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223039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教学教材(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作者:海口琼山华侨中学高二(5)班第10小组 来源: 点击:73060次 评论:6条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组员:钟琴利(组长)张琪(副组长)陈小君 吴永福 陈定山 梁领指导老师:许娟目录一、课题的确定二、开题报告三、课题的研究过程四、研究成果五、心得体味一、课题的确定:九月的秋天,收获的季节。传眼间便已经是中秋了。同学们收获了开学的喜悦,农民们收获了丰收的喜悦,商人们也收获了赢利所带来的喜悦。然而,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又收获了什么呢?一直以来,中秋节就有亲友馈赠月饼的习俗,以表达“饼之圆兆人之团圆”的祝福。然而,如今的月饼馈赠却有些变味,从注重情感“异化”为注

2、重形式,礼品功能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送礼的“道具”。结果,中秋节成了送月饼的时间符号,月饼的流通量远大于人们实际需要量,大量的包装盒和吃不完的月饼被扔掉,在上演“中国式浪费”的同时,折射出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的尴尬。且不说中秋节。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失去应有的魅力,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大吃特吃的饺子,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往常的鲜美滋味;除夕夜国人同一时间共享的传统文化大餐春节晚会,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中国传统节日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正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去了解、关心我们的传统节日。二、开题报告:1、简要背景说明: 每个民族都

3、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也多不胜数。在以前,过节是很让人向往和憧憬的,不仅是因为在过节时可以大快朵颐,而且还可以大饱眼福,踩高跷、舞狮子、划龙舟、走旱船、敲大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一些国外的节日目前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中国传统节日遭受冷遇,而与此形成鲜明对

4、照的是,民众对洋节的迷恋和追捧,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林林总总的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再加上精明的商家在推波助澜,不失时机地忙着打“洋节经济”的如意算盘,把洋节的气氛炒得更加沸沸扬扬。一段时期以来,洋节不断入侵,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到处过得轰轰烈烈,大受青年人的热烈追捧。与此相反,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许多人却觉得“没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粽子、吃月饼等。2、目的与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外国人的节日,而且一些外国人都很少过的宗教节日,中国人也过,说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如果我们自身的文化现在不好好保护,以后肯定会埋没掉。因此,我们

5、小组决定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了解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本小组成员能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锻炼并提出一些合理且可行的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三、课题的研究过程:1、实践活动内容:(1)活动主题: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2)活动时间:2007年10月2日-10月10日(3)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大街。(4)小组成员分工:姓名职务工作钟琴利组长组织本组活动,上网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张琪副组长组织本组活动,整理资料吴永福调查员查找相关资料陈定山联络员联络本组成员,组织活动陈小君小记者负责采访相关人士梁领小编辑负责整理和编辑资料2、具体实施步骤:(1)小组成员讨论,进行分工。(

6、2)收集资料。(3)进行实地考察。(4)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5)小组讨论,得出研究成果。3、资料的收集、整过程理:(1)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2)进行问卷调查、采访游客及相关人士。(3)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4、表达方式:(1)文字、图象。5、相关学科:(1)语文、政治、历史。四、研究成果:1、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况: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民间传说多种多样。如果只用封建迷信的眼光来打量她,则是对这些美丽传说和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亵渎。 这些神话了的传说,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是他们对生活更加美好的一种希冀,一种期盼。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面对无所改观的现实生活,寄希望在新的一年能避凶趋吉时来运转

7、,多收他三五斗;还有一种节日是人们对先人或先哲的思念和纪念,使前人栽树之德代代相传;另外一些节日也不乏一些对爱情美满天伦永乐的憧憬。 就过年来说,她更属于孩子们,过年是孩子们的童话,是一件新衣,是一串鞭炮,是压岁钱的红包,是炸丸子锅里飘出的一缕油香,是一段没有父母呵斥的无拘无束的日子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中秋、端午等一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一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

8、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

9、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

10、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2、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1)情景一“端午保卫战”三年前,中国人为端午节打过一场“保卫战”。2004年,媒体突然曝出韩国率先向联合国提出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的消息,一时引起轩然大波。2005年5月9日,在屈原的投江地岳阳,市政府以官方名义召集宣传、文化、文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就“保卫端午节”召开专门座谈会。副市长隋国庆提出,要“全民总动员”参与“申遗”,要把“申遗”

11、提高到政治的高度。2005年6月11日,即端午节当天,中韩两国学者还在北京举行了研讨会,并提出由中韩共同申遗的解决方案。然而,到了2005年11月25日,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最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端午节到了,您吃粽子了吗?中秋节到了,您吃月饼了吗?元宵节到了,您吃元宵了吗?什么时候,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只剩下吃了?雄黄酒是戏里面的白娘子喝的,绣香囊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剪的,门前插艾蒿更是沈从文小说里写的,它们都和现实中的端午节格格不入。若干年后,吃着麦当劳和批萨饼长大的孩子们或许会羡慕:过去的端午节除了划龙舟,还有那么多有趣的

12、细节? 冷清的不仅仅是端午节,冷清的是所有中国传统节日,包括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君不闻:大江南北同声叹:越来越没年味了! 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变冷的同时,西洋节日却一年比一年红火地铺遍了神州:情人节的玫瑰花儿、母亲节的康乃馨、万圣节的小巫女和圣诞节的礼物,一个都不能少。于是人们开始问了,为什么传统节日越来越冷清?于是人们开始呼吁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保护,却没有答案。(2)情景二“送礼中秋”上演“中国式浪费”月饼的“泛滥成灾”让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每年中秋节一过,不少市民开始为家里剩下的月饼而发愁,最后只能看着一部分过了保质期的月饼变成了垃圾。家住天津阳光100国际新城的陈筱女士告诉记者

13、:“每年除了我和先生单位要发月饼外,亲戚和朋友也都来送,送来送去家里总要剩七八盒,结果许多过期的不得不扔了,想想挺浪费的,但实在没办法。”调查中,陈女士说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记者在天津家乐福超市采访了十几位中年市民,大部分人表示每年给别人送月饼同时,自己家里也会收到少至两三盒多则十来盒的月饼,他们当中有一多半表示过节当晚一般只吃一两块,吃不完的只好放在冰箱里,但最后还是有一些难逃被扔掉的命运。在天津华苑居民区负责清理垃圾的赵师傅告诉记者,每年中秋节过后垃圾箱里都会发现被扔弃的月饼,有的甚至完整无损。同时,白白丢弃的精美月饼包装盒也是个不小的浪费。据天津市环卫部门介绍,天津市每年丢弃的月饼盒约有

14、数百万个,其中约70%的月饼盒被当作生活垃圾处理掉,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据了解,每1000万个月饼包装盒需要耗费400至600棵胸径10厘米的树木。以全国每年销售1亿多盒月饼计算,一个中秋节要“吃掉”6000多棵树。(3)情景三小的时候,过年是很让人向往和憧憬的,不仅是因为在过年时可以大快朵颐,而且还可以大饱眼福,踩高跷、舞狮子、划龙舟、走旱船、敲大鼓,那种挤在人堆里看热闹的记忆成为孩童时代的珍藏。然而随着年岁渐长,这种过年的幸福感逐渐变得无处寻找,困惑也由此而生。在北方的农村和县城里,以前每到春节时总要举行大规模的“花会”,最初的意图是旨在宣扬农村的富足和快乐,其后就固定为一种不变的模式,每年春节的这两天,四里八乡的村民们就会聚集到城里观看花会表演,但这种周而复始的表演却很容易引起观看者的视觉疲倦,到后来越来越演化成一场“走街秀”,观看者了无兴趣,表演者也敷衍了事,现在,这种花会已日见稀少,过年的气氛变得冷清了许多,年味也越来越淡了。另外一个印证传统变迁的例子莫过于农村的庙会了,在北方的许多地方,庙会是流传至今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忙之后,闲下来的农民们就会为“赶庙会”盘算起来,而庙会不仅为农民们提供了一个购物的最佳场所,而且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演出,为忙碌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