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206143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201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及复习题 第二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21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等词语,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反复研读重点句子,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思乡之情,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复习重难点:1、领会诗意,品味诗句,积累语言。 2、体会思乡怀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复习过程: 一,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

2、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情。 长相思描写

3、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借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寓情于事),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 字音:一水间(jin)万重山(chng)照我还(hun)风一更(gng)聒(gu)碎 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二,梅花魂 课文回忆了“我”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讲

4、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做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地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句子: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大段对美化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任务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也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

5、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秉性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表达这种感情: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间接表达这种感情: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

6、绢等。 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字音颇(p)负盛名腮(si)边葬(zng)身玷(din)污杭(hng)州 秉(bng)性衰(shui)老蒙胧(lng)华侨(qio)眷(jun)恋 梅花魂(h)冷飕飕(su)低头折(zh)节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吗? 2、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指出

7、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桂花盛开的时候,真是香飘十里。() 2、喜鹊在树上欢乐地唱着歌。() 三,桂花雨(散文) 作者由自己最喜欢桂花以及它迷人的香气,引出回忆狸摇桂花的事情,即使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也会时时想起当年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反映了儿时生活的乐趣,也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字音:几大箩(lu)成熟(sh) 句子: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8乡下人家(谢冰莹) 文章描写了故乡如画的风景和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字音: 潺潺(chn)婀()娜(nu)粼粼(ln)点缀(zhu)干涸(h) 唱和(h)螃(png)蟹(xi) 四,词

8、语听写 洛阳榆关灵魂幽芳葬身腮边甚至丝绸无所谓梳理衰老手绢华侨能书善画颇负盛名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清澈见底香飘十里守望相助 二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yufnwiddnshcxinbnxn ()()()()() nnshshnhufnqxuypfshnn ()()() dntinlddtuzhjipiobtxin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能()善()风()雪()()天()地 垂()丧()九()云()香飘()() 守()相()泪眼()()缕缕()() 三、用直线把能搭配的词语连接起来。 充满起舞葱郁的山峰 传递欢笑火红的宝塔 插上信息险峻的树丛 翩翩翅膀矗立的晚

9、霞 四、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更重折盛 五、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激烈猛烈强烈热烈剧烈 1、经过一番()的争论,大家分清了是非。 2、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千万不能在()的阳光下看书。 3、一阵()的炮火摧毁了敌人的前沿阵地。 4、饭后,我们不能做()运动。 5、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的掌声。 六、我会选词填空。 囫囵吞枣牵肠挂肚与众不同悲欢离合别出心裁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常常使我()。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

10、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落笔也()。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3)奥运开幕式晚上,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缩句)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明月何时照我还。 2、洛阳城里见秋风,。 3、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作答。 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此声”指。这首词表达了思想感情。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1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在怎样的境遇里,()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文中括号里填合适的关联词。 2梅花的秉性是怎么样的?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梅花秉性的句子 3、这段话选自,文章表现了的情感。 黑板(二) 教室后面有一块斑斑点点的大黑板,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老师建议把它修整一下,我们都很赞同。大家买墨汁,找刷子,请师傅。没过几天,居然成了一块新黑板。

12、几个同学试着在上面写字,画画儿。黑底衬白字,格外显眼。围着的人越来越多,老师也来了。 老师问我们谁知道这块黑板好在哪里 李敏说它又大又平 王勤说它经久耐用 我说它作用方便谁都可以在上面表达自己的欢乐和愿望 老师说:“这块黑板好处确实很多,但最可贵的是它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工作,心甘情愿让各种知识通过它显现出来,传递给一班又一班的学生。一旦人们为它抹平伤痕,它又一如既往,默默无闻地工作下去。” 听了老师的话,我深深地点点头,心里想: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人民无私地奉献全部精力,这不正是人民教师的伟大精神吗? 1、给文中处加标点。 2、短文的主要内容是(正确的画“”): (1)修理黑板的经过。() (2)黑板的好处很多。() (3)人民教师的伟大精神。() 3、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把短文的最后一句改写为陈述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