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208973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秋六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冲乡小学2015年秋学期六年级英语期末质量分析一、指导思想本着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教材为重点,以激励性为原则,以面向不同程度的学生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以测试的反馈情况为导向,为今后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指明 方向。二、试卷命题质量分析(一)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本次测试卷分听力、笔试两个部分,分别占40%和60%。试卷中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坚持依据于课本,内容较全面,覆盖面广泛,分值权重合理,体现了层次

2、性。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考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正确地书写单词和句子以及图书馆规定等),学好这些知识能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铺好基石。(二) 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英语作为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小学英语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读写跟上的原则进行。(三) 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在试卷的问题设计上,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进行了考查。三、考试题型及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试题源于课本,源于生活,

3、注重学科知识的交融渗透,题型多样,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及难度。试卷分两大部分: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分别占40%和60%。听力部分共含有四大题,笔试部分有五大题。以下是六年级三个班的总体答题情况: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A等人数(%)B等人数(%)C等人数(%)D等人数(%)E等人数(%)859185.0593.146.5%0.9947(47.2%)25(24.75%)12(11.88%)10(9.9%)7(6.93%)从以上统计数据看,本次测试参加检测的有101名学生,有94位同学达到及格以上的分数,占93.06%;47位同学达到优秀率,占47.2%;有7位学生不及格,占6.

4、93%,其中有一位学生为低分率,占0.9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是比较重视的。多数学生从心里层面乐意去接受英语学习,进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英语。当然,也不排除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存在,有20%的学生还需加强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成绩上看,男生在英语学习上比较困难,在47名90分以上的同学里,只有12名男生达到90分以上,而在7位不及格的同学里,都是男生。从他们平时的表现和中了解到,大多数男生没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被“英语无用论”影响比较严重。认为英语很难学,对英语学习有些抵触情绪,因此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也很难有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的想法,所以男生的成绩

5、比较靠后。以下我以六三班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样卷分析(36份):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A等人数(%)B等人数(%)C等人数(%)D等人数(%)E等人数(%)304984.6994.4%47.2%017(47.2%)14(22.2%)4(11.1%)5(13.9%)2(5.6%)(一)听力部分:(共有四大题)1.第一题:听音选词:把听到的单词编号写在题前括号里。(每题1分,共10分)2.第二题:听音选图:在所听到的句子中涉及到的图片下划“”。(每题2分,共10分)3.第三题:听音选句:将听到的句子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分)4.第四题:听音选词,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单词的编号填在

6、横线上。(每题1分,共5分)听力部分题号一二三四分值1010155得分率96.9%75%88.33%82.22%从上表来看,总体情况基本达到良好档次。答题答得较好的是第一、三大题,这两大题得分率均达到88%以上,而答题不够理想的是第二大题,得分率仅为75%,失分比较严重。答题错误的学生对音近和形近的单词区分不开,对单词的词义记忆不够牢固,对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掌握不好。最主要的还是对课文内容不熟悉,没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答题,如是第二大题第一小题,部分学生没能听出“the West Lake”,而把“Hangzhou”一词听成“Huangshan”然后毅然勾出第一幅图,导致错误;还有第五小题,

7、本来听力内容里面“yuanxiao”一词就能够确定答案是第二幅图,但是一些学生一听到“dragin dances”就选了第一幅图,舍却了第二幅图。这些错误都是对课文内容没有掌握好的缘故。(二)笔试部分:(共有五大题)1.第一题:正确抄写下列单词和句子。(单词1分,句子2分,共10分)2.第二题:将与中文意思相符的单词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3.第三题:根据所给的情境,选择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内。“”,4.第四题:看图,选择正确的句子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5.第五题:阅读理解。(10分)(1)阅读短文,并认真看图,按要求答题。A圈出所给的单词和城市。(4分)B判断

8、句子是否与短文相符,相符的画“”,不相符的画“”。(每题1分,共3分)(2)看图写话:请你根据左下图例句,把右下图的对话写完整,使对话与图片信息相符。(3分)听力部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分值1020101010得分率99.02%80%83.33%87.22%83.19%从上表的数据来看,总体情况也是达到良好档次。答题答得较好的是第一、四大题,这两大题得分率均达到87%以上,第一大题失分率最低,仅有几个同学扣了分,其他同学都较好地养成了正确书写的习惯。而答题不够理想的是第二大题,得分率仅为80%,这题都是对单词的考察,根据中文意思选择英文单词,学生答错都是由于对单词不熟悉,没有养成多读、记忆单词的习惯

9、。第三大题错得也比较多,学生在课文以外就不能准确选择句子进行答题,还停留在书本的固定情境下,没能在新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第四大题也是对课文的基本句型进行考察,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课文内容和句型,因此容易选错。第五大题阅读理解的第一小题是学生常见的题型,学生基本能够在文中圈出所给单词,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平时对课文内容熟悉的学生就显得比较容易;阅读理解第二小题是新出现的题型,既考察学生的书写习惯,又能测试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多数学生未能根据题目和图片给出的提示进行答题,有些盲目。以至于本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得到满分。四、存在的问题根据以上总体数据和样卷数据统计分

10、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总体反映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好学生的试卷几乎是完美的,而差的学生连读都不会,更不要说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了。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扎实,学生对最基础的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3.灵活运用能力较差,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不会将已有的知识加以整理,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4.英语的语感不强,理解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试卷中听音选词选句、单项选择等题目上。可以看出平时学生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不多,尤其是读得较少。而读作为输入环节,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没有读做基础,英语学习能力很难提高。

11、5.教材掌握的不好。学生对教材中很多应该掌握的内容还未扎实掌握或根本没有掌握。很多教材原题都答不上来。五、改进措施及教学建议1、注重课堂效率,落实“三维”目标注意加强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2、教材是日常教学的规范性文本材料,考试内容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把握课标要求,正确处理教材,教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就会出效率。3、多读多背,注重积累。语言需要反复的重复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和课后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多读,做到熟读成诵。六年级要有计划地进行写作训练,由造句到仿写再到命题写作,开始时可以是一、两个单句,逐渐过渡到文段、篇章,甚至提高到规定文体写作。每教学完一课,都要布置

12、与该课话题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写作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4、重视学习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平时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听说读写习惯、预习复习习惯、考试习惯,包括考试答题方法与技巧训练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利用教材,指导学法。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题站的比重较大,在题型和分配上仍保持相对稳定,这有利于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依据新课标,狠抓课本教学,是学生能熟练掌握教材,正确拼写,记忆所学单词和短语,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教材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6、培优补差,落到实处。教学中注意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布置作业,让优等生更优,学困生迎头赶上,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了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过于严重,对那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倍加关心,给与鼓励,不让他们丧失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这些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