采访时承认 Frontline 是自己在上海外高桥时期的老客户 其将这一合同交给熔盛 是出于对 陈强团 队 的信任 此后 尽管熔盛刚建厂不久 可以说厂区设施还非常不完善 但凭借陈强在船舶行业大量 的人脉关系 熔盛继续抢得大量订单 2006 年末订单数量便达到49 艘 地方政府鼎力支持 熔盛项目获批 2004 年 2 月 12 日 熔盛的前身江苏熔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 熔盛投资 成立 然而直到 2005

11、年 10 月 熔盛造船基地才开始在张志熔的家乡如皋破土动工建设 中间为何相隔一年多的时间 招股书并没有说明缘由 但据媒体报道 期间主要是在跑各类批文 当时 由于 铁本事件 的影响 项目进展异常艰难 甚至始作俑者张志熔都几乎打了 退堂鼓 最后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直到 2005 年 3 月 熔盛才走完所有审批程序 地方政府如此给力 当是看好这一项目对当地GDP的拉动作用 不过 张志熔能够保持与地方政 府的良好互动 同样重要 有媒体报道 张志熔对造船业的理解是 造船和造房子无异 一个是水上 流动的房地产 一个是陆上固定的房地产 也许 张志熔将地产商与政府和金融机构互动的经验 复 制到了同属资金密

12、集型的 水上房地产 制造行业 在熔盛 2010 年的上市中 如皋市政府同样给予熔盛 巨额的补贴支持 借力投行 舒缓资金压力 初设上市架构 虽然房地产业务利润丰厚 但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样强烈 熔盛重工起步的资金都来源于张志熔家 族 但要长期从房地产业务抽血 也不现实 身处资金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船舶行 业 资金是困扰熔盛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时 通过引入海外投行等资源 舒缓资金压力 并为未来的 海外上市融资进行铺垫 是民营企业惯走的路径 张志熔也迈出了这一步 融资压力如影随形 熔盛的发展中 不仅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而且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始终无法覆盖投资活动的 巨额支出 融资的压力如影随

13、形 表5 尤其是发展初期 由于固定资产多在建设当中 熔盛甚至难以通过抵押取得银行资金的支持 其 2007 年财报显示 尽管资产负债率达到 但当年的银行借款为零 同时 当年的平均贸易应付款及 应付票据周转日达到106 天 熔盛为此解释 我们 2007 年的平均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周转日相对 较长 主要是我们的船厂2007 年正在兴建中 且大量财物资源用于建造而非船舶制造 因此我们需要 额外时间付款 也就是说 为了舒缓财务困境 熔盛甚至不惜占用上游供应链的资金 解决部分资金 压力 但按照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 中国的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仍在46 50 之间徘徊 船舶制造的核 心技术掌握在欧洲人手里 这

14、意味着 熔盛不可能挤占供应链上太多的资金 它还需要花现金去国外 购买造船所需的重要系统及配件 关键时刻 高盛和德劭等国际投资者的出现 解决了熔盛的燃眉之 急 投行提供夹层融资 熔盛初设上市架构 2007 年 10 月 熔盛成功用20 的股权 换回了高盛 德劭和新天域三家投资基金的近3 亿美元 两年前 当高盛 亚洲 董事总经理张奕同另一投资者德劭基金首次来到如皋港对熔盛重工进行考察 时 占地整整1 万亩的工厂才刚开始建设 放眼望去 长达公里的江岸线上全是芦苇荡 但这并没有 让他们泄气 高盛在中国的投资史上 这是其第一次投资一家连厂房都尚未建成的企业 媒体上这 个版本的故事 使得高盛 德劭等国际投

15、资者像个急着掏钱的傻瓜 事情显然并非如此简单 熔盛招 股书的细节中透露出当时的这一过程 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讲 投资之前首先要考虑如何退出 搭建境外上市主体 并打造自下而上的 中 国境内附属公司 香港附属公司 英属处女群岛附属公司 境外上市主体 的红筹架构 是其成功入驻 的惯常做法 熔盛为此配合做了一系列的重组 第一步 成立BVI 公司及香港中间控股公司 为了搭建红筹上市架构 张志熔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了 7 家 BVI附属公司 2007 年 4 月 2 日 明欣国际注册成立 其后的2007 年 4 5 月间 明欣国际相继成 立了宏新国际 美来控股 美龙控股 明恩国际 柏源集团 柏源集团 及新时企业

16、等另外6 家 BVI 公司 与此同时 运宝集团 兴高国际 侨洋 伟佳发展 雅发国际及信华 香港 等6 家香港附属 公司注册成立 2007 年 5 月 18 日 宏新国际 美来控股 美龙控股 明恩国际 柏源集团及新时企业等BVI 公 司分别收购运宝集团 兴高国际 侨洋 伟佳发展 雅发国际及信华 香港 等香港控股公司全部股 权 图 2 第二步 迂回收购造船资产 曲线进入上市主体 重组前 熔盛主要的造船资产在熔盛投资和熔盛重工中 熔盛投资还兼具张志熔体系内的一些其 他资产 表6 因此还不能采取海外公司直接收购的方式 需要将造船资产从中剥离出来 2007 年 6 月间 信华 香港 雅发国际 伟佳国际及侨洋各自与熔盛投资订立合营协议 分别 成立熔鼎海洋工程 熔烨仓储 熔烨机电及熔盛涂装 这四家香港公司共计向合营公司注资9496 万美 元 分别持有各合营公司的80 权益 而熔盛投资则合计注入价值2374 万美元的造船设施 分别持有 各合营公司20 的股权 2007 年 6 月 25 日 运宝集团以10304 万元收购熔盛重工的全部权益 同时 兴高国际与熔盛投 资签订合营协议 成立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