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28018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告传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1-01-07 09:27:18作者:昌图县七家子小学 张玉成来源:昌图县七家子小学 文字大小:【大】【中】【小】首先谈一下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我们而言主要是指用课件和光盘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包括导入、讲授、练习与总结是教学的四个环节。为此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在教学中,怎样着重抓好这几个环节,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使我们的课堂教学

2、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导入环节应用多媒体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1、音乐激趣导入月光曲一文记叙的是100多年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课文以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暗线是贝多芬的情感起伏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由盲姑娘情感变化交织而成的。要想讲清这两条线索,体会课文内容的含义,重要的是讲好开头,引导

3、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学生齐读课文后,即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它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又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2、用实体图片导入四年级美术娇艳的花一课,课前出示几组美丽的花,通过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掌握了花瓣的特点,为下一步进行绘画打下了基础。3、创设情境导入小学课

4、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我们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如火烧云一课讲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课文从两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景象,一是颜色多,变化快;二是形状多,变化快。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讲课开始先出示几组关于火烧云的图片,学生看到的是生活中没看到的云彩,此时,教师激励学生:“读书吧,它会使你得到新的知识。”学生满

5、怀情趣,投入到学习体验中。4、灵活运用光盘中的教学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光盘中的课件资源,有效解决了制作课件费时、费力的问题,教师只要浏览一下光盘,就可很快做出选择。课堂上播放光盘中的课件,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清澈的湖水一课开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光盘中的内容,无形中由画入情,由情入境,调动了学生观察、思考、联想、探究的积极性,激发了走进清澈的湖水的兴趣。5、制作课件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贴近的情境,就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可以使学生在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中掌握枯燥的数学知识。比如上三年级上平移和旋转一课时,先演示课件,在欢快的背景

6、音乐下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回想起童年时玩耍的情景。然后再出现同学们喜欢的图片,喜洋洋等,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下一环节。6、设障立疑,激发思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一位老师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5和44两个图形(单位:分米)。 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

7、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7、联系时事,自然过渡。 知识贵在“新”,一两则近期的时事新闻无疑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通过多媒体运用联系时事导入法,无形之中也拉近了语文和生活的距离。我们成功了一课如果教师只是讲2001年7月13日我国申办奥运会成功了,学生难以理解当时全国人民的高兴气氛,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体会到当时人们高兴地气氛。很快的进入到学习课文的情境中。二、讲授环节应用多媒体1、设疑启思一些知识如果教师只停留在口头讲解上,不借助多媒体手段,对于抽象思维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

8、理解起来仍是相当困难的。如果通过远程教学资源将学生置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来理解,学生就容易获取直观的感受。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怎样捞铁牛?”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常用实物实验法进行演示来让学生理解,既费时费力。如果选择播放一段“捞铁牛”过程的flash动画,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进行课文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办法以及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又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学生可能会对“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的?”这个难点向老师提出许多问题,如“细丝弯曲后为什么就能拉嫩茎一把?”“脚很牢固,那是是怎么移动向上爬的?”如此多的问题

9、,如果靠课文讲解或老师的言传,学生是难以领会和理解的。为此,我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再播放一段“爬山虎生长过程”的动画,学生的疑问很轻松就解决了。2、直接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

10、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flash课件,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巧妙运用光盘中的教学媒体,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光盘中的教学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枯燥的文字内容形象化,可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詹天佑一课,最能

11、表现詹天佑具有杰出才能的是他所设计的“人”字行线路。为什么要设计这条线路?火车是怎样在线路上行驶的?教学中的难点,单凭教师对文字的解释以及版画的讲解都很难突破这一难点。惟有计算机的演示,能将此难点化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现青龙桥陡峭的坡势,让学生了解此处的地形特点,然后演示出”人”字行的线路,一列火车在“人”字行线路的行驶过程,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的效果,无须教师的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从内心产生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正是远程教育资源的巧妙运用,才将学生活动引向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前台,教师也由讲解者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4、长文短讲,事半

12、功倍。讲开国大典时,可以采用长文短讲的方法,抓住入场大典阅兵游行这一发展顺序,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发挥电教的优势。在讲“大典”过程中,用一段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原始资料片精讲这一部分内容。这样的讲解,烘托出大典的热烈气氛,使学生置身于开国大典的兴奋之中。5、取长补短,在教师不具备优势处,播放讲解,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用光盘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巧妙地让教学光盘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光盘里教师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有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人顿悟的启发引导,漂亮工整的书写艺术,学生置身其中收益匪浅,也弥补了我们教学水平的某些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光盘教学,学

13、生的朗读能力、书写能力都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人景象。三、巩固练习环节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如听觉、视觉)进行学习,加快教学速度,不断巩固、深化新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巩固练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题目。这是可以预定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的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比如;老师平时可以利用电脑设计,把有关新资料(文字、图形、声音等)制成课件,在课

14、上讲解,填补教学不足;上课时还可自如操作鼠标或键盘,显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画面,并能个别重复,放大或倒检演示;有时为了因材施教,照顾不同教材或学生的需要,可以配上大量相应有趣的练习,加快节奏,增大容量,提高效率,真正显示辅助教学的优势。四、总结环节应用多媒体课堂结尾正是总结规律、理清顺序、提示中心的重要环节,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朗读欣赏如桂林山水一文,总结时适时适度地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片,让学生欣赏品味“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再通过配乐朗读又把学生带入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仙境之中,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的形象、美的清调、美的旋律发出由衷的称赞。2、

15、巩固升华如学习挑山工一课,讲读后,出示幻灯片:在高高的山上,一条通向极顶的小径,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肩负重担,正弓着腰向上攀登。学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见解。通过热烈讨论认识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在心中树立起一个目标,朝着目标像挑山工那样,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不停地攀登,就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顶峰。这样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地印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永远攀登的形象,这种印象对于学生以后踏上人生之路,将起到多大的作用,是我们现在难以估量到的。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只要运用得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省时、省力、高效的一种教学途径;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